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明明 洪宇燕 曹偉峰 張利娜 胡崔晨
【摘要】 目的 分析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周炎粘連患者的效果。方法 選取上海市徐匯區(qū)斜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粘連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黑白雙色球法分為2組,摸到黑球者為對照組,摸到白球者為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應用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和活動度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級指數(pain rating index,PRI)、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現在疼痛強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評分分別為(6.53±1.38)分、(1.64±0.40)分、(0.83±0.21)分,均低于對照組的(14.22±2.01)分、(2.71±0.71)分、(1.43±0.36)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肩關節(jié)功能(優(yōu)30例、良9例、差1例)及UCLA評分為(33.52±1.27)分,均高于對照組的(優(yōu)17例、良15例、差8例)(29.19±1.97)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前屈、后伸、外展的角度分別為(141.06±8.33)°、(43.20±5.41)°、(138.25±7.12)°,均高于對照組的(105.11±7.12)°、(34.51±5.01)°、(108.71±6.0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比對照組的80.00%提高更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肩周炎粘連患者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有效緩解了患肢疼痛程度,促進其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提高其肩關節(jié)活動度。
【關鍵詞】 關節(jié)松動術;體外沖擊波;肩周炎粘連;肩關節(jié)活動度;疼痛程度
中圖分類號:R684.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4-010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4.035
肩周炎粘連是肩周發(fā)生炎癥或僵硬導致肩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出現粘連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活動受限等[1]。目前臨床上常用保守方式治療,如被動肩關節(jié)活動、關節(jié)松動術、功能鍛煉等,其中關節(jié)松動術是通過神經和力學的共同作用松解肩關節(jié)粘連攣縮組織,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提高關節(jié)軟骨及內纖維軟骨營養(yǎng)的手法操作技術。該方法無痛,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治標不治本,患者治療后經常復發(fā),導致治療效果不佳[2]。體外沖擊波是一種通過物理學機制介質傳導的機械性脈沖壓強波,它能夠抑制疼痛信號的產生及傳道,促進新陳代謝,減輕炎癥反應,減小水腫及增加組織的機械負荷[3]。本研究選取上海市徐匯區(qū)斜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粘連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析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海市徐匯區(qū)斜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粘連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黑白雙色球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1~64歲,平均年齡(52.38±7.61)歲;病程1~24個月,平均病程(12.58±3.35)個月;左肩13例,右肩27例。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52.41±7.65)歲;病程1~24個月,平均病程(12.60±3.37)個月;左肩14例,右肩26例。2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知曉該研究。
納入標準:參照《肩周炎》分期標準中粘連期的診斷標準[4],且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X射線確診者;依從性好,堅持治療者。
排除標準:難以與醫(yī)護人員溝通者;凝血障礙者;有心肝腎嚴重疾病者;臨床資料缺失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分離和長軸牽引;向頭側滑動,前屈、外展向足側滑動,前后、后前向滑動,外展擺動,側方滑動,水平內收擺動,內旋、外旋擺動。依據Matland手法對患者進行分級,選用以上手法,20~30 min/次,1次/d,連續(xù)進行20 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患者取坐位或健側臥位,露出肩部疼痛點,利用體外沖擊波治療儀(深圳德技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DME1-1型,粵食藥監(jiān)械生產許20183285號)將治療焦點調節(jié)到肩部疼痛點,設定能量密度0.18~0.25 mJ/mm,電壓7~10 kV,沖擊波頻率10 Hz,每次治療沖擊1 000次,休息30 min,1次/周,共治療3次。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于治療前后用麥吉爾(McGill)疼痛量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包括疼痛評級指數(PRI,45分)、視覺模擬評分(VAS,10分)、現在疼痛強度(PPI,5分),評分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嚴重。于治療前后采用肩關節(jié)UCLA功能評分系統(tǒng)評估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總分為35分,評分在34~35分為優(yōu),評分在29~33分為良,評分<29分為差。于治療前后使用角度尺測量法測試上肢的前屈、后伸、外展的角度,患者肩部疼痛消失、能夠正?;顒樱珀P節(jié)功能完全恢復判定為臨床痊愈;患者肩部疼痛明顯緩解、活動明顯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明顯改善判定為顯效;患者肩部疼痛及活動和肩關節(jié)功能好轉判定為好轉;患者肩部疼痛及活動和肩關節(jié)功能與治療前無差別或惡化判定為無效[5-6]??傆行?(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如疼痛程度、UCLA評分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開展t檢驗;如性別、臨床療效等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開展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2組疼痛程度比較 治療前,2組PRI、VAS、PPI評分相近(P>0.05);治療后,2組均較各組治療前降低,觀察組比對照組降低更顯著,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2組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前,2組肩關節(jié)功能及UCLA評分相近(P>0.05);治療后,2組均較各組治療前提高,觀察組比對照組提高更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和表3。
