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李文彬,宋平,張玉磊
(1.南京理工大學 智能彈藥技術(shù)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94;2.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陜西 西安 710065;3.防化研究院,北京 100191)
溫壓炸藥(thermobaric explosive,TBX)是一種利用其爆轟產(chǎn)物的后燃效應提升能量釋放水平并加強爆炸沖擊效應的炸藥[1-2]。同時,溫壓炸藥在釋能過程中還伴隨著顯著的熱效應[3-4]??傮w而言,溫壓炸藥分為液固相溫壓炸藥和全固相溫壓炸藥,前者一般由高能液體燃料與可燃金屬粉末混合而成,其優(yōu)點是爆炸能量大、工藝簡單,但存在裝填密度低、安定性差以及存儲壽命短等問題。全固相溫壓炸藥一般由高能炸藥、高熱值金屬以及含能聚合物材料按照一定密度混合而成。相比于液固相炸藥,全固相溫壓炸藥具有裝填密度高、安定性好等優(yōu)點。按照裝藥工藝的不同,全固相溫壓炸藥又可分為壓裝溫壓炸藥和澆注溫壓炸藥2 類[5]。隨著反恐戰(zhàn)爭和城市局部戰(zhàn)爭的頻發(fā),以全固相溫壓炸藥為主裝藥的溫壓彈藥已逐漸成為世界武器領(lǐng)域關(guān)注的焦點之一。
世界各國對于溫壓炸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炸藥配方研制、溫壓炸藥爆轟特性及釋能機理等方面[6-8]。受炸藥組成的影響,溫壓炸藥的能量釋放過程主要分為以下3個階段[9]:1)高能炸藥的快速分解和無氧爆轟反應;2)爆轟產(chǎn)物中的氧化物與金屬顆粒進行劇烈反應;3)爆轟產(chǎn)物中的可燃成分與環(huán)境中空氣發(fā)生燃燒反應。鋁粉含量、顆粒度以及鋁粉活性對溫壓炸藥能量輸出特性具有重要的影響[10-14]。Hahma 等[14]通過試驗研究對比了不同金屬粉末對溫壓炸藥沖擊波超壓的影響規(guī)律。韓勇等[15]對黑索金(RDX)/高氯酸銨(AP)/鋁粉混合而成的溫壓炸藥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當其他成分比例固定,鋁粉含量的增加會導致前期爆壓的減小。陳坤等[16]對鋁粉粒徑對HMX 基溫壓炸藥在密閉空間爆炸參數(shù)的影響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鋁粉粒徑的增加,反射波超壓和沖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綜上,炸藥組份及配比對溫壓炸藥的爆轟特性和釋能過程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制備了壓裝和澆注2 種不同裝藥類型的全固相溫壓炸藥,并通過靜爆試驗,研究了一定比例距離下2 種炸藥的爆炸特性,并對空氣和地面沖擊波超壓、火球溫度以及直徑等爆轟參數(shù)與TNT炸藥進行了對比。
為對比不同配比、不同裝藥工藝溫壓炸藥裝藥的自由場爆炸特性參數(shù),本文制備了HMX 基(H-1)和RDX 基(R-1)2種溫壓炸藥的裸藥柱,其中H-1為壓裝工藝,R-1 為澆注工藝。同時,為對比2 種復合溫壓炸藥裝藥爆炸特性參數(shù)較TNT 單質(zhì)炸藥裝藥的威力提升,本文制備了相同質(zhì)量的TNT 壓制裸藥柱,密度1.59 g/cm3。3種炸藥的詳細參數(shù)見表1。
表1 H-1、R-1和TNT炸藥的相關(guān)參數(shù)Table 1 Parameters of H-1,R-1 and TNT
