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英語技能之一。然而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經(jīng)常遇到聽不清、聽不懂、記不住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掌握聽的技巧。文章將結(jié)合教學實例,從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有效地優(yōu)化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開展聽力教學前,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結(jié)合聽力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興趣。并且還可以在課件當中呈現(xiàn)聽力材料中的重難點詞匯,這樣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聽力訓練起到一定的“預熱”作用。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1 Food matters的教學為例。在聽力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在PPT課件上為學生展示多種美食的圖片,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引起學生對聽力材料的興趣。由于本文選取的聽力材料為Comfort food,在聽前展示中,教師就可以呈現(xiàn)文章中提到的大米布丁、雞湯等圖片,利用這些圖片,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聽力材料內(nèi)容,為接下來正式聽材料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更加順利,教師也可以在PPT課件中把文中出現(xiàn)的重難點詞匯呈現(xiàn)出來,如combination、immediately、marriage、illustrate等,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從而作好充分的聽前準備。
二、設計問題,幫助學生把握關鍵信息
在聽的過程中,對于聽力材料關鍵信息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教師要圍繞著聽力材料的主題和有關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帶著問題,從聽力材料當中順利找到關鍵信息。并且在聽的過程中,學生要對這些關鍵詞句重新整合、思考,爭取更深入地理解聽力材料。
在聽中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貼合文本內(nèi)容的問題,比如:“Why does the author view rice pudding as comfort food?What is the recipe for rice pudding?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comfort food in the article?”這一類的問題只需要學生認真聽,就能夠順利得出答案。設計這些問題主要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還能夠有效地鍛煉其記憶能力。比如“What is the recipe for rice pudding?”這一問題考查的就是學生對聽力材料關鍵信息的捕捉能力,他們在聽錄音的過程中就可以知道答案是“rice,milk and sugar,cooked low and slow.”聽力問題主要是檢驗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學生需要仔細聽,才能夠在聽的過程中快速記錄下關鍵的詞句,這樣的聽才是有效的。
三、開展拓展訓練,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在學生聽完材料之后,教師一定要開展拓展訓練,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相同主題的聽力材料,讓他們盡可能地接觸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聽力內(nèi)容,這樣學生可以逐漸地適應各種語音、語調(diào)、語速的聽力材料,對語言的敏感度也越來越強,長此以往,一定能夠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學生完成課堂聽力練習后,教師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與美食相關的英語視頻,開展拓展訓練。如:Breakfast section of British culinary culture、The Way of Food、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cuisine等,這些文章都從不同方面對美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教師帶領學生聽這些材料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眼界,幫助他們更好地去感受與美食相關的內(nèi)容。并且這些文章語速、語調(diào)可能與原文不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字幕對聽力材料進行聽和看,甚至在聽完之后還可以模仿聽力原聲對聽力材料進行朗誦,逐漸地,學生的聽力水平會得到質(zhì)的飛躍。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努力探索優(yōu)化聽力教學的各種策略,結(jié)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升聽力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