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是一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影視作品,由中央電視臺、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等傾力打造。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北方某省會城市“光字片”區(qū),周姓一家的生活故事在此展開。周志剛投身“大三線”建設,長子周秉義成為知青,長女周蓉遠走貴州,家中僅留小弟周秉昆和母親相依為命。50年間,周家人的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連。周秉義從政歷經(jīng)沉浮,周蓉獲得博士學位后情路坎坷,周秉昆與鄭娟相濡以沫,經(jīng)歷下崗與“下?!钡奶魬?zhàn),他們在平凡歲月中與鄰里親友相互扶持。這部劇播出后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反響,深受觀眾喜愛與贊譽,被譽為一部深刻描繪當代中國百姓生活史詩的佳作。通過平民視角融入情感價值進行敘事分析,深入揭示作品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變化,使觀眾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和選擇,通過敘事策略來展現(xiàn)生活中的平凡與偉大,讓觀眾感受到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中的堅韌與奮斗。最后,這種分析能夠引發(fā)觀眾對人生、社會和人性的深入思考,提升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價值。鑒于此,本文將從“平民化敘事”“家庭情感敘事”“民族精神敘事”三個維度展開分析,探討《人世間》是如何通過獨特的敘事策略,展現(xiàn)豐富的情感價值,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一、平民化敘事方式
平民化的敘事視角是一種以普通平民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和視角為出發(fā)點,講述故事的方式。它強調(diào)真實和貼近生活,通過展現(xiàn)普通人在特定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的生存狀態(tài)、人際關系和情感世界,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們的生活。這種敘事視角能夠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因為它所描繪的是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經(jīng)歷和理解的生活場景與情感體驗。平民化敘事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增強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價值。通過平民化的敘事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普通人的生活,從而增進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這種了解和認識不僅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還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同時,還可以揭示社會問題,引發(fā)觀眾對生活的思考和反思。通過展現(xiàn)普通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可以讓觀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問題的存在,并促使他們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展現(xiàn)普通人之間的善良、互助和友愛,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溫暖,并激發(fā)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傳遞這種美好和溫暖,傳遞人性關懷,激發(fā)觀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世間》這部影視作品成功地實現(xiàn)了平民化的敘事視角,通過題材與視角的平民化,展現(xiàn)了東北普通百姓的生活畫卷。一是在題材的平民化方面,該劇以世家子弟的生活經(jīng)歷為主線,婚姻、家庭、就業(yè)等百姓關注的焦點交織其中,真實呈現(xiàn)了長達50年的時代變遷和煙火歲月。周秉義與郝冬梅的忠貞愛情,面對諸多困境卻始終堅守,揭示了家庭中夫妻間相互體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周秉昆與鄭娟的艱難結合,他們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對重重困難,突顯了普通人在愛情和責任面前的選擇與擔當。劇中不同人物的就業(yè)、擇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歷程,也映照了當時經(jīng)濟體制改革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他們各自經(jīng)歷了下崗、創(chuàng)業(yè)等艱難過程,但都憑借著中國普通民眾的堅韌意志,在生活的洪流中拼搏前行。二是視角的平民化方面,《人世間》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和真實的生活細節(jié),營造出濃郁的東北生活氣息?;鹂慌缘臏剀皥鼍?、母親織毛衣、鄰居聊天、父子玩耍等畫面,都讓觀眾感受到生活的真實與親切。春節(jié)的反復出現(xiàn)以及買豬肉、速凍餃子等細節(jié),不僅展現(xiàn)了東北地區(qū)的特色民俗,更強化了地方文化氛圍,使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這種平民化的敘事視角讓觀眾更容易代入角色,體驗到平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歡笑與淚水。劇中人物如同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的悲歡離合引發(fā)了觀眾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鳴。作品在展現(xiàn)時代變遷和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也傳遞出普通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幸福的追求。
《人世間》的成功之處在于其以平民化的敘事視角,講述了一個樸實而溫暖的故事。它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藝術欣賞的愉悅,更成為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激發(fā)了人們對人性、家庭、社會等諸多問題的思考。通過這部作品,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到時代的進步與變遷。
二、家庭情感敘事
家庭情感敘事是一種以家庭為背景,通過展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系和互動來傳達情感價值和主題的敘事方式。它強調(diào)家庭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和相互影響。家庭情感敘事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情感認同。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關系是最基本、最深刻的人際關系之一。通過講述家庭故事,影視作品可以觸動觀眾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珍貴以及人生的意義。此外,家庭情感敘事還可以傳遞積極的價值觀,如家庭和睦、親情孝順、勇于擔當?shù)?,對社會和個人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影視作品以普通百姓的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周家三兄妹及其家人的故事。這些人物都是普通的勞動者,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故事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觀眾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人世間》中,家庭關系被巧妙地運用來塑造人物形象。以周秉義為例,他作為家中的長子,肩負著更多的責任。他的善良、正直和有擔當?shù)母绺缧蜗笊钊肴诵?。