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三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豆腐。
在你們眼里,我可能是一種隨和的食物,無論怎么煎、炒、煮,我都能在餐桌上“左右逢源”,成為往后歲月里念念不忘的那一口。但有時我還挺“叛逆”的,走南闖北,每一個地方都能留下我獨特的一面,在巴蜀,我是下飯王者“麻婆豆腐”;在長沙,我是街邊王子“臭豆腐”……
不知你發(fā)現(xiàn)沒有?隨和也好,叛逆也罷,我骨子里其實是很搖滾的。搖滾是什么?待我細細道來!
搖滾者的勇敢“粉身碎骨”渾不怕
我柔軟易碎,一不小心摔了,立馬就“粉身碎骨”。但你們別小瞧我這股子“脆弱”,它其實成就了我的勇敢,使得我“上刀山,下火海”都不在怕的。下面就和大家講講我的“奇幻旅程”。
有一年冬天我在東北,天寒地凍,想著食客們再不吃我,就要發(fā)酸了。正當我煩惱時,突然感到冰冷的水分子穿透了我的身體,形成了一些小洞,我竟然一點也不冷了。一位食客隨手將我和白菜、粉絲放在砂鍋里煮,發(fā)現(xiàn)湯汁鮮美,而我彈性十足,若是蘸一點醬汁,美味翻倍。食客們將冰凍后的我,喚作“凍豆腐”。
在詩意徽州,受歡迎的竟然是“發(fā)霉”的我,人們叫我“毛豆腐”。當然,喜歡吃“發(fā)霉”“發(fā)臭”的我,不只是徽州人,還有長沙人、紹興人、北京人、云南人……
大家怕我“粉碎”,但一些地方的人偏偏喜歡把我粉碎,配合火腿、雞蛋、青菜、小蔥等等,做成豆腐丸子,炸著吃,煮著吃……
我還經(jīng)歷過很多奇幻的事情,每一次當我以為是“絕境”的時候,都會化腐朽為神奇。我不怕各種形式的“粉身碎骨”,因為我知道無論在哪一種困境里,我都能點石成金、涅重生。這勇敢,夠搖滾嗎?
搖滾者的獨立 千帆過盡不改其色
經(jīng)常有人說,做豆腐是世界上最保險的行業(yè)之一。樣樣恰如其分就是豆腐,水多了可以做豆?jié){,水少了可以是豆腐干,曬干了可以是腐竹……但是不管怎樣,我依然記得我的本源是豆子,并保留自己獨立的本味。
中國人講究“中和”,而我被稱為最具“中和精神”的食物。我與任何食材搭配時,都沒有想過當主角,去破壞其他食材的味道。豆腐煮魚,我會襯托魚的鮮美;豆腐煮白菜,我會保持白菜的清爽;番茄炒豆腐,酸酸的番茄味被我烘托得恰到好處……但我那淡淡的豆香以及柔軟的質地永遠不變。
千味萬味,始終忠于原味;千變萬化,不變的是黃豆的本體;千帆過盡,我還是不改自己的本色。
搖滾者的溫情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說,作為一個搖滾明星一定要有某種力量的話,那我的力量就是平平淡淡的溫情,這種力量很小、很樸實,卻很雋永。
作家子敏曾這樣評價我:“苦難來臨,豆腐出現(xiàn),那種溫情是很不尋常的……在你失去金線繡飾的蟒袍的時候,它悄悄地來看你,像一切人生變化都沒發(fā)生過一樣。它無力幫助你重建榮華,它只有能力陪伴你品嘗你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一個人在品嘗豆腐的時候,心中會泛起一種‘再也用不著擔心有什么會失去的安全感,那種安全感會使人產(chǎn)生道德的勇氣,那結果不只是‘不懼,也是‘不憂,也是‘不惑……”
有時候,我也讓人們在平凡生活里多了一些包容和樂趣。記得有一對夫妻,一個來自北方,一個來自南方,有一次因為我的做法問題竟然吵架了。后來他們來到一家豆腐店,發(fā)現(xiàn)我有N種做法,他們釋懷了,原來平平淡淡的豆腐也可以做得花樣百出,又何必為了自己一時的偏見傷害彼此的感情呢!
總之,人類啊,謝謝你們發(fā)明了我,賦予了我這么多品格。我會一直陪在你們身邊,也請記得我是這樣一個“搖滾明星”!
劉振//薦,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