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跟朋友小聚,閑聊中朋友的一句話讓我心里豁然開朗,且越想越深以為然。他說:“一個人在世間行走,不必非得功成名就。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有點小光芒——有亮光,但絕不刺眼,能照亮自己,也剛好溫暖到別人。”
朋友所說的“小光芒”,也就是有點優(yōu)秀的意思,起碼在自己生活的那個小圈子里算是出類拔萃的。衡量這種出類拔萃的尺度并非學歷、官職的高低,也無關財富的多少,事業(yè)的大小。但有一點是必需的,就是為人處世的格局不能太小。
稍加留意,這樣的小光芒人士,我們身邊不少,我們也一直或多或少地沐浴在這束小光芒下。
同事莊姐,雖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卻更顯優(yōu)雅迷人,且人緣極好。除了與生俱來的麗質,她對單位里所有人恰如其分的贊美,更給她加分不少。她說矯情的80后莉莉女人味十足,她說強勢的王琳自信有風骨,她說一向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的小會計有返璞歸真的自然之美……
一次閑暇,我好奇地問她:“你這種人人愛聽的‘贊美功’到底是怎么修煉成的?”莊姐莞爾一笑,答道:“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常用欣賞的目光去看身邊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人人都有閃光點。將這個閃光點抓住,及時贊美,那就無異于放大了這個人的優(yōu)秀?!?/p>
抓住了別人的閃光點,自己也就閃光了。
與我同年入伍的戰(zhàn)友中,就有這么一位。每年的戰(zhàn)友聚會,他都負責召集人,且把聚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皆大歡喜。平時不管哪個戰(zhàn)友家里有事,他總是第一個到場,從不厚此薄彼。其實,論職位,在戰(zhàn)友中他不是最高的,論財力更不是最強的,但大家有事都喜歡或習慣找他,尤其有“紅白”事要辦時,當局者往往容易迷茫,此刻他便是那個代掌控全局的人。好像在處理安排這些事情上面,他極有天賦,且口才了得。于是,大家便發(fā)自肺腑地給他封了個“紅白理事會會長”的頭銜。他也毫不客氣,不僅慷慨笑納,還順水推舟,真的成立了一個理事會,還拉上幾個熱心腸的戰(zhàn)友做他的“手下”。因為他名字中有個“星”字,后來我們便送了一個“定盤星”的雅號給他。
家庭中也是。凡是一大家子人里邊,總會有一個像戰(zhàn)友這樣的“定盤星”,我們家四叔就是。也許是都當過兵的緣故,我和只長我十歲的四叔雖是叔侄關系,卻更像朋友。四叔在家中排行最小,卻是四兄弟中的主心骨。在我們家,只要是比較大的事情,“快把你四叔喊來”是父親母親、二叔二嬸、三叔三嬸的口頭禪。就連我們這一輩的十幾個兄弟姐妹,也都非常依賴他。不管遇到什么難事愁事,只要四叔一到,大家立馬有了底氣。尤其是在要做出人生中某重大決策的緊要關頭,只要四叔給了意見,我們就不再猶豫。實踐證明,四叔的意見果然是最英明的,我們受益匪淺。
如今才恍然明白,原來四叔就是我們家那個擁有“小光芒”的人。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若言光芒,官居高位的三叔在我們家絕對稱得上“光芒萬丈”,三叔對家人也委實不錯,可不知為什么,大家對他總是敬而遠之,中間好像隔著一層朦朦朧朧的東西。說到底,三叔的光芒實在太強了,有點晃眼睛。我還是覺得四叔的小光芒比較受用,就像冬夜里的篝火,雖亮度有限,卻足夠溫暖。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