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云飛
(深圳市歐博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3)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休閑帶是一個狹長的地下3 層、地上二層并在地上二層營造茂密森林的城市線性公園,它位于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東側,沿著展城路,南北貫通整個會展中心,長約1750m,占地寬度42m,東側隔著展景路,銜接正在開發(fā)的03、04 地塊的城市商業(yè)、商務綜合體、酒店綜合體和公寓等,南北向連接海上田園與西部灣區(qū)景觀帶[1]。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作為展會型建筑,周邊交通壓力非常大,產生的噪音、揚塵等對城市整體環(huán)境品質影響非常不好。休閑帶介于會展建筑與城市之間,以雙線復合公園的形式,營造首層0m 和8m 的雙層立體空間。沿展城路側,休閑帶首層0m 設置3 個公交站臺和地下層設置2 個地鐵站來補充會展建筑的周邊交通場地空間,解決了會展中心交通疏導和展會開幕式、閉幕式、展會結束時瞬時集中爆發(fā)型人流疏散。同時在8m的二層,從南至北依次建設主題音樂島、休閑島、活力島、運動島等多元化城市公共生活空間,共同掩藏在連綿不斷、層次豐富的茂密的植物群落中,蒼翠的植物群落阻隔噪音、吸附灰塵、提供負氧離子、改善空氣質量,大大提高了會展中心和東側的城市公共人流的聚集、停留、運動和游憩等城市健康生活體驗。
在地下3 層、地上一層滿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時,景觀設計在建筑一層和地上二層發(fā)力,從城市展示面、健康生活、科普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營造可持續(xù)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功能復合的城市公園綠色景觀帶。
在面向會展南、北登錄大廳的核心前廣場空間上,休閑帶二層建筑向內側退讓,在首層形成一個與南、北登錄大廳前廣場相對應的廣場活動空間,同時從二層外立面上延伸出面寬與登錄大廳相近的垂直綠化展示景墻和靜水瀑布墻,成為兩個廣場空間背景展示。
南側廣場垂直綠化展示墻:分成南北兩段,高6.7m,南端30.88m,北段14m,中間留通道2m,綠墻后面綠化中有寬2m 左右的小路,城市居民可以前后穿行于綠墻之間。綠墻朝會展登錄大廳一側,陽光照射充足,通過智能滴灌技術,植物生長茂盛,采用不同品種的擺放,如:鴨腳木、龜甲冬青、天門冬、紫葉炸醬草、令箭荷花、箭葉竹芋、龜背竹、花葉絡石等宿根花卉或者常綠馴化灌木品種,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圖案。綠墻中部有數段跌水瀑布,水在綠墻前面跌落,場景靈動而活潑。
北側靜水瀑布墻:水從二層的鏡面水池中通過連通管出來,流入玻璃幕墻上的水槽中,再溢出,沿傾斜的玻璃幕墻上,緩緩流下首層的水池中。玻璃幕墻面寬45.6m,略傾向后傾斜,水沿玻璃面板上流淌,安靜而波光粼粼。玻璃幕墻斜入池中,水池分有三級,上面兩級水中汩汩的涌泉,層層疊疊的水流,安靜而又充滿活力。北側廣場靜水面瀑布效果如圖1 所示。
圖1 北側廣場靜水面瀑布效果
這兩個廣場既是公園的城市展示標志也是公園入口廣場,因為在這兩個廣場的兩側都設置了室外扶梯,非常方便進入二層的綠色公園。