本文共制備了相同質(zhì)量的H-1、R-1和TNT藥柱各一發(fā),并通過靜爆試驗對比3種炸藥裝藥的爆轟特性參數(shù)。試驗中,使用8#電雷管起爆傳爆藥柱。傳爆藥柱為JH-14 炸藥,質(zhì)量為10 g,約為被試炸藥質(zhì)量的0.5%,長徑比為1.5,能夠完全起爆3種炸藥,且對爆炸輸出效應的增益可以忽略。試驗場地總體布局如圖1。試驗時,將被試樣品豎直放置于木制彈架上,藥柱中心距地面1.0 m。在距爆心一定距離處布設(shè)2條壓力傳感器測線,分別用于測試地面沖擊波和空中沖擊波參量,測點距爆心2.52、3.78、5.04、6.3、8.82、12.6 m處布設(shè)壓力傳感器,每個測試距離布放2個傳感器,總計12路,采用2個測點的平均值作為實驗結(jié)果。其中,用于空中沖擊波測量的傳感器與爆心處于同一水平高度,為避免后置測點測量的沖擊波壓力受前置測點傳感器支架的影響,采用徑向錯開排布的方式布置空中沖擊波壓力測點。同時,沿著藥柱中心同一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2方向布設(shè)高速動態(tài)分析儀和紅外測溫儀,用于記錄爆炸火球增長過程及表面溫度參數(shù)。圖2(a)和圖2(b)分別為試驗中使用的超壓傳感器、高速及紅外測溫系統(tǒng)。
圖1 試驗布局Fig.1 Test layout
圖2 測試設(shè)備Fig.2 Test equipment
圖3 分別給出了TNT、H-1 和R-1 等3 種炸藥裝藥起爆后,距爆心不同位置處的地面沖擊波超壓隨時間的變化歷程。
圖3 3種炸藥裝藥的地面超壓時程曲線Fig.3 Ground overpressure time history curves of three explosives
由圖3 可知,試驗中得到的超壓波形清晰、穩(wěn)定,具有明顯的壓力上升和下降過程??傮w而言,隨著沖擊波傳播距離的增大,其波陣面壓力峰值迅速衰減。將3種炸藥裝藥在不同距離處的沖擊波壓力峰值進行對比,如圖4所示。
圖4 地面超壓隨距離的衰減Fig.4 Attenuation of ground overpressure with distance
圖4 位置在距離爆炸中心2.52 m 處,TNT、H-1和R-1 等3 種炸藥裝藥的沖擊波峰值壓力分別為:0.377、0.473、0.494 MPa,2 種溫壓炸藥裝藥的沖擊波壓力峰值較TNT 裝藥分別提高了25.5% 和31.0%。隨著沖擊波傳播距離的增大,在距離爆心2.52~8.2 m 內(nèi)2 種溫壓炸藥裝藥的壓力峰值迅速衰減,但仍高于TNT 炸藥裝藥的壓力峰值,在距離爆心8.2 m 以外,3 種炸藥裝藥的壓力峰值已經(jīng)趨于一致。由此可知,相比與普通高爆炸藥裝藥而言,溫壓炸藥裝藥能夠大幅提升近場的沖擊波力。
根據(jù)超壓試驗數(shù)據(jù),對TNT 的沖擊波峰值方程中的系數(shù)進行擬合,并在此基礎(chǔ)上參考GJB 5412-2005 中的計算方法,對2 種溫壓炸藥裝藥在不同爆心距處的沖擊波超壓TNT當量進行計算:
式中:a、b、c為常系數(shù),分別為0.76、2.55、6.5;m為炸藥的沖擊波威力TNT 當量;R為距爆心距離(1 m ≤R≤15 m);Δp為沖擊波超壓。具體計算結(jié)果如表2。
表2 2種炸藥的地面沖擊波超壓的TNT當量Table 2 TNT equivalent of ground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for two types of explosives
由表2 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2.52 m 處,H-1 和R-1 的沖擊波超壓TNT 當量分別為1.3 和1.37,但隨著距離的增加,R-1的沖擊波超壓TNT當量迅速降低,在爆心12.6 m 處,H-1 和R-1 的沖擊波超壓TNT 當量分別為1.25和1.025。
對圖3 中3 種炸藥裝藥的沖擊波歷程曲線進行積分,能夠得到3 種炸藥裝藥在不同距離處的地面沖擊波沖量。如圖5所示,3種炸藥裝藥在不同距離處的沖擊波沖量變化趨勢與超壓相同。相比之下,以HMX 為基的H-1 炸藥裝藥在相同位置處的沖量更高,在距離起爆中心較遠的位置(5 m以上),R-1與TNT炸藥裝藥的沖量基本一致,而H-1炸藥裝藥在相同位置的沖擊波沖量仍然保持著10%左右的增幅。
圖5 地面沖量隨距離的衰減Fig.5 Attenuation of ground impulse with distance
以上分別對TNT、H-1 和R-1 等3 種炸藥裝藥的地面沖擊波超壓進行了對比分析。實際上,布置在地面上的壓力傳感器測的壓力并不是沖擊波陣面的入射壓力,而是經(jīng)過地面反射、疊加后的壓力值,其在數(shù)值上要偏大。本文利用布置于空中的壓力傳感器對3種炸藥裝藥起爆后沖擊波的自由場(空中)超壓進行了測量,超壓波形如圖6 所示。受地面反射作用的影響,空中傳感器測的超壓曲線具有明顯的“雙波峰”。其中第1 個波峰為沖擊波的入射波峰,第2個波峰為地面反射后的反射波峰。因此,第1個波峰的峰值便是沖擊波在自由場中的壓力峰值。
