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關靜紅
◆以高校健美操專項課程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提出了線上+線下科學配比混合的優(yōu)化設計方案和實施展望,旨在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學的育人質量。
◆ 數字化;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
新時期背景下,國內高校不斷加快推進網絡信息化教學進程,其中“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模式首當其沖。體育教學與文化課教學相比,主要區(qū)別在于需要學生通過身體練習和運動實踐從而獲取晉級技能和習得性經驗?;谡n程教學與學習的特殊性,對于線上教學工作開展無疑是一種壓力和挑戰(zhàn)。特別對于健美操課程而言,既需要場地器材保障又離不開團隊的配合與支持,使得健美操線上教學難度激增。在數字化時代的賦能下,高校健美操教學如何確保線上與線下教學同步協調、并駕齊驅,還需要突破以往陳舊教育思維理念的束縛,充分借助互聯網信息化教學為學生呈現清晰且深刻具像的知識內容,將課堂變革推向云端,并與傳統線下教育保持一體化銜接,用智能的力量重塑健美操教學新形態(tài)[1]劉子雙.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體育教育專業(yè)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22.。
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設計需要充分掌握健美操專項課的內涵和精髓,深度解讀并剖析健美操課程教學的育人目標以及實現的功能和作用。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特征及需求規(guī)律,結合當前教學中潛在的不足和顯露的短板,通過教學方案優(yōu)化的方式,力求健美操專項課教學按部就班地統籌推進,促進健美操教學產生高質量的育人效果。
鑒于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使命與擔當,健美操教學改革應該不斷從優(yōu)化方案設計和組織流程著手,確保學生能夠學有所獲。一方面,高校健美操專項教師應加強對學情的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做好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的制定與安排。整體優(yōu)化原則的本質在于將教學設計視為整體,側重整體與相關要素的整合。因此混合式教學不僅要從整體的視域出發(fā),還要重視要素之間的協同相關性,以期提升健美操專項課教學的整體效益。
對于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而言,既要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還要保持個性化的發(fā)展特征。因此,在具體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健美操教師牢牢把握健美操專項特點,基于學生的身心以及健美操專項技術技能特點,以期開展更深層的學習和轉化。要求教學遵循程序性原則:一方面,基于健美操專項課教學任務,與時俱進地推進健美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另一方面,選取多元的教學方法進程模式嘗試和創(chuàng)新,依托精準的教學評價機制推動教課程保持正軌。
鑒于當前高校大學生個性化特征十分強烈的特點,實施靈活性混合式教學模式十分必要。面對不同學生的需要,“線上+線下”教學需要達到最合理化。既要考慮教學方案設計的適切性,還要明晰師生關系和角色的動態(tài)變化。在此基礎上,混合式教學應做到有據可依、切實可行。既要避免形式化和理想化,還不能標新立異急于求成。而是應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充實,特別是學習的過程,旨在循序漸進修正和充實教學方案[2]張姿.健美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案設計及實驗研究[C]//.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專題報告(學校體育分會).[出版者不詳],2022:525-526.。
數字化背景下開展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主要是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有機融合,實現傳統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無縫對接,確保實踐教學和網絡教學實現一體化,具體模式設計與實施過程見圖1[3]孫麗苗,區(qū)峻,石千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2(04):57-59.。
圖1 健美操教學混合式設計與實施過程
該階段教學內容包括健美操概述(健美操的概念、內涵和價值;健美操的劃分和特點;國內外健美操運動技能的最新發(fā)展成果;健美操競賽組織與裁判規(guī)則);健美操術語(健美操術語的概念、基本要求、構成方式、產生與發(fā)展歷程、意義;健美操場地基本方位、動作方向、相互關系、動作方法以及動作表現形式的術語;健美操專業(yè)術語表述;健美操文字與簡化記寫法及單線條繪圖法術語);健美操課程教學理論(高校健美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評價);健美操實踐練習(健美操訓練理論,包括選材任務與方法、階段劃分、訓練原則與計劃;健美操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包括柔韌、力量、速度、耐力及靈敏素質)。
2.1.1 課前
(1)學生預先登錄超星學習通平臺,根據線上平臺的任務清單合理安排學習進度,自主完成線上理論學習和打卡要求。當出現疑問后及時記錄,借助QQ或微信平臺,與師生有效在線交流。
(2)教師按照每節(jié)課重難點做好備課,收集整理學生在課前理論學習中提出疑惑,便于在線下教學集中答疑。
2.1.2 課中
(1)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或者釘釘教學平臺實施線上課程。
(2)借助課件、視頻、有效交互的手段,針對課前知識疑惑進行答疑。
(3)發(fā)布隨堂小考,掌握學生整體知識學習情況。
2.1.3 課后
(1)學生通過學習,歸納整理課程學習日志。
(2)教師根據學生的上傳日志,做好進一步在線解答。
該階段教學內容包括基礎動作(步伐基礎、上肢與軀干動作練習);初級組合動作(步伐與手臂動作組合);樂感訓練(認識節(jié)拍、聽節(jié)拍、運用節(jié)拍);難度動作(動力性力量:俯臥撐類;靜力性力量:直角支撐;跳與躍:直體跳類、屈腿跳類;平衡與柔韌:劈腿類、轉體類、踢腿類);素質訓練(力量、柔韌、速度、耐力、協調);大眾健美操成套動作(全民健身操2~4級規(guī)定成套動作、校園健身操徒手規(guī)定成套動作)。
2.2.1 課前
(1)教師預先發(fā)布任務清單和教學視頻,引導學生學習健美操動作的標準性、規(guī)范性。
(2)學生根據任務清單內容,明確步法和肢體動作的技術要點,熟悉課程重難點知識環(huán)節(jié),通過慢動作深度理解,解剖學動態(tài)分析,認知學習觀看教學視頻中的難度動作組成,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為線下教師針對性的糾正錯誤與練習提高夯實基礎。