無論是居民、游客還是會展中心的參展人員都可以在這聚集、打卡拍照或者集會活動,也是城市街道的一個重要標識性景觀點,適合各類城市活動[2]。
公園在8m 高的二層修建了2.4km 長,1.5m 寬的全塑型聚氨酯跑道,低碳環(huán)保,兩人并排跑,寬度也有富余;沿跑道兩側的地面,間隔2m 布置的星星地燈,能滿足夜跑照明需求。跑步道兩側綠樹成蔭,間或出現(xiàn)連續(xù)的風雨連廊為跑步者遮風避雨。跑者從南至北經過公園各個不同主題場景區(qū),能夠觀賞、體驗音樂演藝文創(chuàng)、展覽、運動活力親子、健康有機互動等活動。在公園二層的各個活動區(qū)段,都設置了大面積的陽光草坪,游客可以在這些地方集聚,歌舞、繪畫或者休憩讀書,讓城市健康生活理念在這得以實現(xiàn)。全塑型聚氨酯跑道實景如圖2 所示。
圖2 全塑型聚氨酯跑道實景
深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短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受季風的影響,夏季盛行偏東南風,時有季風低壓、熱帶氣旋光顧,高溫炎熱多雨。公園在8m 的建筑二層平面上,優(yōu)先預留出足夠喬木生長空間的1.5m深種植土空間(特大樹種植局部堆坡),采用智能節(jié)水噴灌系統(tǒng)設計,選擇適宜的本土常綠樹種和開花植物,秋楓、叢生樸樹、鐵冬青、黃花風鈴木、鳳凰木、櫻花木棉、二喬玉蘭、紫玉蘭等喬灌木,營造出四季有花、茂盛的森林空間;三段跨街的結構大板區(qū)域,受跨街大板跨距大、凈高控制和荷載限制,喬木種植受限,設計采用凈高3.7m 以上,寬3.8m 的風雨連廊,頂部采用與建筑主體立面顏色一致的灰色鋁板,遮風避雨,廊下可以并行4 人。公園高大喬木的林下空間和跨街風雨連廊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涼爽舒適的游園環(huán)境。樸樹林蔭通道實景如圖3 所示。
圖3 樸樹林蔭通道實景
公園南端二層和屋面層弧形圍合出寬敞的草坪空間,正對二層建筑室外拓展空間的遠端,設置了近400m2的竹木演藝廣場。廣場的背景是弧形曲面剛構架,鋼圓柱上可以張掛投光燈,下部可以擺放音箱等設施。演藝廣場上即可進行室外音樂表演,又可進行商業(yè)的形象展示。而大草坪和室外商業(yè)拓展空間上可以容納1000 人,人們可以在大草坪上觀賞、參與這些活動。廣場東南側是建筑二層商業(yè)和架空區(qū)域,通風、光線非常好,是商業(yè)活動的外擺空間;廣場西北側,種植了3 棵高大樸樹,樹下設置了6 級的竹木階梯看臺,坐在林下,觀賞大草坪的文藝活動,非常涼爽,悠然自得。廣場西南側是步行和跑道通過性空間,兩側列植了高大的秋楓。這個廣場是公園時尚、熱鬧音樂的活動場所,也是二層商業(yè)的室外拓展空間[3]。音樂演藝廣場實景如圖4 所示。
圖4 音樂演藝廣場實景
公園的北端設置了一個4 層的有機餐廳,餐廳二層前設置了10 塊條形、用矮墻外包竹木、圍合起來的果蔬菜地,并賦予場地科普、展示和參與的互動性農業(yè)生態(tài)景觀。有機果蔬菜地的整體運營和維護由有機餐廳的專業(yè)人士管理,四季更換果蔬品種,服務家庭親子活動,也可少量供應餐廳。果蔬菜地選種迷迭香、香茅草、薄荷等具有觀賞性的蔬菜和香料植物,以及適應深圳氣候的楊梅、石榴、檸檬等果樹,小朋友們可以在這里識別和了解春夏秋冬四季蔬菜、果樹和香料植物,并可親自采摘、澆灑、施肥等活動,有比較不錯教育性、參與性和趣味性[4]。