圖6 3種炸藥裝藥的空中超壓時程曲線Fig.6 Time history curve of overpressure in air of three explosives
與地面沖擊波超壓的計算方法相同,根據(jù)圖6中的數(shù)據(jù)對TNT、H-1 和R-1 等3 種炸藥裝藥在空氣中的超壓衰減規(guī)律以及TNT 當量分別進行計算。如圖7 所示,在距離爆心2.52 m 處,3 種炸藥裝藥的沖擊波超壓分別為0.202、0.29、0.194 MPa。H-1 的空中沖擊波超壓要明顯高于TNT 和R-1 炸藥裝藥。結(jié)合表3可知,就空中沖擊波壓力而言,在一定比例距離下,R-1 炸藥裝藥的TNT 當量平均值為1.09,在不同位置處的超壓值與TNT 相差不大。而以HMX為基的H-1炸藥裝藥在不同位置處的超壓均明顯高于TNT和R-1炸藥裝藥,其平均TNT當量為1.4。
圖7 空中超壓隨距離的衰減Fig.7 Attenuation of air overpressure with distance
表3 空中沖擊波超壓的TNT當量Table 3 TNT equivalent of air shock wave overpressure
圖8(a)~(c)分別為高速運動分析儀記錄的TNT、H-1 和R-1 等3 種裝藥起爆后,爆炸火球的動態(tài)演變過程。由圖8可知,受稀疏波影響,TNT炸藥裝藥起爆后的火球呈現(xiàn)出明顯的蘑菇云形態(tài),且火球邊緣伴隨著黑色的爆轟產(chǎn)物。而在相同時刻下,2種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更加明亮,火球形態(tài)近似呈球形。這表明2種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釋放的能量更大,釋能時間更長。
圖8 爆炸火球演變過程分幅照片F(xiàn)ig.8 Picture of the evolution of explosive fireball
為了對3 種炸藥裝藥起爆后火球直徑作進一步的對比分析,對圖5中的圖像照片進行分析和處理,獲得不同時刻下火球的最大直徑。圖9 為3 種炸藥裝藥起爆后火球最大直徑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2 種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火球演變規(guī)律較TNT 有較大的區(qū)別。從數(shù)值上看,以HMX 高能炸藥裝藥為基的H-1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直徑最大值為4.42 m,以RDX 為基的R-1 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直徑最大值為4.31 m,而TNT裝藥起爆后形成的最大火球直徑僅為2.93 m,該數(shù)值約為H-1 炸藥裝藥的66.3%,R-1 炸藥裝藥的68%。從火球直徑變化規(guī)律上看,對于溫壓炸藥而言,隨著炸藥釋能的發(fā)展以及鋁粉與空氣、氧化物等在炸藥釋能后期的相互作用,其火球直徑在增長至最大值后并沒有迅速衰減,H-1 炸藥裝藥的最大火球持續(xù)了約14 ms,R-1 炸藥裝藥的最大火球持續(xù)了約16 ms,而TNT 炸藥裝藥的火球在增長至最大后,受稀疏效應影響,其直徑會出現(xiàn)迅速的降低。
圖9 爆炸火球直徑隨時間的變化Fig.9 Change of fireball diameter with time
從圖9 中還可以看出,H-1 炸藥裝藥和R-1 炸藥裝藥起爆后,爆炸火球直徑先變小然后又變大,而TNT炸藥裝藥沒有這一現(xiàn)象。這是因為H-1炸藥和R-1 炸藥配方中加入了大量的鋁粉,炸藥爆轟后,爆轟產(chǎn)物快速膨脹,爆轟產(chǎn)物與空氣混合后,氣體溫度迅速下降,使得火球直徑變小。鋁粉在向外拋撒的過程中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混合,在爆轟產(chǎn)物的高溫高壓作用下,鋁粉和未氧化完全的爆轟產(chǎn)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爆燃和燃燒反應,使得火球直徑再次變大。TNT 炸藥裝藥中未添加鋁粉,因此TNT 炸藥裝藥爆炸火球直徑?jīng)]有這一現(xiàn)象。