2.2.2 課中
(1)線下是線上的延伸。學習前,教師強調動作技術細節(jié)及相關要領及注意事項的講解。
(2)基于“講解-示范-口令帶領”的方式,用好用足課堂,循序進行訓練,鼓勵學生輔助做示范動作。
(3)教師發(fā)布隨堂測驗指令,并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考核,同時上傳隨堂測驗視頻。
(4)學生分組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基礎動作練習。
(5)組間進行點評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6)教師最終驗收訓練成果,也可在線查看視頻,對基礎練習結果實時評價和指導,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使得健美操課堂更加高效專業(yè)。
2.2.3 課后
(1)學生課后及時將心得與總結以學習日志的方式上傳,對于疑惑問題可及時與師生在線交流互動。
(2)教師密切跟進,關注學生疑問進行交流互動并解答。
該階段教學內容包括示范、講解能力(示范的要求與方法、講解的要求與方法);技術的講解與分析能力(專業(yè)理論的理解、綜述、分析)。
2.3.1 課前
(1)教師基于學情發(fā)布課程任務清單;優(yōu)化課程設計教案。
(2)學生在超星學習通平臺打卡,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和技術重點,做好小組分工以及課上模仿講解視頻的準備。
(3)師生可在微信、QQ、釘釘等學習平臺交流。
2.3.2 課中
(1)教師播放視頻,細化講解動作技術細節(jié)要領。
(2)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小組討論。
(3)分組模仿練習上臺講解。
(4)師生協同對模仿練習開展針對性評價和建議。
2.3.3 課后
(1)課后的學習階段至關重要,學生將技能階段學習心得上傳,如遇疑問環(huán)節(jié)可在線上教學平臺實時交互。
(2)教師基于學習日志反饋,進一步開展查漏補缺,同時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反思,基于研討互動,科研反哺教學,以期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正所謂思想在前、行動在后。隨著國家對于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日益重視,高校健美操課程規(guī)劃需要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健美操教師應該全方位認清混合式的意義和價值,不斷突破固有的教學思維模式,與時俱進地更新的健美操教學思想與理念。如何全方位貫徹實施“線上+線下”健美操混合式教學,其中教師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導作用。一方面,教師需要秉承信息化教學理念,針對現有課程教學學時的制約,有機統籌課堂時間和課后時間;另一方面,健美操老師需要加強課前課件的精心準備,力求課堂教案不斷突破,強化課后碎片化考核[4]陳紅華.課程思政視域下成人高校健美操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23):48-49.。
在互聯網數字化時代,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師來而言,可謂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除了需要在實踐教學中加強投入之外,還要與時俱進地學習新的線上教學模式。如何將“線上+線下”混合式健美操教學模式貫徹始終,離不開高校的全力支持與高度重視。首先,高校需要為教師提供更多高質量培養(yǎng)與培訓的機會,特別是針對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提升模塊,對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開發(fā)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次,高校應致力于開展教研活動,為健美操老師們提供多元展示和釋放的平臺,讓教師在創(chuàng)新的成長氛圍下不斷超越自我;最后,高校應鼓勵教師在教學模式重構方面進行突破,除了在課程的內容與結構進行重構之外,還需要教師做好角色的切換,針對學生學習模式的變化,給學生更多提升自生發(fā)展的空間,由此提升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力,促進健美操專業(yè)更好更快發(fā)展。
高校健美操課堂步入智慧課堂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為健美操教學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出路和方向。目前高校智慧課堂建設如火如荼,這是信息化時代孕育的產物,也是“互聯網+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混合式新平臺教學模式的引領下,一來極大拓展了健美操教師教學思路,二來有效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通過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傳遞正確的運動技能和路徑,將會引發(fā)教育教學的流程再造,由此提高健美操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多種新型教育模式相繼涌現,國內高校不斷加快推進網絡信息化教學步伐。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而言,作為一項技能和體能為主導的非對抗項目,同樣需要場地器材保障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與支持。通過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一來可以有效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解決以往課時受限、場地受限等不利因素,二來引入比賽實況視頻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多渠道了解健美操的文化背景和相關知識,帶給學生更好的視覺體驗和情感沖擊,有助于豐富健美操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牢固掌握健美操運動技術。要求高校不斷改善網絡環(huán)境和教學環(huán)境,教師應全方位提升信息化素養(yǎng),學生需要改變學習理念。在具體的線下教學,教師應不斷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的適切性,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以期最大限度提升健美操教學的育人質量[5]劉煥煥.“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健美操選修課的實驗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