依據深圳市《寶安區(qū)海綿城市試點區(qū)域詳細規(guī)劃》,休閑帶公園建設目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目標為:70%,對應設計降雨量31.3mm。
公園結合項目特點、功能分區(qū),海綿設計主要采用滲、蓄、滯、凈、排措施。二層在廣場、人行道等荷載較小的場地,采用留縫5mm 的石材鋪裝,雨水通過石材縫隙流入下部滲透構造層,并匯集到二層大板上的暗溝中。同時營造平緩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等生物滯留設施,滯蓄凈化雨水徑流,再通過溢流井匯集到暗溝里。最后經由暗溝里的雨水斗,統(tǒng)一流進一層設置的調蓄池,以備后續(xù)景觀澆灌用水需求。
公園二層和建筑屋頂上均覆土種植地被,增加綠化空間,改善城市高樓的硬質鋪磚過多的現(xiàn)狀,用茂盛的草地、地被植物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減少空氣灰塵。地下一層下沉廣場的側墻和多個建筑的側立面上,采用智能控制的技術,利用立面垂直綠化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強其空間的滯水能力[5]。
通過上述的透水路面、下沉綠地、雨水花園、屋頂綠化、垂直綠化和調蓄池共同作用,休閑帶實現(xiàn)了海綿設計控制目標。
休閑帶設計組通過植物選擇,首次給公園清晰、系統(tǒng)的帶來“五重感官體驗”。從豐富的華南園林植物中篩選出能夠體現(xiàn)“五感”設計應用的植物,再通過合理的層次搭配,形成以“五感”為主題的植物景觀。視覺(觀四季之景)包括多樣的顏色、形狀及葉子顏色的反差,營造強烈的視覺沖擊,選擇了黃花風鈴木、鳳凰木、櫻花木棉;聽覺(聽自然之音)包括聲音的元素,婆娑的風聲、潺潺的流水聲、沙沙的樹葉聲,柔軟的植物在風中搖擺聲,如細葉芒、菩提榕;嗅覺(聞草木之香)包括各種芬芳的花朵和植物產生的園林空間中的香味環(huán)境,如香樟、白蘭、鴛鴦茉莉;觸覺(花木之表)包括不同質感生命力頑強的植物激發(fā)觸感,如粉黛亂子草、紫穗狼尾草;味覺(品佳果之味)包括各種果樹、食用花卉品種和專用蔬菜等,如番石榴、檸檬、楊梅。
(1)音樂島?!拔甯小痹匾月犛X植物為主。音樂島以孤植樹為主營造干凈的草坪空間;到周邊區(qū)域采用地被+喬木的種植方式,不遮擋人們觀賞視線,同時利用菩提榕枝條和葉片的特殊造型,或成片的觀賞草,在風吹過時,發(fā)出沙沙聲響。
(2)休閑島。“五感”元素突出視覺、觸覺。以浪漫為主題,突出盛花植物,特色植物選擇櫻花木棉、小鳥蕉、百子蓮、醉蝶花等,打造休閑浪漫、溫和的氛圍。
(3)活力島。“五感”元素突出視覺、嗅覺。選擇高分枝喬木:樸樹、秋楓、鳳凰木穿插在構筑物之間,打造林蔭的街區(qū);利用葉、花、枝具揮發(fā)性的芳香植物:香樟、二喬玉蘭、紫玉蘭、黃金香柳、鴛鴦茉莉等,讓街區(qū)帶有芳香自然的。
(4)運動島?!拔甯小痹赝怀鲆曈X、觸覺、嗅覺。利用植物打造收放有致的疏林草地景觀。開敞的草坪空間提供更大的活動場所;多層次配置方式打造豐富的背景景觀。前景植物采用不同的感觀植物,如開花芳香及色彩豐富植物、色葉植物和觸感植物,在運動場所與人們形成互動關系,如樸樹、叢生水蒲桃、大葉紫薇、黃花風鈴木、細葉芒、粉黛亂子草、狐尾天門冬等。盛開的天堂鳥近景如圖5 所示。
圖5 盛開的天堂鳥近景
會展中心休閑帶作為建筑和景觀高度融合的綜合體,在建筑體二層披附了連綿的綠色植物景觀,這種公共空間設計非常獨特,且真正構建出了一個可持續(xù)的、環(huán)境友好的、高復合的公園生活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