家庭關系成為展現(xiàn)他性格特點的重要因素。周秉義從小就展現(xiàn)出了責任感和擔當精神。他主動響應國家政策,上山下鄉(xiāng),為家庭分擔責任。在對待愛情時,他保持著忠貞不渝的態(tài)度,即使面臨升職機會的誘惑,也毫不退縮地如實匯報與郝冬梅的關系。這種堅定的愛情觀顯示出他的正直和忠誠。在工作中,周秉義清正廉潔、忘我奉獻。他全身心地投入棚戶區(qū)的舊房改造工作中,為百姓謀取福利,不顧個人得失。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正面形象。然而,周秉義也有自己的內(nèi)心掙扎和矛盾。當他的弟弟周秉昆因過失致人死亡入獄后,他拒絕濫用職權,盡管這導致了家人和朋友的誤解。他在家庭責任和政治立場之間苦苦掙扎,但始終堅守原則。這種內(nèi)心的斗爭使他的形象更加立體和真實。在《人世間》中,人物情感的沖突貫穿始終,為劇情增添了豐富性和張力。以周秉昆和鄭娟的愛情故事為例,他們面臨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多重壓力與阻礙。在那個保守的年代,未婚先孕的鄭娟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和道德指責。周秉昆對她的愛不僅要面對來自外界的質(zhì)疑,還要應對家庭內(nèi)部的反對。他們的愛情在困境中艱難前行。此外,孩子的身世之謎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矛盾。周秉昆對外宣稱孩子姓“周”,并為其上了周家戶口,這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實情,但也為后續(xù)的故事埋下了伏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駱士賓因無法生育而試圖要回孩子,這引發(fā)了更加激烈的沖突。周秉昆拼盡全力保護鄭娟和孩子,他們的情感在矛盾中不斷升華。然后,命運的捉弄再次降臨,周楠出國留學期間因見義勇為而客死他鄉(xiāng)。這一悲劇事件不僅打破了周家原本平靜的生活,也引發(fā)了駱士賓和周秉昆之間的沖突。他們在機場外的大打出手,導致了駱士賓的死亡和周秉昆的判刑入獄。這些情感沖突不僅使劇情更加跌宕起伏,也深刻地展示了人物內(nèi)心的復雜性和掙扎。觀眾在跟隨劇情的同時,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性格、價值觀和情感世界。
三、民族精神敘事方式
民族精神敘事方式是通過影視作品來展現(xiàn)和傳達一個民族的共同價值觀、道德準則、文化傳統(tǒng)和精神風貌的敘事方式。它強調(diào)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如堅韌不拔、勤勞勇敢、團結協(xié)作、愛國奉獻等,并通過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來詮釋和弘揚這些精神民族精神敘事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激發(fā)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也可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和傳播。民族精神敘事方式還能夠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感。影視作品《人世間》講述了普通百姓在時代變遷中的生活故事和情感經(jīng)歷。這種平凡而真實的敘事角度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讓他們更能夠感受到民族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
在電視劇《人世間》中,周秉昆和周秉義兄弟倆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觀眾,他們展現(xiàn)出了艱苦奮斗、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等民族精神,令人欽佩。周秉昆身處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但他始終保持著樂觀和積極的奮斗精神。在醬油廠工作時,條件艱苦,但他毫不懈怠,憑借自己的努力逐步晉升。這種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對艱苦奮斗民族精神的生動詮釋。后來,他與鄭娟共同經(jīng)營小本生意,面對各種困難時從未氣餒,始終積極面對并努力克服。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展現(xiàn)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周秉義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他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精神在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他堅守職責,為改變家鄉(xiāng)的貧困面貌,不顧個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的付出和奉獻,充分展示了對工作的熱愛和敬業(yè)精神。同時,他對待同事和群眾友善且誠實守信,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這種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品質(zhì),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周秉昆和周秉義,劇中其他人物也體現(xiàn)了不同方面的民族精神。周蓉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放棄舒適的生活,展現(xiàn)了勇于追求、堅定不移的精神。鄭娟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堅強不屈,勇敢面對,體現(xiàn)了堅韌和樂觀的品質(zhì)。這些人物的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共同構成了一幅展現(xiàn)民族精神的生動畫卷。《人世間》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向觀眾傳遞了積極向上、勇敢奮斗、誠實守信等價值觀念。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和魅力,也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只要我們擁有這些精神品質(zhì),就能戰(zhàn)勝困難,迎接美好的未來。這部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它激勵著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努力,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影視作品《人世間》自播出以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它以其深刻的社會洞察力、細膩的情感描寫和精湛的表演,贏得了觀眾和評論家們的高度評價。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在于其敘事方式的巧妙運用。通過平民視角的融入,觀眾能夠更加貼近故事中的人物和他們的情感世界。這種視角讓我們感受到了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下的悲歡離合、奮斗與堅持,使作品具有了強烈的現(xiàn)實感和情感共鳴。同時,作品中的情感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劇中人物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無不真摯而感人。這些情感在劇情的推動下,不斷地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讓我們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義。在敘事方式上,《人世間》成功地將歷史、文化和時代背景與個體的命運緊密結合,展現(xiàn)了社會的變遷和人性的復雜性。這種敘事方式不僅讓作品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內(nèi)涵,也使得作品能夠跨越時空,與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產(chǎn)生共鳴。
(作者單位:湖北商貿(mào)學院)
參考文獻:
[1]羅瑜,王圣華:《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共情傳播策略探究——以〈人世間〉為例》,《科技傳播》,2024年第8期。
[2]錢虹,周宇露:《〈人世間〉中女性形象意蘊解讀》,《名作欣賞》,202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