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結具有濃郁的中國文化意蘊,將其融合于時尚服飾家居產(chǎn)品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通過查閱歷史文獻與尋找中國結技藝傳承人,在充分了解中國結類型與美好寓意基礎上,通過基礎結設計、組合結設計、造型設計、色彩設計、配飾設計、材料設計、綜合設計等實踐方法,設計制作出的服飾家居產(chǎn)品既具有時尚賣點又具有中華文化內(nèi)涵。研究認為:1)將不同中國結類型經(jīng)過多種設計方法的處理,巧妙地融入到服飾家居產(chǎn)品設計中,可以形成時尚前衛(wèi)的中國風產(chǎn)品,還能提升中國結的文化美譽度。2)中國結融入服飾家居的設計是具有生命力的傳承,是中國結文化保護的最好舉措。對中國結技藝融入市場化的探索,旨在帶動相關同仁關注中國結技藝,為中國結手工技藝在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領域中開辟了新思路。
關鍵詞:中國結;紋樣;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美感
中圖分類號:TS94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414X(2024)03-0055-08
0 "引言
中國結是中華手工技藝的代表性項目,歷史久遠,伴隨人類發(fā)展而發(fā)展,技藝古老但歷久彌新。中國結是中國繩結藝術的簡稱,從最早的結繩記事的實用功能到盤結裝飾的美學功能。中國結應用十分廣泛,從現(xiàn)存與出土的文物中隨處可見,雖然大多數(shù)繩結是植物纖維制作的,不易保存,記錄古人生活歷程的方方面面,從青銅器、玉器、巖畫等中都留下來可靠的歷史印記。新石器時代陶器上有著豐富的繩紋裝飾,充分展示了古人對于結的理解,反映了不同結所蘊含的精神和意象。春秋戰(zhàn)國時期,繩結從實用走向裝飾[1]。器物的裝飾用結藝,衣服和佩飾也用結藝?!皩捯虏А笔枪湃顺缟械拇┮铝曀?,但衣服的基本保暖功能如何實現(xiàn),就需要系帶,達到貼體保暖效果。這樣古時候的系帶盤結就成為服飾的一部分,人們精心鉆研各種結藝,使得服飾雅致與美妙。唐宋是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結作為一種藝術裝飾被大量運用于服飾和器物中。這一時期,結的實用性依然存在,而裝飾性漸顯突出,吉祥結、連環(huán)結等作為裝飾形象廣泛出現(xiàn)在服飾、器物、家具上,形態(tài)更加豐富,也更具內(nèi)涵和寓意。明清時期,繩結技藝發(fā)展水平很高。在諸多日常生活用品上,如轎子、窗簾、彩燈、帳鉤、折扇、腰帶、發(fā)簪、花籃、項墜、香囊、荷包及后來的眼鏡袋、煙袋等,到處都有花結裝飾[2]。此時還出現(xiàn)了靈活多變、一形多意的組合結。時至今日,人們?nèi)员痪缮鷦拥闹袊Y所吸引。各式各樣色彩鮮艷的中國結掛滿了大街小巷,作為服飾、配件和禮品包裝、室內(nèi)陳列裝飾等,在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1 "中國結的類型解析
繩結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不同類型結飾,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和生活的希冀?!敖Y”與“吉”諧音,而“吉”有著豐富多彩的內(nèi)涵,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于“吉”的范疇,在民間的吉祥圖案中,“結”經(jīng)常表達的是“吉”的意義[3]。今天許多人喜愛結這種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并因其濃郁的民族韻味而稱之為“中國結”。中國繩結結藝起初來自于民間鄉(xiāng)野,其盤出的結藝具有民俗圖像的普適性。如“卍”字結,其文化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蘇美爾人文化,誕生于兩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來到東方,被吸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國繩結中,“卍”結由原始人崇拜太陽的圜天旋轉(zhuǎn)生命圖像,演化為中國內(nèi)涵的“陰陽永恒,生生不息”之祥和符號;盤長結是最具影響力的結,從名稱來看,盤長之意是盤出長長的結,其寓意長長久久、源源不斷、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意思[4]。人們在家里掛上盤長結,寓意家業(yè)興旺、財運不斷頭、子孫傳萬代等美好祝福;魚結,形狀象魚,魚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寓意豐富,一方面象征豐收興旺,一方面象征子孫繁盛;又如“藻井結”,中間形狀如“井”字而得名。中國式建筑屋頂多采用藻井來裝飾,象征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蝴蝶結,形狀如蝴蝶。蝴與福諧音,若是結上點綴銅錢,就變成了“福在眼前富貴吉祥”之意。每一個中國結藝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所謂心有千千結,結結寄深情[5]。表1是基本繩結類型與文化寓意一覽表。
