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起來了,從烏黑烏黑的云里。想為月亮歌唱,如果她能陪伴著我,永遠永遠。
又是一年中秋時。中秋時,不論回家還是不回家,都忍不住思念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月餅,是甜而不膩的,但其實說不上有多愛吃;家鄉(xiāng)的小路,從前是又窄又長的,小時候曾伴著夜色,一步一步、不回頭地朝著家的方向走;家鄉(xiāng)的月亮,明亮的時候很明亮,偶爾也會和你捉迷藏,然后星星就漫天地鋪灑開來;最最想念的是家鄉(xiāng)的人,父母兄弟,以及與他們在一起時最最真實的自己。
喜歡望著月亮,每一天的,在能夠望得到的時候。月亮是清冷的、孤寂的,但是有時又帶著些嬌俏、調(diào)皮。她溫柔而又嫻靜,美麗而又多姿,實在讓人不能不喜歡。
望著月亮時,偶爾想起古人,古人也偏愛望月,在李白那洋洋灑灑的詩篇中,除了酒與劍之外便是月亮,他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吟到“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又吟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古人也愛歌詠月亮,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古人還善于借用月亮寄托相思,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發(fā)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嘆,其中便寄托著他對弟弟的思念。
有了古人對月亮的贊美在前,在望月時,有時便只想著他們的詩句,想著他們是因為怎樣的悲歡離合才寫出了這樣讓人銘記于心的句子。
又是一年中秋時,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