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層教學是指以學生現(xiàn)有知識基礎、能力水平為依據(jù)將學生分層后實施教學,旨在為各層次學生提供精準化教學指導。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實現(xiàn)因材施教,使學生明確階段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從教學對象、學習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四個方面,探究了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張娟(1989.10-),女,貴州畢節(jié)人,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小吉場中學,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分層教學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實施差異化教學??茖W的分層方法、教學措施和指導意見能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能力進階斗志,使全體學生獲得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成績并非分層的唯一標準。教師需慎重把握分層教學尺度,做好前期分層準備工作、課堂分層教學工作和課后分層評價工作,使分層教學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
一、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發(fā)展性原則
要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需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遵循發(fā)展性原則,定期重構分層教學策略與分層依據(jù),提升對象分層、教學分層與評價分層的有效性。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進步幅度與速度不一,其能力水平與知識基礎將隨著進步逐漸突破現(xiàn)有的層級水平。教師若忽視學生的發(fā)展幅度,將阻礙學生目標調整與能力躍遷,影響個別學生的發(fā)展進度。
(二)應變性原則
應變性原則要求教師基于對學情的深度把握,靈活進行教學指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分層目標遍布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興評價、課時任務、作業(yè)難度等教學細節(jié)中均包含分層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量較為龐大。教師需隨機應變,結合實際情況作出教學調整,優(yōu)化師生互動、生本互動;部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不適合采取分層教學,或分層教學措施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時,教師需提前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作出教學調整,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教學。
(三)激勵性原則
分層教學的目標是引導學生提升層級,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幫助學生擺脫故步自封的狀態(tài),采取多樣化激勵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鼓勵學生自我提升,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引領學生向更高能力水平邁進。
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對象分層,把控分層教學尺度
學生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對象。將教學對象進行分層,旨在將學生按照學科能力品質、基礎知識水平、綜合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客觀的分層。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簡要分為三個能力層級(水平較高、水平中等、水平低于一般水平),便于后續(xù)實施分層教學,設定分層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將知識水平相近,個性、學科能力等方面優(yōu)勢互補的學生納入一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具有共同學習語言、共性學習問題的狀況下各自發(fā)揮長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提升課堂學習任務完成質量。此外,教師還需注意分層的實效性,定期評定學生層級,使學生的發(fā)展水平與實際層級相符。簡言之,將教學對象進行科學分層,能有效把控分層教學尺度,提升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2 “Travelling around”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閱讀文本“Travel Peru”介紹了秘魯?shù)乃膫€著名景點——亞馬遜雨林、馬丘比丘、庫斯科和的的喀喀湖,旨在向學生展示不同景點的旅游特色。在本課教學前期,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按照英語閱讀能力水平分為A、B、C三個等級,并依據(jù)學生所屬層級將學生分組。盡量使綜合閱讀能力(口語朗讀能力、對話建構能力、概括組織能力、統(tǒng)籌策劃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各有優(yōu)缺點的學生處于一組,便于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相互帶動、相互影響。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設計分層教學時便有章可循,把握好分層教學尺度,促進學生全員發(fā)展。
(二)學習目標分層,搭建分層教學框架
確立學生所屬層級后,教師可以為不同層級的學生設定差異化學習目標,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教師應為不同層級的學生設計與其最近發(fā)展區(qū)相匹配的目標,包括學期目標、月目標、周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等。教師可以將多層次目標公開化,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維護教育公平。教師可以設置必做項目和選做項目,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茖W的分層目標有利于初步構建高中英語分層閱讀教學框架,為學生閱讀學習指明方向。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2“Wildlife protec-tion”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A day in the clouds.”一文圍繞野生藏羚羊保護展開描述。在分層教學設計初期,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分層學習目標,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注入活力。教師結合學生所屬層級,設計分層學習目標如下:
A級(基礎薄弱)學生學習目標:深度把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塊和句式,能捋順文意,嘗試進行簡單、準確的復述。
B級(一般水平)學生學習目標:在A級目標的基礎上深度把握文章大意,能運用書面語言或口語表達簡要概括閱讀文本內涵,挖掘文中蘊含的主題意義和結構要素,分析該文本的行文結構。提升學生的朗誦能力。
C級(基礎較好)學生學習目標:在B級目標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話題討論、英語問題對答能力,提升學生的聽力、閱讀水平。
上述三個學習目標的難度呈現(xiàn)層層遞進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不同層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匹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公開學習目標,請學生在完成個人所屬層級的目標的基礎上盡力向上攀登。公開的學習目標能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培養(yǎng)學生銳意進取的學習精神,促使學生自覺提高閱讀學習要求,提升閱讀學習效率。