2.3 治療前后2組肩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治療前,2組前屈、后伸、外展的角度相近(P>0.05);治療后,
2組均較各組治療前提高,觀察組比對照組提高更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比對照組總有效率提高更顯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變,腦力工作者長期久坐加上保持其上臂外伸、內旋動作形態(tài)和受涼,極易損傷肩關節(jié),導致肩周炎的發(fā)生,并且隨著肩周炎的發(fā)展易導致患者出現肩周炎粘連,加重病情[7]。目前臨床上常用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這一病癥,它不僅通過牽拉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增加關節(jié)的伸展性,還使得關節(jié)液加速流動,快速補充關節(jié)軟骨和軟骨盤無血管營養(yǎng),緩解疼痛,防止關節(jié)退變,同時抑制脊髓和腦干致痛相應的釋放,緩解疼痛。但是近年來臨床研究表明[8],單一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肩周炎粘連患者后極易復發(fā),難以滿足臨床需求。
體外沖擊波是通過高頻電場的作用在患處產生熱效應,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炎癥物質吸收,起到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的物理療法[9]。ABED J M等[10]研究發(fā)現,沖擊波能夠促進P物質釋放,增強刺激神經纖維,抑制疼痛信號產生和傳遞。體外沖擊波改變患處化學環(huán)境,使得止痛物質分泌增加,刺激周圍組織產生內腓肽,降低疼痛敏感,并且損傷疼痛受體細胞膜,抑制傳導疼痛信號,起到長期止痛的作用。另外,沖擊波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減輕炎癥反應,松解患處鈣質沉著,減小水腫及增加組織的機械負荷,進而促進組織康復[11]。更為顯著的是,關節(jié)松動術增進肩關節(jié)活動,加速關節(jié)液流動,改善肩關節(jié)營養(yǎng)供給,修復損傷肩關節(jié),緩解疼痛,聯合體外沖擊波的持久止痛,減輕炎癥,促進新陳代謝,二者協同促進肩關節(jié)康復,顯著減輕疼痛,提高臨床療效。
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RI、VAS、PPI評分比對照組降低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肩關節(jié)功能及UCLA評分比對照組提高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前屈、后伸、外展的角度比對照組提高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度。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比對照組總有效率提高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李潔[12]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肩周炎粘連患者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肩周炎粘連患者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肢疼痛程度,促進其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提高其肩關節(jié)活動度。
參考文獻
[1] 潘偉.溫針灸聯合功能鍛煉對寒凝筋脈型肩周炎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3(5):24-30.
[2] 戴英英,全宗宗.臂叢神經麻醉下肩關節(jié)松解術對肩周炎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1,23(2):76-78.
[3] 姜軍,金曉鋒,楊燕萍,等.體外沖擊波對肩關節(jié)周圍炎患者疼痛與炎癥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1, 19(4):660-662.
[4] 李平華.肩周炎[M].4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45- 46.
[5] 夏凱,牛素玲,朱小磊,等.平樂治筋手法聯合桂枝湯加減治療肩周炎(急性期)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21,30(2):268-270,285.
[6] 朱小蘭,徐小青.超聲引導下肩胛上神經阻滯治療腦卒中后肩關節(jié)疼痛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9,28(10):954-957.
[7] 張妍昭,朱鳳芝,王剛.肌內效貼聯合威伐光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21, 43(4):347-351.
[8] 張旭,張虹.發(fā)散式沖擊波聯合關節(jié)松動技術治療凍結期肩周炎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7):1448-1451.
[9] 徐暉,王春滿,王璐璐,等.脈沖射頻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周炎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22,31(2):148- 153.
[10] ABED J M,MCCLURE S R,YAEGER M J,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aluation of substance P and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in skin and periosteum after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and radial pressure wave therapy in sheep[J].Am J Vet Res,2007,68(3):323-328.
[11] 毛鑫城,許偉,王云貢,等.得寶松加臭氧介入聯合沖擊波治療肩周炎的臨床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1,18(6):49-51.
[12] 李潔.關節(jié)松動術超短波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12):2160-? 2161.
(收稿日期: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