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小諍 占逸君 付茂華 元和令 江珂
曲:HAOO
憧憬遙遠星海
一萬重之外
心如鼓點澎湃
夢想繼往開來
無止境迭代
在宇宙寫對白
我聽過信仰堅定的聲音
見過向往閃耀如繁星
也懂得生命本是場旅行 旅行
上升 遨游天外
上升 不懼阻礙
上升 燃燒熱愛
握緊雙手 凝聚血脈
加速 上升的姿態(tài)
就是 最好的時代
使命 該由誰來承載
來記載 青春是主宰
……
樂海拾貝
@凌云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永不止步。中國航天,一飛沖天!
@空:小諍的聲音甜美,音樂短片(MV)的畫面絢麗、奇幻,我喜歡!
@星星水手:當我們?yōu)榍辍帮w天夢”的實現(xiàn)而驕傲時,請不要忘記那群奮楫篤行、默默奉獻、可敬可愛的航天人。
歌詞驛站
新華社衛(wèi)星新聞實驗室推廣曲《升》,由新華社數(shù)字記者、全球首位數(shù)字航天員小諍演唱,演員沈騰特別獻聲。
作為新時代的虛擬數(shù)字偶像,小諍的聲音、語言、表情、動作都由人工智能驅(qū)動。她的皮膚能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她的頭發(fā)一共有十萬根,自然又飄逸;她能清楚地表露喜怒哀樂,也能觀察世界,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小諍還可以不斷成長。作為國內(nèi)首個進入多場景運營的數(shù)字人,她正在對載人航天工程、行星探測工程等中國航天重大項目進行新聞報道,并將以多種形式開展航天科普等工作,成為年輕一代了解航天事業(yè)、航天技術的橋梁。
浩瀚宇宙,我們來了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古人用日月安屬、列星安辰,來表達對于星空的向往。如今夢想成真,在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手可摘星辰”不再是夸張,“相期邈云漢”不再是想象。那抹鮮艷的中國紅,在茫茫宇宙閃耀著越來越燦爛的光芒。
1956年,我國航天事業(yè)從零起步,中國人從此踏上逐夢太空的征途。60多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用心血與韶華,創(chuàng)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探火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中國航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砥礪前行,也鼓舞著新時代的少年們追求卓越、勇于探索。
“兩彈一星”精神
20世紀50年代,大批歸國精英與國內(nèi)科技骨干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懷著強烈的愛國情感,奔赴核工業(yè)建設和核武器研制第一線。參與“兩彈一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兩彈一星”研制過程中,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fā)軔認為:“兩彈一星”精神的核心是愛國?!耙粋€人只有有了愛,才會把最寶貴的東西奉獻出來;而最大的愛、最崇高的愛,就是愛國家、愛事業(yè)、愛團隊、愛崗位。”
載人航天精神
航天員歸來之時,太空還是那片太空,中國人卻又一次把一個國家嶄新高度在這里標記——2021年6月17日,神舟飛船首次快速交會對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建造的空間站,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此次出征前,3名航天員專程來到距離發(fā)射場數(shù)公里外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拜謁航天先烈。從元帥、將軍到普通的官兵、科技工作者,有760多位為祖國航天事業(yè)獻出生命的人在這里長眠。
再次回眸中國航天人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一次次托舉起中華民族的民族尊嚴與自豪的正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探月精神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一路走來,幾多艱辛。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賀電,集中概括了“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xié)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代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探月追夢行動正是這十六字的最佳注腳。
有人說“航天事業(yè)最大的浪漫,就是將夢想變成現(xiàn)實”。探月工程命名為“嫦娥”,月球車命名為“玉兔”,承擔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星命名為“鵲橋”;行星探測工程命名為“天問”,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從一個個命名中,我們讀懂了中國航天人的浪漫,也讀懂了當代中國人叩問蒼穹的決心。
新時代北斗精神
昔有指南針,今有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這是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智慧跨越時空的接力。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正式建成開通。它的建成開通,是國之大事喜事,很多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26年的跋涉和跨越之路上,風風雨雨,很多工程開創(chuàng)階段時的科研人員,早已白發(fā)蒼蒼。但他們在建設北斗系統(tǒng)過程中孕育出來的“自主創(chuàng)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已成為“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血脈賡續(xù),激揚起億萬人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托舉偉大的夢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必將邁得更遠。星河璀璨,讓我們搭乘“中國號”巍巍巨輪,劈波斬浪,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