對溫壓炸藥而言,爆炸火球的溫度以及高溫持續(xù)時間也是評判其性能的重要指標。圖10 為紅外測溫儀記錄的TNT、H-1 和R-1 等3 種裝藥起爆后,火球表面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圖10 爆炸火球表面溫度變化Fig.10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 of fireball
由圖10 可知,3 種炸藥裝藥在起爆后形成的火球表面溫度隨時間的發(fā)展呈降低的趨勢。相比之下,鋁粉含量最高的R-1 炸藥裝藥在起爆后火球表面溫度最高,其最大值達到2 873℃;TNT 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表面溫度最大值為2 131℃;而H-1炸藥裝藥起爆后火球溫度的最大值(2 574℃)雖高于TNT炸藥裝藥,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2種炸藥裝藥形成的火球表面溫度趨于一致。因為H-1炸藥裝藥中沒有AP 提供氧化劑,鋁粉只能先與主炸藥中的氧成分發(fā)生反應、剩余的鋁粉再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而R-1炸藥裝藥中AP 可以為鋁粉反應提供氧化劑,鋁粉燃燒反應更為充分、快速,對外釋能的熱也較多。同時,從2種炸藥裝藥配方中也可以看出,R-1 炸藥裝藥配方中的Al 粉含量比H-1 炸藥裝藥中鋁粉的含量高5%,鋁粉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R-1 炸藥裝藥起爆后火球表面溫度比H-1 炸藥裝藥高。
根據(jù)圖10 中的數(shù)據(jù),對3 種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表面最高溫度以及高溫持續(xù)時間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4。由表40 中數(shù)據(jù)可知,R-1炸藥裝藥形成的火球具有最高的表面溫度和高溫持續(xù)時間,其火球表面溫度高于1 000℃的時間長達233.3 ms;而H-1 炸藥裝藥和TNT 炸藥裝藥在對應工況的持續(xù)時間僅為120 ms,較R-1 炸藥裝藥縮短了近1倍。這表明,以R-1為主裝藥的溫壓彈藥能夠?qū)δ繕嗽斐筛L時間的、持續(xù)的殺傷效果。
表4 3種炸藥裝藥火球溫度參數(shù)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fireball temperature parameters of three explosives
1)在相同裝藥質(zhì)量下(2 kg),H-1 溫壓炸藥裝藥(HMX/Al/粘結(jié)劑)的沖擊波超壓要高于R-1(RDX/AP/Al/粘結(jié)劑),在距爆心5 m 范圍內(nèi),H-1炸藥空中沖擊波超壓的平均TNT 當量為1.28;同時,在距爆心12 m 范圍內(nèi),地面沖擊波超壓的平均TNT 當量為1.4。
2)與TNT 炸藥裝藥相比,H-1 和R-1 這2 種溫壓炸藥裝藥起爆后形成的火球直徑更大。在本試驗條件下,H-1 和R-1 這2 種溫壓炸藥的火球最大直徑約為TNT 的1.5 倍;同時,TNT 炸藥裝藥的火球在達到最大直徑后會迅速衰減,而2 種溫壓炸藥裝藥的最大火球直徑能夠分別持續(xù)14 ms和16 ms。
3)在相同裝藥質(zhì)量下(2 kg),R-1 炸藥裝藥爆炸后形成的火球具有更高的表面溫度。紅外數(shù)據(jù)顯示,R-1 炸藥裝藥形成的火球表面最高溫度為2 873℃,其溫度高于1 000℃的時間長達233.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