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
疫情下的特殊原因使得國內(nèi)的羽毛球賽事節(jié)奏被完全打亂,甚至超級750級別的中國大師賽已經(jīng)遠離公眾視野4年之久。2023賽季,深圳接過接力棒,成為這項誕生于2005年的賽事的第五任舉辦城市,也是在首屆北京舉辦之后,該項賽事18年后重新回到一線城市。
近十年來,在國內(nèi)不同城市舉辦過大小不一的各類羽毛球國際賽事,但是無論賽事的級別或高或低,除了在廣州舉辦過2018年和2019年的年終總決賽之外,能夠真正在一線城市落地生根的幾乎沒有。此次深圳開始承辦2023年至2026年的羽毛球國際賽事,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在羽毛球市場日益擴容的今天,一線城市終于開始重新接納羽毛球賽事,超級750級別的中國大師賽無疑相比過往更受目光追逐。
巧合的是,筆者上一次在國內(nèi)參與報道羽毛球國際賽事要追溯到2019年的廣州年終總決賽,甚至數(shù)月前的中國公開賽同樣機緣巧合地錯過,而深圳成為了筆者和這座此前舉辦過羽超聯(lián)賽的城市一起重新回歸羽毛球國際賽事的第一步。
國羽隊員幾乎無人有在深圳參與國際賽事的經(jīng)歷,至多只有此前的羽超經(jīng)歷,甚至很多“00后”都是第一年在國內(nèi)經(jīng)歷完整的賽事周期。比如在2019年各種低級別國際比賽6次奪冠的王祉怡,這是她第一次經(jīng)歷國內(nèi)完整賽事周期考驗。對于這位“00后”來說,2023賽季連續(xù)在國內(nèi)參加比賽是一段新奇的經(jīng)歷,她說:“我非常喜歡在國內(nèi)比賽,去年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在國內(nèi)參加各站國際賽事,非常喜歡這種氛圍。”
像王祉怡這樣世界排名前10的隊員在一年當中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的比賽,隨著賽季接近尾聲,疲勞導致的傷病問題在深圳的賽場上尤為明顯。
無論是賽前還是賽中,處處充斥著退賽的聲音。除了來到深圳卻一場未打即退出的安賽龍,賽事開始后,退賽聲音更是絡(luò)繹不絕,甚至女單賽場先后有比利時的譚蓮妮、中國臺北的戴資穎以及國羽的何冰嬌、韓悅先后未能完賽。尤其是主場作戰(zhàn)的何冰嬌與韓悅,她們渴望在主場球迷的助威聲中進一步證明自己,最終在賽場上的奮不顧身讓她們累積傷病,最終只能無奈退賽。幸運的是,韓悅并沒有因為在決賽中的受傷而影響自己的首次年終總決賽之旅。
這同樣是世界羽聯(lián)在之后的賽季需要全面考慮的棘手問題。去年超級1000和超級750級別賽事數(shù)量的增加,無形中讓選手們增添更多疲勞,加之亞洲級別的團體賽、個人賽以及杭州亞運會的層層疊加,導致在賽季末期傷病頻繁。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倒在亞運會上的山口茜,自此之后再也未能在2023賽季亮相。
陳柏陽/劉毅掀翻印尼強檔打入四強,還在半決賽和“梁王”上演神仙打架的精彩對決
頻繁的傷病沒能影響國羽在家門口的亮眼表現(xiàn)。鄭思維/黃雅瓊、陳雨菲、梁偉鏗/王昶確保了國羽最終贏下3個冠軍。其中,尤以男雙三對組合在四強“圍攻”印度“黑塔”蘭基雷迪/謝緹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隊3對闖入四強的男雙組合各自有著亮眼發(fā)揮。去年10月新組建的任翔宇/何濟霆延續(xù)良好狀態(tài),雖然半決賽敗在印度人拍下,但無疑已經(jīng)讓外界看到這對組合光明的未來。同樣,此前低迷了一段日子的小將陳柏陽/劉毅,竟然上演了掀翻印尼頭號雙打組合阿爾菲安/阿迪安托的好戲。當然,還有在決賽關(guān)鍵時刻頂住壓力的梁偉鏗/王昶,續(xù)寫了去年在國內(nèi)賽事的高光表現(xiàn)。
同樣有著出色發(fā)揮的還有在一眾高手受傷病影響下卻最終脫穎而出的日本隊。和國羽男雙占據(jù)四強三個席位相同的是,日本隊同樣有3人闖入男單半決賽,最終賽事3號種子奈良岡功大在深圳解鎖了生涯的首個世界羽聯(lián)巡回賽冠軍頭銜。此外,日本女雙包攬了決賽的兩個席位,松山奈未/志田千陽輕取隊友福島由紀/廣田彩花后奪冠。不幸的是,在數(shù)天之后的印度賽義德莫迪公開賽中,廣田彩花和東京奧運會前一樣再遭傷病打擊。
2023賽季最后一站高級別賽事在深圳落幕,賽事的成功舉辦意義非凡。中國大師賽在深圳重新啟航,既是開始,又是未來歲月新的希望。
男單:奈良岡功大(日本)女單:陳雨菲(中國)男雙:梁偉鏗/王昶(中國)女雙:志田千陽/松山奈未(日本)
混雙:鄭思維/黃雅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