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江 姚青青 高亞娟
近年來, 陜北地區(qū)油桃反季節(jié)栽培面積不斷增加, 上市時間比較集中, 導致價格競爭激烈。針對此,我們在優(yōu)選品種、精細管理基礎上,采用補光、中蜂授粉、人工破眠、自動放風、水肥一體化、微噴、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措施縮短油桃休眠期,實現(xiàn)油桃提早上市。
應選擇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自然休眠期短、抗逆性強、坐果率高的品種,適宜陜北地區(qū)的品種有曙光、紅山燈、中油14、中油15 等。
栽植密度:開心形2 m×1.5 m,一邊倒2 m×1 m,圓柱形1.5×0.8 m。 定植前結合深翻整地,挖溝栽植或穴栽。
以“一邊倒”樹形為主。 直立栽植,7 月份用繩把樹體拉至同一方向與地面呈45°傾斜,南北行向西傾斜,東西行向南傾斜。
栽樹時間越早越好。水肥供應充足,盡快擴冠。 每10 天1 次葉面肥,為來年豐產(chǎn)打下良好基礎。注意防控病蟲害。此項工作一直堅持到6月底至7 月初。 管理技術要點如下:
1)化控(控樹、促花)。從6 月底7 月初開始化控, 用15%多效唑150~200 g 對水15 kg 制成溶液,間隔7~10 天,連續(xù)噴施2 次。噴施時間以上午8:30 和下午6:30 為宜。
化控期間結合扭梢揉枝軟化達到整形目的。 化控以后控制肥水, 每隔10 天噴1 次以0.3%磷酸二氫鉀為主的葉面肥,連續(xù)噴5~6 次,第1 次和第2 次要加生態(tài)有機硼。 7 月底施1次花芽分化肥,以磷、鉀肥為主,8 月底前施用農(nóng)家肥1 次,1 畝地施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15~20 m3,配合10 kg 復合肥。施肥方法:離樹50 cm 左右挖溝,溝深40 cm 左右,寬60 cm 左右。 也可以撒施后耕翻。 加入生物菌肥效果更好。
2)扣棚前管理。 9 月底扣棚前澆1 次透水,用第1 次破眠劑(單氰胺), 隔7~10 天用第2次,這兩次破眠劑要細致均勻,保證枝枝見藥。用完破眠劑立即扣棚上草簾遮陰。 當外界溫度低于7 ℃時, 夜間拉起草簾或保溫被并打開風口,讓冷空氣入棚,白天日出前放下草簾關閉風口, 讓棚內(nèi)溫度盡量保持在2~7 ℃, 累計達到260~300 小時即可通過休眠。
3)升溫管理。 當桃樹通過需要的冷量后,便可開始升溫。 升溫后開始剪枝, 根據(jù)留果量和樹體大小, 每株樹剪留6~13 個結果枝, 樹的下半部盡量留粗的枝條, 每個枝條留6~8 個飽滿花芽, 其余剪掉; 樹的上半部盡量留細的枝條, 每個枝條留8~12 個飽滿花芽, 其余剪掉。
升溫后前10 天, 夜間溫度保持在5~6 ℃,白天溫度控制在15~16 ℃;升溫后的第2 個10天,每天提升3 ℃,直至夜間溫度達到8~12 ℃,白天溫度達到28~30 ℃; 升溫后的第3 個10天,夜間溫度保持在12~15 ℃,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 ℃,直至開花。
升溫后前10 天, 每畝施入氮磷鉀復合肥50~100 kg(高氮的磷酸鉀型復合肥)、鈣肥15~25 kg、生物菌肥100~250 kg,灌1 次大水。
升溫10~15 天時噴1 次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者過氧乙酸。發(fā)現(xiàn)第一朵花時,噴1 次吡蟲啉加廣譜性殺菌劑。
4)花期管理。當花開到20%左右時,夜間溫度保持10~12 ℃,白天溫度保持在18~21 ℃。
棚里發(fā)現(xiàn)1~2 朵花時,放中蜂授粉。如果花苞過多,多余的花要疏除,桃樹的下半部每個枝條留6~12 朵發(fā)育良好的花。 為保證坐果率,花期可噴兩次營養(yǎng)液(尿素50 g、硼酸50 g、多維葡萄糖150~200 g、水15 kg),兩次之間間隔5~7 天。
5)花后和果實第1 次膨大期管理。 開始落花瓣時,夜間溫度保持在12 ℃以上,白天溫度控制在26~30 ℃。
根據(jù)留果量每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40~60 kg,氮磷鉀比例2 ∶1 ∶1。 施肥后澆中水。 每10 天噴1 次葉面肥。
新梢長到7~8 片葉時,留5~6 片葉摘心。不要等到新梢過長才摘心, 那樣會刺激萌發(fā)更多的新梢與果實爭奪養(yǎng)分。過多的新梢全部掰掉。
原則上每個結果枝留1 個果, 枝量少的頂部結果枝可留2~3 個果。
果實綠豆大小時噴第1 次膨果營養(yǎng)劑,間隔10~15 天噴第2 次,隔15 天再噴1 次。 噴藥時間以下午2:00 最佳,可用容量1~1.5 kg 的小噴霧器噴施,保證枝條都能噴到。