2 "中國結的設計與應用
未來學大師Tolffer"Alvin在《未來沖擊(Future Shock)》(1984)中明白指出,誰能占領創(chuàng)意的制高點誰就能控制全球,主宰21世紀商業(yè)命脈將是創(chuàng)意。凱薩琳·麥克德蒙(McDermott Catherine)在《20th Design》(2000)中提到:“未來的工業(yè)設計必須回歸到人文美學的觀點?!比蛳破鹨还晌幕瘎?chuàng)意(Culture"Creativity)狂潮,設計被賦于新的定位與定義,返回哲學文化思考,加強與人類和自然的對話。所以設計不再只是追求機能的發(fā)展與優(yōu)美的造形,同時肩負維系文化的使命(Culture sustainability);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道德的提升與環(huán)境的維護等問題。因此,與上個世紀不同的是,新的設計思維不再以技術生產(chǎn)作為研究發(fā)展導向,而逐漸著重于文化、環(huán)境和人性思考。由此可知,文化創(chuàng)意強調(diào)的是將傳統(tǒng)融入于現(xiàn)代設計,并借以延續(xù)文化,而非后現(xiàn)代式的隨意拼貼與揶揄。
設計結藝作品,首需具備熟練的編結和組合結式的技術,才能不斷往前探索編結藝術的各種可能性。同時,要能設計出動人的結或結組,還得掌握住造型、顏色、線材和配飾各方面的訣竅。因此,下文就基礎結設計、組合結設計、造型設計、色彩設計、配飾設計、材質(zhì)設計到綜合創(chuàng)作分別展開分析論述,說明設計結藝作品的重要技法及各種設計要領[6]。本文中的中國結設計作品主要來源于臺灣中國結大家陳夏生與安徽繩結技藝傳承人姚芳。傳統(tǒng)中國結時尚設計應用創(chuàng)作方法與構建如圖1所示。
2.1 "基礎結設計
編制中國結時,無論編基本結、變化結或一個結組,在技術上都有共同的原理。我們了解這共同原理后,除可熟悉每一個結的編法,還能將這些結自由的變化組合。使結形更加豐富。如果細究這共通的原理,可以歸納出基本技法與組合技法兩大類。要編制一個結或結組,只要取一條線
以編、抽、修的技巧即可完成。但若要豐富結形,可將編結的線一條增為兩條、三條,甚至于多條。也因為線的數(shù)量增加,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線來相互搭配,使編出的結飾呈現(xiàn)出多重的色彩。除此之外,運用線頭并行或分離的編制方法,還能產(chǎn)生其他的效果。例如團錦結、盤長結、酢漿草結、吉祥結等,因不同色線并行或分離的編法。在結體上可造成色線交錯的圖案;而在耳翼上也可因不同色線的抽緊或擴大,變化出多種式樣。具體編法、要點與應用見表2。
2.2 "組合結設計
一組結飾往往不只是有單獨的一個結構成,而是由好幾個基本結或變化結組合起來的。如何將原來毫無關聯(lián)的結子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結組,組合技法又可分為線頭延展法、耳翼延展法及耳翼勾連法。由基本結衍生出來的變化結及結組,組合方式應都不出這三種范圍。若再配合以單線、雙線、多線編結的基本技法以及充分運用加線、減線的技巧,便可編出最佳組合的結飾[8]。其中的技法技巧與設計要點見表3。
2.3 "造型設計與應用
如果要設計出一組美觀的結飾,必須依照結飾要使用在什么部位和場合,來設計其形式,考慮顏色的配置和配飾的適當運用以及選擇不同的材質(zhì)來展現(xiàn)不同的質(zhì)感。如何在造型、顏色、配飾、材質(zhì)各方面設計出最佳的搭配,使整組結飾中的各單元彼此生色,便是設計期望達成的目標。在設計結飾時,最重要的是須先確定其用途和功能,再決定其大小和形狀,也就是要先把握住結飾的造型[9]。接著便可在紙上畫出設計圖案,再設法運用基本結和變化結來組織編制,做出此理想中的設計造型。圖2是中國結造型設計與應用思維導圖。
2.4 "色彩設計與應用
因為傳統(tǒng)的結都是由一條線編成,所以往往只有一個顏色。單色來編制結組,固然顏色單純統(tǒng)一,但不免會有單調(diào)之感,必須完全靠結型和配飾來烘托出結組本身的顏色。透過前面基本技法的提示,可知用兩條不同色線編結,會使結組的顏色賦予變化。若用三條或三條以上不同色線編結,則結組的顏色會更為富麗。而在編結時隨時加線、減線,也會使結組靈活的呈現(xiàn)單色、雙色或多色,色彩便因此而變化萬千了[10]。一般人編結都依其好惡自由組合色彩,但如果對色彩學的配置原理稍加涉獵,設計起來將更加得心應手。透過三棱鏡的照射,太陽光可以分離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顏色漸層變化,依顏色明亮的程度可分出明度的高低;依顏色鮮艷程度則可分出色彩的高低。此外,黑、白、金、銀四色雖然不在色譜當中,但也可將他們視為一般顏色來應用,并且這四種顏色都很容易與其他任何顏色搭配。