(三)教學活動分層,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分層導入閱讀內容。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濃厚閱讀氛圍、引領學生投入學習狀態(tài)等作用。實施分層教學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師可以按照實際教學需求設計分層的情境導入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漸入佳境,在分層情境中把握差異化信息要素,預先熟悉將要閱讀的內容。教師可以設計理解難度遞進式教學情境。如,針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聲境結合、貼合實際生活的情境內容作為導學素材,以豐富的情境信息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針對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話題引入,以真實的故事事件、時間等線索構建話題,引領學生探究思維,引領學生提煉閱讀文本中的信息要素,構建基本閱讀邏輯;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直接導入與閱讀內容相關聯(lián)的朗讀音頻、插圖、標題等緊扣閱讀文本的教學材料。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信息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喚醒學生的求知心理,達到趣味導入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3“Diverse Cultures”的課文圍繞景觀文化展開,為使學生對于閱讀文本中的“金門大橋”“葡萄酒之鄉(xiāng)納帕谷”“紅木森林露營”“墨西哥肉卷”等文化要素產生直觀的印象,初步構建閱讀認知。教師為學生找到多幅相關圖片,圖片向學生展示了文中提及的多處景觀和人文現(xiàn)象。教師在呈現(xiàn)圖片的同時為學生播放課文的英語原聲音頻。如此,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能深度把握畫面信息,在閱讀過程中結合畫面信息提升推測生詞詞義的準確性;能力水平一般的學生能在畫面信息的輔助下深度感受閱讀文本蘊含的人文內涵,拓展閱讀深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充分鍛煉聽讀結合能力,培養(yǎng)良好語感。層次豐富的導學情境能使不同層級的學生均有所收獲。
2.分層提出閱讀問題。課堂問題具有應變性、隨機性,能以簡便、隱性的方式深度落實分層教學目標,達到分層導學、分層點撥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為不同能力層級的學生設計差異化導學案或差異化必做、選做任務,以此區(qū)分任務與問題的難度,促使學生達成適合自己的課時閱讀思考目標。在即興問答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能力水平即興設計個性化問題,考核學生學習情況,并給出精準的思路點撥。如,針對閱讀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直接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鍛煉其知識遷移與運用能力;針對閱讀理解能力較弱、閱讀時思維存在困境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階梯性問題為其搭建思考支架,幫助其打開閱讀思路,延伸思考深度。問題教學具有靈活性,教師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設計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閱讀問題,使分層教學在問答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作用。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文章著重講述了智能家居對人類生活的幫助和“智能控制”“定期健康檢查”等主要功能。為引導學生的閱讀思維,構建深度閱讀課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1)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in four sentences
(2)What changes does smart home bring to People's life?
(3)How do you think the human use of smart home to change the phenomenon of life?
上述三個問題按照由簡至難的順序排列,教師在提問環(huán)節(jié)可以結合問題難度分層詢問學生,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答問題,再結合學生小組層級水平展開差異化評價。如此,能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強化問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效果。
3.分層實施教學指導。教學指導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分層實施教學指導可以提升教學指導的有效性。教師需正確把握指導的介入時機,為學生保留自主探究、實踐的空間,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回饋為學生提供分層指導,就學生當前發(fā)展水平給出貼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指導意見。精準化、分層性指導能增進師生良性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促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得以顯著提升。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2 “Bridging Culture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對學生展開個性化、分層次教學指導。在朗誦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著重糾正口語表達能力薄弱學生的發(fā)音,精準化解決班級學生的朗誦問題;在閱讀理解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著重引導邏輯思維存在誤區(qū)的學生,為班級學生提供高效閱讀參照;在微寫作活動中,教師可以就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問題提供個性化批注,分層實施教學指導。如此,能增強教學指導的精準性,提升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分層,強化分層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生能力層級將教學評價進行分層,能起到強化分層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學評價可以隨著閱讀教學目標、學生層級預期和學生實際完成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在上述條件均統(tǒng)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能力水平構建差異化評價標準,將學生自身能力水平作為評價對比的參照;在差異化目標、任務與活動中,教師則可以統(tǒng)一評價標準,就學生完成情況展開客觀、共性的評價。如此,能引領學生關注自身能力發(fā)展,消除比較焦慮,形成平和的學習心態(tài)。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1“Ar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教學評一體化閱讀活動。如,教師提出思辨性問題“What role does religion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t?”請學生回答。同時教師為學生營造開放式評價氛圍,請學生以自由討論的形式相互評價閱讀觀點,各抒己見?!皩W”與“評”緊密結合能有效提升分層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發(fā)散閱讀思維,提升閱讀質量。
綜上所述,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對教學對象、學習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進行分層。上述要素的精準化分層有利于因材施教,幫助學生確立階段性學習目標,客觀了解自身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水平,培養(yǎng)學生銳意進取的學習精神。學生在分層教學指導下有選擇、有取舍地展開閱讀學習,深度落實英語閱讀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樂彥.高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理念應用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22(20):134-136.
[2]郭海欣.翻轉課堂背景下高中英語分層教學[J].現(xiàn)代交際,2021(19):157-159.
[3]信淑麗.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指導”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259.
[4]章有莉.淺談多元智能理論下高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J].海外英語,2020(12):186-187.
[5]王艷玲.隱性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qū)教學,202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