6)硬核期管理。果實進入硬核期,溫度稍微下調(diào),白天控制在25~26 ℃,夜間保持9~11 ℃,避免新梢生長過旺。
根據(jù)掛果量適量施入高鉀復合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 ∶0.5 ∶2), 每畝60~80 kg, 施完后澆中水。 新梢繼續(xù)按原來的方法摘心, 過多的掰掉。
7)果實第2 次膨大期的管理。 白天溫度保持在27~29 ℃,夜間12 ℃以上。
果實第2 次膨大期追施2 次高鉀復合肥,每次畝用量40~60 kg,然后澆中水。每隔7 天噴1 次磷酸二氫鉀。
果實核桃大時,套雙層紙袋。把果實附近遮擋住陽光的葉片摘除,以利于著色。
8)果實采摘上市。 果實接近成熟時去除紙袋。解開紙袋觀察果實顏色,果皮為綠白色時去袋比較合適。
9)采收后的肥水管理與修剪。 果實采收完畢, 追施2~3 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 畝用量40~50 kg,氮磷鉀比例3 ∶1 ∶1,以利于恢復樹勢。 施肥后澆大水。
采果后10 天進行修剪。先剪掉樹體下半部枝條,留1~2 個完好的葉芽;當下半部新梢長至1 cm 左右時再剪去上半部枝條,留2~3 個完好的葉芽。 根據(jù)情況定期預防病蟲害。
5.1 補光
1)延長光照時間。 在棚室內(nèi)安裝植物補光燈,每畝安裝42 個植物補光燈,天氣正常時蓋簾后每天開燈補光2~3 小時,連續(xù)陰天、雨雪天全天補光。
2)后背墻掛反光幕。 此項措施可增加棚內(nèi)光能利用率, 利于油桃果實著色, 提高產(chǎn)量品質(zhì)。
3)地面鋪反光幕。油桃成熟前30~40 天,在行間地面鋪反光幕,提高下層葉片光合效能,利于果實著色。
5.2 中蜂授粉 當棚里發(fā)現(xiàn)1~2 朵花時放蜂授粉。 用中蜂授粉比人工授粉坐果率高,品質(zhì)好。
5.3 破眠 油桃的需冷量為600~700 小時。 陜北無霜期146 天,霜期早,一般在8 月20 日左右。當外界平均溫度低于7 ℃時,對溫室內(nèi)油桃進行強制性休眠,早蓋簾晚揭簾(即夜間卷起保溫被,打開上下風口通風進行低溫處理,白天蓋上保溫被并關閉上下風口, 以保持棚內(nèi)低溫),集中處理30 天左右, 可以順利度過自然休眠期。 適時噴施破眠劑也可以打破休眠。
5.4 自動放風 溫室自動放風機在大棚油桃生產(chǎn)中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 一是可按照桃樹不同生長期溫度要求設定最佳生長溫度范圍,溫差控制在上下1 ℃范圍內(nèi), 積溫和養(yǎng)分同化達到最佳效果。二是解放生產(chǎn)勞動力,提高生產(chǎn)效率。 三是減少生理病害,降低生產(chǎn)成本,特別是桃樹花期對溫濕度較為敏感, 可顯著降低種植風險。
5.5 水肥一體化與微噴 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減少生長發(fā)育期灌水量和化肥施用量,降低成本,同時能促使油桃提早上市,提高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 微噴一般在上午或者下午進行,可以防止棚內(nèi)空間濕度小、溫度高而影響授粉效果; 同時還能夠防止坐果后至果實膨大期裂果、日灼、落果。
5.6 秸稈生物反應堆 12 月初上凍前在行間開溝, 溝寬50 cm、 深30~35 cm, 每畝用玉米秸稈2 000~2 500 kg、菌種10 kg、麩皮80 kg。將麩皮和菌種加水攪拌均勻(含水量60%~70%,注意菌種拌好后要在48 小時內(nèi)用完)。 首先將一半玉米秸稈放入溝內(nèi)踩實, 撒施一半拌好的菌種與麩皮, 用鐵鍬拍打, 讓菌種均勻分布在秸稈上, 然后放入剩余秸稈, 踩實后撒入剩余拌好的菌種和麩皮, 兩頭露出玉米秸稈10~15 cm 以利于透氣, 再覆土15 cm 厚。 做好后及時打孔, 孔距20~30 cm,孔深以穿透秸稈為準。
溫室油桃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可以培肥棚內(nèi)土壤,優(yōu)化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益菌數(shù)量,提高棚溫,促進果實成熟,改善果實品質(zhì),增產(chǎn)增效。
陜北油桃反季節(jié)栽培, 在做好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實施補光、中蜂授粉、破眠、大棚卷簾機自動放風、水肥一體化與微噴等先進技術措施,不僅提高了產(chǎn)量品質(zhì), 還能提早30 天左右上市,起到了顯著的提質(zhì)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