骨骼就像人體的“框架”,它支撐著身體的重量,也保護著內臟器官,還參與人體的代謝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的骨骼面臨著各種威脅,自然衰老、不良生活習慣、營養(yǎng)不良等,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的骨頭生病。
〇 不可輕視我們的骨骼
人體共有206塊骨,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人體的骨架——骨骼。從解剖學的視角來看,骨骼由骨組織、骨膜、骨髓、血管、神經(jīng)等多種復雜構造組合而成。骨細胞與骨間質組成的結締組織被稱為“骨組織”,是人體內最堅硬的組織,是骨骼的主體結構,并參與體內鈣、磷的代謝,與骨骼的生長和修復息息相關。骨髓位于骨骼的內部,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黃骨髓在必要時可以轉化為紅骨髓。骨膜是覆蓋在骨骼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膜,它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jīng),對骨骼的生長、修復和營養(yǎng)供應起著重要作用。從微觀來看,骨骼是由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各種細胞組成。骨骼里的蛋白質主要是成骨細胞生產(chǎn)出來的膠原蛋白,是一種有機物,賦予骨骼彈性和柔韌性;礦物質主要包括大量的鈣、磷等化學物質,屬于無機物,能讓骨骼變得堅不可摧。
骨骼作為身體的重要部分,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我們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1)保證人體直立和行走:骨骼通過與肌肉、關節(jié)和韌帶等組織的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支撐系統(tǒng),支撐著人體的重量和形態(tài)。沒有骨骼,人將無法站立和行走。
(2)保護人體內的臟器:骨骼是人體的堅硬支架,能夠抵御外來沖擊和打擊,保護內臟不受損傷,如顱骨保護大腦,脊柱和肋骨保護心臟和肺。
(3)幫助人體實現(xiàn)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協(xié)同工作,共同完成人體的運動功能。骨骼為運動提供必要的支撐,肌肉和肌腱通過收縮提供動力,韌帶可保持骨骼的穩(wěn)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xù)進行。
(4)參與人體內分泌和代謝:骨骼可以主動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如骨調節(jié)蛋白、脂肪因子、生長因子和炎癥因子等,這些因子不僅參與骨骼的發(fā)育和代謝,還能通過血管遠程控制其他組織的新陳代謝和功能,如成骨細胞產(chǎn)生的骨鈣素可以刺激胰島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幫助控制血糖水平。
〇 生活護骨做好3方面
了解骨骼的重要作用后,相信大家已經(jīng)意識到維護骨骼健康是保持整體健康的關鍵。為了做好骨骼的日常養(yǎng)護,我們需要做好3方面: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合理飲食為骨骼打下堅實基礎
(1)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鈣質是構建骨骼的基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入800—1000毫克元素鈣。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制品、海產(chǎn)品、綠葉蔬菜、堅果等。大家日常可有意識地多吃些蝦皮、牡蠣、空心菜、小白菜、芥藍、豆腐等,養(yǎng)成每天喝牛奶或酸奶的習慣,平時嘴饞了可將加工零食換成堅果,以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鈣。
(2)攝入充足的優(yōu)質蛋白質:如果說鈣質是骨骼的鋼筋,那么蛋白質就是不可或缺的水泥,保證蛋白質的充足攝入可以更有效地維護骨骼強健。在我們常吃的食品中,雞蛋、豆制品、瘦肉、牛奶等都是優(yōu)質蛋白質的不錯來源,能為骨骼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3)重視維生素K的補充:維生素K在骨骼健康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有助于促進骨骼中鈣質的沉積,從而增強骨骼的強度和密度。菠菜、羽衣甘藍、芥藍和某些植物油(如菜籽油)是維生素K的豐富來源,多吃這些食物有助于讓骨骼更加堅固。
全年齡段都要重視適當運動
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心肺功能,還能有效減緩骨骼流失,增加骨密度。對老年人來說,運動是預防骨質疏松癥的有效手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中的鈣質會逐漸流失,使骨密度下降,讓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fā)生骨折。對兒童和青少年而言,運動是促進骨骼健康的關鍵因素。兒童和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適量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密度,為成年后的骨骼健康打下良好基礎。成年人也可以通過運動維持骨量,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1)做適量的抗阻運動:如舉啞鈴、拉彈力帶等。為了對抗重力和阻力,肌肉和骨骼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抗阻運動能增加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抗阻運動尤其適合中年人和老年人,有助于預防年齡增長導致的骨質流失。
(2)堅持進行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維持或增加骨密度。建議老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骨骼喜歡健康的生活習慣
(1)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是損害骨骼健康的兩大不良習慣。煙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會干擾骨骼的正常代謝,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的風險;酒精會干擾鈣的吸收和骨骼的重建過程,引起骨質疏松。因此,建議大家盡量避免吸煙,限制酒精攝入,以維護骨骼健康。
(2)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睡眠過程中,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幫助骨骼生長和修復。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他們處于骨骼生長的關鍵時期,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尤為重要;成年人和老年人要保證睡眠以防止骨質流失,建議每晚保持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3)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正確的姿勢能夠減少脊椎和關節(jié)的壓力,預防脊柱側彎、頸椎病等疾病的發(fā)生。站立時應保持脊柱自然的S形曲線,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以定時做一些伸展運動來緩解肌肉緊張;坐姿時,應保持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在地面上,避免長時間的交叉腿坐姿;使用電腦或看書時,屏幕或書本應保持在眼睛水平線稍下方的位置,以減少頸部和肩部的負擔。
(4)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長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會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骨骼健康。因此,大家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盡量保持樂觀心態(tài),學會自我調節(jié),可以學習瑜伽、冥想等放松心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