一般結飾除了造型上要區(qū)分主賓關系之外,顏色的配置也要具有主副之別。相互烘托??傊?,一組結飾的顏色配置上要以能相互烘托生色,使整組結飾的色調(diào)得到統(tǒng)一而協(xié)調(diào)的美感為原則[11]。在一組結飾當中,各單元間的顏色要互相搭配,而整組結飾的顏色也必須與配飾或被裝飾的物件配合。我們也可用亮麗的色彩創(chuàng)作具有青春氣息的新結飾,與現(xiàn)代流行的服飾搭配,達到明朗活潑的效果。圖3列舉了中國結配色三種范例。
2.5 "配飾設計與應用
設計一個結飾時,要注意色彩、造型、材質(zhì)等因素外,還可以運用各種配飾來點綴結子,使其更加生色。配飾的種類包括墜飾、珠子、繞線、穗子和框架。配飾技法技巧與創(chuàng)新設計應用見表4。
2.6 "材質(zhì)選用設計與應用
傳統(tǒng)的中國結都是用絲線或棉線編成。到了今天,線材的種類越來越繁多,更包括麻線、毛線、尼龍、金屬、皮革甚至陶土燒制等[12]。其實,只要是韌度足以轉(zhuǎn)折而不至脆裂的所有線狀物,都可以拿來編成結飾。若能突破使用常見的線材來編結的觀念,就可以用新的“線”編出更新穎的結飾。圖4是4種不同材質(zhì)制作的中國結產(chǎn)品。
2.7 "綜合設計與應用
基本編結技法純熟,創(chuàng)作大型的觀賞性作品,應從模仿結藝大家的作品開始。在模仿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造型、比例、線材等都與原作品相差甚大,慢慢地隨著模仿多了,經(jīng)驗自然而然就豐富了。這個階段就可以在復制他人作品時加入自己的想法,適度地將樣品做一些修正或加入一些裝飾的副結,增添些許的創(chuàng)新。以這種方式入門,可以減少編結者在試編過程中所受的挫折,增加編結的樂趣,并且從這個過程中吸收編大型結飾的經(jīng)驗,逐漸脫離模仿的方式,進入自己設計、創(chuàng)作的境界[13]。
一件中國結作品從設計到制作,一般應遵循的原則是:繪制設計圖樣→線材粗細的運用→線材長短的估計→在編回菱結或多邊回菱結,而內(nèi)圈又要安插固定數(shù)量的結子時,一定要先統(tǒng)計出內(nèi)圈結子需占的空間,再計算回菱結每邊應需多少長度,才能圍成足夠的空間,納下所有的結子→內(nèi)、外圈一起編→單線頭及雙線頭的應用→抽整結體→凡大型的設計飾結,最好先會好圖形,除了大小確定外,一則在抽時可以其做長短、疏密的抉擇,一則以其來預計整個結子所需線材的長度,每編完一個單元,就可先按圖抽整(精抽或粗抽),避免在板面上占太大的空間,浪費較多的線材,而且照圖編綰不易漏失一些共用的線段。下面以安徽繩結技藝傳承人姚芳復原制作著名中國結專家陳夏生設計制作的《對鳥紋壁飾》作品(圖5)。創(chuàng)作者靈感來源于戰(zhàn)國鳥紋銅壺,通過提取壺身上的鳥紋圖案,再通過對稱設計,外加裝飾點綴,形成需要制作的圖案。編法的精巧對作品的精良至關重要,首先,用復翼團錦結編鳥首,此處共有14個耳圈,每兩個耳圈一套??偠兔恳惶锥Φ臄?shù)目是視每位設計者在設計紋飾中鳥頭和眼睛的大小,以及復翼的翼數(shù)而定,最后的線頭要經(jīng)由結體引至適當?shù)奈恢枚觥xB羽紋用一個線頭邊數(shù)個單聯(lián)結,爪為二耳炸醬草結,座子用變形盤長結的技法編成。隨后線條的抽調(diào)可以先從鳥首開始,再逐步地一邊編一邊抽至完成,也可以等完全編妥再一起抽整,但后者所費的線材較多。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力求結形符合圖案要求,制作過程中注意結形的制作技巧,適當?shù)乩炫c延展?jié)M足設計圖案造型要求,處理時可以將設計底稿臨時放到襯板上,用珠針固定,這樣就容易操作,最后,再畫龍點睛的完善鳥的眼睛、羽翼等局部。
3 "結 "語
中國結的結型無論是基本型,還是組合型,都十分豐富,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手工技藝的典型代表。本文通過深入的調(diào)研、查閱市場上大量已有相關中國結設計產(chǎn)品,基于相對的不足進行嘗試性的實踐,對中國結的基本型的構圖、編結走向、線頭的數(shù)量、線的配色、延伸處的處理都提出有效地設計對策。對組合結除了基本結的設計方法,還特別強調(diào)了耳翼驗證法與耳翼勾連法;對綜合元素運用方面,強調(diào)將中華傳統(tǒng)經(jīng)典元素與現(xiàn)代的設計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出符合當下人審美的服飾與家居產(chǎn)品。由于中國結是線型構成,設計中不可以打散或剝離,只能取其型或線的穿插結構來豐富設計效果,比較其他技藝類項目,設計時受到較大約束,但只要潛心去設計,精心去組織,還是可以設計出令人驚喜的服飾與家居產(chǎn)品來。中國結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元素,只有推陳出新,才能讓中國結換發(fā)出時代的新生,讓我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創(chuàng)新性傳承中不斷地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Application of Chinese Knot Art in Clothing and Home Products
