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少先隊員們,你們好!我是安徽省滁州市解放小學的大隊輔導員吳卉蘭。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位志愿者的故事。
滁州市1054救援隊,成立于2019年5月,是一支滁州人自己的公益救援隊。隊名“1054”既是這支民間救援隊宗旨“要您無事”的符號化表達,也承載著滁州人民的美好愿望。隊伍的發(fā)起人王丹,不僅是一位熱衷公益的志愿者,還是我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
2020年,他被評選為“滁州好人”;2021年,他被評為“滁州市道德模范”;2022年,他被評為“安徽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種種榮譽的背后,王丹帶領著這支隊伍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這是王丹和隊友們的座右銘。他說:“我們的隊員來自各行各業(yè),平時大家正常上班,碰到任務時便擠出時間完成任務,很苦很累,但是大家都樂在其中。”
建隊之初,面對沒有經費、缺乏設備等種種困難,王丹和隊友們沒有放棄,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無論嚴寒酷暑、白天黑夜,無論救援條件多么惡劣,只要接到求助電話,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徒手救援效率低,王丹帶頭捐款,先后投入10余萬元,和隊友一起自費購置救援設備200余件。
為提升救援能力,王丹和隊友們還自費參加各類應急救援培訓,并參與救援實踐。很快,他們就能熟練操作專業(yè)設備,取得應急救援員證、業(yè)余無線電操作證、紅十字救援證等多種證書,其中,潛水員證持證率達70%。
不斷努力之下,1054救援隊從一開始20人的小隊,發(fā)展為擁有7支分隊、200名專業(yè)志愿者的公益組織。2020年初,它作為一股專業(yè)、強勁的救援力量,加入了滁州市公安局110聯動系統(tǒng)。
成立至今,王丹和隊友們先后參加河南省鄭州市、河北省涿州市抗洪救援,2023年土耳其地震救援等大型救援6次,營救被困群眾2900余人次,常態(tài)開展疫情防控、走失搜救、大型活動安保、防災減災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1600余場次,志愿者服務時長13萬余小時,服務群眾20萬余人次。
王丹說:“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1054救援隊。只要群眾需要公益救援,我們就會一直走下去?!?/p>
2023年2月,土耳其連續(xù)發(fā)生兩次7.8級地震,王丹和其他5名隊員第一時間申請出征。他們攜帶頂撐、破拆、除顫儀等裝備,轉機4次,歷經40余小時飛抵土耳其,被分配在重災區(qū)阿德亞曼省。
阿德亞曼省氣候寒冷,余震不斷,現場一片狼藉。1054救援隊與他國救援力量通力合作,想方設法開展救援工作。
“我們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隨叫隨到。”一天,當地時間凌晨3點20分,王丹和隊友們剛睡下,就被敲門聲驚醒。他們迅速起床、緊急集合,跑步前往2公里外的救災現場,搜救疑似生命體。歷時5天,王丹帶隊完成救援任務返回祖國,共搜救13人(幸存者1人、遺體12具),把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印在了土耳其人民心中。
2023年4月,我們學校的少先隊員們聽王丹叔叔說,四川大涼山的孩子們缺少學習和生活必需品,于是積極捐贈了包括衣物、文具、書籍、體育用品在內的大量物資。5月,王丹和隊友們驅車40小時,來到涼山,將安徽少先隊員們的愛心送到每一個孩子的手上。
“雖然我們開車2300公里,路窄彎急,有時還需要人力推車,但當孩子們拿著學習用品,換上干凈的衣服,穿上新的鞋子,露出燦爛笑容,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們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更加安心地學習知識,走向美好的未來?!边@是救援隊隊員們的共同心聲。
王丹和1054救援隊的故事還有很多,并將持續(xù)下去。他們用無數次的“最美逆行”踐行著“要您無事”的承諾。
親愛的少先隊員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們也要像王丹叔叔和他的隊友們一樣,踐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隊禮精神,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