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作用原理,對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手柄部卡滯,導致列車充風時半自動緩解閥漏泄的故障進行了原因分析,并結合現場實踐,提出了針對性預防措施,提高了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檢修質量。
關鍵詞: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故障分析
中圖分類號:U2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0797(2023)07-0072-03
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3.07.018
0" " 引言
半自動緩解閥作為120型空氣控制閥的關鍵組成配件之一,手柄部卡滯導致半自動緩解閥漏泄的故障時有發(fā)生。2021年共收到9件手柄部卡滯導致制動閥作用不良的廠內外故障反饋(表1),對鐵路貨車運用安全造成了影響。同時,廠內制動閥試驗臺因手柄部卡滯導致試驗不合格率約為5%,半自動緩解閥檢修質量也亟待提升。
1" " 基本結構及作用原理
半自動緩解閥功能為手動排出制動缸壓力空氣,使制動機緩解。其主要由手柄部和活塞部組成,如圖1所示。
在運用時,通過拉動位于車體兩側任一側緩解閥拉桿,帶動緩解閥手柄向上移動,推開夾心閥?16,排出制動缸壓力空氣。拉動時間較短時,制動缸壓力空氣一經排出,便可松開緩解閥拉桿,制動缸壓力空氣自動排出。如一直拉動緩解閥拉桿,則可將包括制動缸、副風缸、加速緩解風缸、列車管在內的制動系統(tǒng)壓力空氣全部排出[1]。
2" " 故障分析及改進措施
從基本結構及作用原理可得出,半自動緩解閥手柄部持續(xù)漏泄的根本原因是夾心閥?16處于打開狀態(tài),制動系統(tǒng)內部高壓風經半自動緩解閥頂桿孔排出[2]。而造成夾心閥?16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原因可歸結為四大類八小項,如圖2所示。
2.1" " 緩解閥手柄座與緩解閥手柄座套卡滯,導致緩解閥手柄座無法復位
2.1.1" " 原因分析
(1)緩解閥手柄座與緩解閥手柄座套為間隙配合(緩解閥手柄座外徑為35 mm,緩解閥手柄座套內徑為36 mm),在拉動緩解閥拉桿時用力較大,導致緩解閥手柄座瞬間傾斜,其邊緣與緩解閥手柄座套內壁卡滯。
(2)緩解閥手柄座或緩解閥手柄座套存在表面粗糙、加工余痕等缺陷,易造成緩解閥手柄座卡滯在緩解閥手柄座套內。特別是在緩解閥手柄座與緩解閥手柄座套長期運用后,存在表面銹蝕等情況,卡滯風險增大。
2.1.2" " 預防措施
(1)在半自動緩解閥檢修時,緩解閥手柄座與緩解閥手柄座套應全部采用新品,并重點檢查表面加工質量。
(2)將緩解閥手柄座與緩解閥手柄座套組裝在一起,多次拉動,確認無卡滯。
2.2" " 緩解閥頂桿座與緩解閥體卡滯,導致緩解閥頂桿座無法復位
2.2.1" " 原因分析
(1)緩解閥頂桿座檢修時,因磕碰等情況,造成緩解閥頂桿座邊緣出現毛刺等凸起。
(2)新品緩解閥頂桿座邊緣位置存在未進行倒角的情況,導致緩解閥頂桿座與緩解閥體作用時,卡滯在緩解閥體內,造成緩解閥頂桿座無法復位。
2.2.2" " 預防措施
(1)加強緩解閥頂桿座外觀檢查,發(fā)現磕碰、毛刺等情況時應修磨光滑。
(2)在組裝緩解閥頂桿座時,應將緩解閥頂桿座放入緩解閥體內,上下拉動及旋轉緩解閥頂桿座,確認順暢無卡滯時,方可繼續(xù)組裝。
2.3" " 緩解閥頂桿與緩解止回閥座導向孔或緩解閥體頂桿孔卡滯,導致緩解閥頂桿無法復位
2.3.1" " 原因分析
(1)緩解閥頂桿為粉末冶金鑄造而成,現有三棱與四棱兩種結構,均可正常裝用。由于粉末冶金相較于鐵質配件強度偏低,歷經多年使用后,容易出現破碎等情況,卡滯在頂桿孔內。
(2)因頂桿外接圓直徑約為8 mm,而與頂桿配合的頂桿孔直徑為8.5 mm。當檢修或新品緩解閥頂桿端部留有毛刺、磕碰等凸起時,極易導致頂桿卡滯在頂桿孔內。
(3)緩解止回閥座首先加工成緩解閥座導向孔,然后通過過盈配合鑲嵌在緩解閥體內。而緩解閥體頂桿孔在緩解止回閥座鑲嵌前已加工完成。緩解止回閥座導向孔與緩解閥體頂桿孔孔徑均為8.5 mm[3]。兩個配件在鑲嵌對接時,存在加工偏差的情況,造成同軸度不為零,產生偏心現象。出現偏心后,頂桿孔類似于橢圓形,長徑為8.5 mm,短徑小于8.5 mm。當短徑小于頂桿外接圓,即小于8 mm時,頂桿存在卡滯在頂桿孔內的可能,如圖3所示。
2.3.2" " 預防措施
(1)加強頂桿外觀檢查,嚴禁裝用存在磕碰裂紋、毛刺等缺陷的配件。
(2)制作緩解閥頂桿孔同軸度檢測樣棒,確認頂桿孔無偏心情況。
(3)組裝緩解閥頂桿時,須進行上下各三次過孔試驗,驗證緩解止回閥座導向孔與緩解閥體頂桿孔是否對齊。
2.4" " 夾心閥?16與緩解閥體卡滯,導致夾心閥?16不能復位
2.4.1" " 原因分析
(1)夾心閥?16外徑尺寸為15.78~15.85 mm,緩解閥體夾心閥?16安裝孔孔徑為16.2 mm,兩者為間隙配合。但由于夾心閥?16為橡膠包裹銅片制成,在制造過程中,易出現橡膠毛刺等情況,如圖4所示,進而導致夾心閥?16不能復位,造成緩解閥持續(xù)漏泄的故障。
(2)由于夾心閥芯板厚度僅為1 mm,防傾倒能力較差,在夾心閥?16復位過程中,易發(fā)生傾倒卡滯。
2.4.2" " 預防措施
(1)在檢修改進型或既有型120型空氣控制閥時,全部裝用加厚型夾心閥?16(芯板厚度由1 mm增加為2.5 mm,如圖5、圖6所示),提升其抗傾倒能力。
(2)加強對夾心閥?16等配件的外觀檢查,嚴禁裝用存在磕碰、毛刺等缺陷的配件。
3" " 實施效果
以上“看、換、驗”等預防措施在2021年底實施后,廠外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反饋由9件降低至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相關廠外反饋,廠內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一次試驗不合格率由5%下降至0,消除了120型空氣控制閥半自動緩解閥手柄部卡滯漏泄的故障,極大地保障了120型空氣控制閥檢修產品質量,減少了運用故障反饋,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毅,陳雷.鐵路貨車檢修技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2] 張曉君.貨車半自動緩解閥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J].科技資訊,2009(26):100.
[3] 周順,李謀逵,郁陳.貨車120閥半自動緩解閥故障原因分析及建議[J].鐵道車輛,2018,56(6):42-44.
收稿日期:2022-12-12
作者簡介:師惠濤(1989—),男,河北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鐵路貨車制動系統(tǒng)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