XU Pingshan, HONG Xiaofeng, LONG Lin, REN Xiaoli
(College of Modern Fashion,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11, China)
Abstract:"Chinese knot has a strong Chinese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it into the design of fashion clothing and home products. Through consult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looking for the inheritors of knot art,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knot art types and beautiful meanings. Through the study of basic knot design, combination knot design, shape design, color design, accessory design, material design to the final comprehensive design,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forms of Chinese knot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ns of treatment, skill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 of clothing and home products, which can form fashion avant-garde Chinese style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of enhancing the cultural reputation of Chinese knot, it also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knot technology into the market, aiming to drive relevant colleagues to pay attention to Chinese knot technology, and open up new ideas for Chinese knot craftsmanship in the field of modern product design.
Key"words:"Chinese knot; patter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esthetic sense of design
(責任編輯:李強)
引文格式:許平山,洪嘯鋒,龍琳,等. 中國結藝術在服飾家居產(chǎn)品中的應用探析[J]. 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24,37(3):55-62.
XU Pingshan, HONG Xiaofeng, LONG Lin, et 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Knot Art in Clothing and Home Products[J]. Journ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2024,37(3):55-62.
作者簡介:許平山(1970一),男,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民俗民藝與服飾文化.
基金項目:2023年度安徽省高??蒲兄攸c項目(2023AH051401):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學研究項目自然科學(2022AH052078):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2022yjjxy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