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創(chuàng)作的一篇史傳文。在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忠貞不屈的英雄形象,一個“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愛國者的光輝形象。結合文章中的一些細節(jié),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動。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這些細節(jié),感受其中的妙處。
例1.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ㄌK武的語言)
這句話體現(xiàn)了蘇武作為外交官的責任和擔當,可謂擲地有聲。外交使者是國家的形象代言人,肩負著國家的重托,維系著國家的尊嚴,一言一行都不容忽視。當從副使張勝那里知道虞常的事情之后,他覺得自己也將被牽連。這是關系到國家尊嚴的大事。他自覺有負朝廷的重托,想通過自殺的方式來報國,但被張勝、?;葑柚?。當“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時,蘇武覺得“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之后便拔刀自刎。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他不惜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體現(xiàn)了一個外交官的責任和擔當,展現(xiàn)了其熱愛祖國、敢于為國獻身的寶貴精神。
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尤其是個性化的語言,可以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品質等。文章中另一個人物的語言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例2.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ɡ盍甑恼Z言)
李陵也是一個極具個性的人物。他雖然也和其他人一樣規(guī)勸蘇武投降,但心中一直對蘇武非常敬重,尤其是當?shù)弥K武要歸漢之時,他把自己的心事毫無保留地吐露了出來。其中既有對蘇武的贊美,又有對自己遭遇的無奈?!耙岩?,令子卿知吾心耳”,一切都已過去,皆已不可挽回。一個“矣”字可謂五味雜陳。從這些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叛將當時的復雜心情。他的愛國之情尚未泯滅,羞恥之心依然存在。
結合語言上的細節(jié),我們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所思所想,體會到人物語言的精妙之處。
例3.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蘇武的處境)
當不屈服的蘇武被匈奴囚禁在地窖,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的時候,陷入絕境的蘇武將“旃毛”和“雪”混在一起咽下肚,借此來解渴充饑。這一動作細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蘇武的頑強與堅韌,展現(xiàn)了一名臣子對朝廷的忠貞不二。在被流放到北海時,他“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蘇武雖然身居苦寒之地,缺吃少穿,但對未來仍充滿希望,就算“節(jié)旄盡落”也不放棄,可以說是感人至深。
例4.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莸瓤蓿洑w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眾人的表現(xiàn))
這一處細節(jié)不能不提。當蘇武自殺未成被置于地坎溫火之上后,眾人見他“蹈背出血,氣絕復蘇”。
這個時候,“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jié)”?!耙惑@”“一哭”“一壯”是此時此刻人們應有的正常反應。這些細節(jié)恰恰從側面展現(xiàn)出了蘇武的堅強不屈。
例5.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外貌上的變化)
這是文章的結束語。蘇武出使匈奴時正值中年,歸國之時卻“須發(fā)盡白”。此處的細節(jié)營造出鮮明的對比。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就這樣被蹉跎掉了,但蘇武卻覺得這是值得的。讓我們?yōu)橹袊@的是:十九年的歲月,十九年的堅守,要有何等堅強的意志,要有怎樣的赤膽忠心,才能做得到啊! “須發(fā)盡白”是外貌上的細節(jié)。這一細節(jié)讓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鮮明。
通過描寫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是我們在寫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那些典型的富有感染力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格等,從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文章中的細節(jié),深入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掌握描寫細節(jié)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