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舉旗定向、統(tǒng)攬全局,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對全面發(fā)展協商民主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襄都區(qū)政協學深悟透、矢志篤行,在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邢臺實踐中貢獻政協力量。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第一位原則,固守團結奮斗的政治圓心。一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和領航掌舵作用。更加自覺堅定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wèi)核心,帶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業(yè)績。二是始終堅守黨的領導這一人民政協成立時的初心。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和重大政治責任,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切實擔負起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使命。堅決做到重要工作、重要事項等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始終與黨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工作上同步同力。三是提高基層政協黨的建設質量。充分發(fā)揮襄都履職黨支部的作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提升黨員委員履職能力為重點,在“兩個全覆蓋”中提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標準化、規(guī)范化水平。
全面把握協商民主優(yōu)勢特點,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一是全面認識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以其獨特、獨有、獨到性,體現了全鏈條的民主優(yōu)勢、全方位的民主要求、全覆蓋的民主特點。在協商實踐中和評判標準上,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彰顯協商民主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旨歸,真實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二是全面認識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協商是社會治理中開展“民主協商”的重要形式,基層政協在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中擔負著重要任務,對基層有效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動社會協同治理起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踐行“三個重要”中彰顯著人民政協制度的整體優(yōu)勢。三是全面認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一體推進、一體落實。堅持發(fā)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fā)力。在全面提升專門協商機構效能上下功夫,優(yōu)化協商議題、豐富協商形式、完善協商機制,助力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有效施策;在全面加強凝聚共識職能上做文章,加強學習明共識、聯系交流聚共識、傳播轉化增共識,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緊緊圍繞譜寫邢臺實踐新篇章,推動基層政協工作守正創(chuàng)新。把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密結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各項要求,補短板、強弱項、求創(chuàng)新。一是建立委員“三級履職平臺”。從區(qū)政協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再到委員工作場所,建立1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廳”、8個“同心圓·協商議事站”和13個“委員工作室”,讓政協履職從“紙對紙”走向“面對面”,更好聯系和服務所在界別的群眾。二是強化政協民主監(jiān)督。把握協商式監(jiān)督性質定位,把協商貫穿監(jiān)督議題提出、交換意見、成果報送和反饋等各環(huán)節(jié),引導委員出主意想辦法,助推黨委和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三是激發(fā)委員主體作用。優(yōu)化委員履職服務管理,完善委員履職評價、激勵、約束和退出等機制,建設新時代高素質的政協委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