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王雪芹,王衛(wèi)國,楊培源,唐軍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 新生兒科,河南 開封 475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患兒出生后表現(xiàn)出進行性呼吸困難,若無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會隨病情進展而出現(xiàn)低氧血癥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1-2]。臨床中對于NRDS 患兒的治療以補充外源性氣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質(PS)及通氣支持為主[3]。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內PS 治療包含氣管插管,注入PS 和拔管后無創(chuàng)通氣,其臨床療效已經獲得肯定,但其也會增加早產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的風險,造成遠期神經功能損傷,因此臨床中仍需尋找其他有效方式減少神經損傷[4-5]。微創(chuàng)表面活性物質運用(LISA)技術以細管替代氣管插管,通過患兒自主呼吸實現(xiàn)PS 彌散和分布,能夠減少氣管插管給藥帶來的風險[6]。目前國內相關研究尚少,本研究分析了LISA 技術與氣管插管PS治療NRDS 對早產兒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以期能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9 月至2022 年12 月在開封市兒童醫(yī)院入住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的早產兒80 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 例。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9 例;胎齡28~34 周,平均(30.10±1.11)周,出生體重1 000~1 500 g,平均(1 234.38±132.83)g;27 例順產,13 例剖宮產;合并9 例妊高癥,7 例宮內窘迫,4 例出生窒息。觀察組中男23 例,女17 例;胎齡28~34 周,平均(30.65±1.03)周;出生體重1 000~1 485 g,平均(1 204.12±113.56)g;25 例順產,15 例剖宮產;合并8 例妊高癥,8 例宮內窘迫,3 例出生窒息。兩組患兒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NRDS 診斷標準:參考《兒科學》[7]及《實用新生兒學》[8]中NRDS 相關標準。
納入標準:①胎齡≤34 周者;②出生后6 h 內轉入NICU 且24 h 內行超聲檢查者;③PS 給藥前無氣管插管治療者;④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因遺傳代謝紊亂而致低血糖腦病、腦損害、膽紅素腦病、宮內感染、出生后神經系統(tǒng)感染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礙、顱腦發(fā)育畸形、血小板水平降低者;③出生3 d 內自動出院者;④相關治療不完整者。
1.2.1 觀察組 LISA 技術PS 治療?;純喝⊙雠P位,持續(xù)無創(chuàng)通氣,無需氣囊加壓給氧。喉鏡直視下快速置入一次性呼吸道用吸引導管(LISA 管)(購自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型號為CRPS-101),依據患兒體重計算插管深度(體重kg+6 cm)。手固定LISA 管,移除喉鏡,使用注射器(5 mL)抽取100 mg/kg 的溶解PS(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 052128;70 mg),連接LISA 管,注入氣管內(1 min),完成推注后拔除LISA 管。
1.2.2 對照組 氣管插管內PS 治療?;純喝⊙雠P位,選擇適宜氣管導管插管,深度標準同LISA管,固定氣管插管后注入100 mg/kg 的溶解PS,氣囊加壓給氧氣2 min 后拔除氣管插管,連接無創(chuàng)通氣機。
1.3.1 超聲檢查 ①儀器:MyLabAlpha Esaote 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5~10.0 Hz。②檢查:新生兒取仰臥位,檢查前常規(guī)鎮(zhèn)靜處理。對探頭及導線進行常規(guī)消毒,經前囟、后囟進行檢查,從冠狀切面和矢狀切面連續(xù)扇形掃描,測量額葉厚度和腦橫徑,觀察腦室旁白質回聲增強、室管膜下出血、脈絡叢出血情況。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大腦動脈環(huán),以脈沖多普勒測量并記錄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MFV)、阻力指數(RI)及搏動指數(PI)水平,每次檢查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
1.3.2 顱腦MRI 檢查 ①儀器:飛利浦Intera Achieva 1.5T 磁共振儀,掃描參數為橫軸位T1 加權像(T1WI)、T2 加權像(T2WI)、矢狀位T1WI及彌散加權成像(DWI)。②檢查:在出生后4~14 d 做首次顱腦MRI 檢查,檢查前常規(guī)鎮(zhèn)靜處理。將數據自動導入Siemens syngo 工作站內,生成各向異性分數(FA)圖像,測量各部位FA 值,測量3 次取平均值。1.3.3 振幅整合腦電圖 ①儀器:研華POC-W211醫(yī)用電腦。②檢查:頭皮電極,F(xiàn)3、F4、C3、C4、P3、P4 共6 導聯(lián)分別對前額區(qū)、中央區(qū)和頂區(qū)進行腦電監(jiān)測,電極放置位置與國際腦電電極1020系統(tǒng)一致,檢測異常情況。
采用SPSS 22.0 軟件包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
治療前兩組的腦橫徑、額葉厚度、腦室旁白質回聲增強、室管膜下出血、脈絡叢出血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腦橫徑、額葉厚度高于對照組,腦室旁白質回聲增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二維顱腦超聲檢查結果比較(n=40)
治療前兩組的腦PSV、EDV、MFV、RI、P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SV、EDV、MFV 水平高于對照組,RI、PI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n=40,)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比較(n=40,)
治療前兩組的顱腦各部位MRI 檢查FA 值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胼胝體壓部、胼胝體膝部、內囊后肢、丘腦、尾狀核、枕葉的FA 值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顱腦MRI 檢查FA 值比較(n=40,)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顱腦MRI 檢查FA 值比較(n=40,)
觀察組校正胎齡40 周的振幅整合腦電圖(aEEG)異常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aEEG 異常率比較 [n=40,n(%)]
NRDS 早產兒多因產前、產時、產后各種病理因素而出現(xiàn)腦室內出血和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損害,進而誘發(fā)患兒神經發(fā)育障礙,甚至造成患兒死亡[9]。且早產兒的腦損傷多數不可逆,一旦發(fā)生無特效治療措施,因此尋求有效方式減少NRDS早產兒腦損傷和神經功能損傷的發(fā)生是新生兒科醫(yī)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0]。既往臨床中多給予NRDS 早產兒氣管插管PS 治療,但有學者指出機械通氣可能誘發(fā)腦損傷,因此該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受限[11-12]。LISA 則能夠減少機械通氣率,進而保護NRDS 早產兒的神經功能,減少腦損傷[13]。本研究分析了LISA 技術與氣管插管PS 治療NRDS對早產兒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以期能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LISA 技術PS 治療通過可視喉鏡將細導管插入聲門而進入氣管,將PS 注入肺內,可避免氣管插管損傷[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腦橫徑、額葉厚度高于對照組,腦室旁白質回聲增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的PSV、EDV、MFV 水平高于對照組,RI、PI 水平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的胼胝體壓部、胼胝體膝部、內囊后肢、丘腦、尾狀核、枕葉的FA 值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校正胎齡40 周的aEEG 異常率低于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提示觀察組患兒經LISA 技術PS 治療較氣管插管內PS 治療腦血流速度、腦神經組織微結構改善,發(fā)揮了神經功能保護作用。分析產生上述結果的原因,對照組所采用的氣管插管內PS 治療屬于侵入性治療,新生兒的氣管相對狹窄,在操作中所使用的導管極易對患兒聲帶、氣管黏膜產生損傷,誘發(fā)阻塞而出現(xiàn)呼吸困難[15]。而LISA 技術依靠患兒的自助呼吸促進肺部PS 彌散和分布,PS 在新生兒肺組織中快速融合,能夠提升肺順應性,縮短用氧時間,促進病情快速穩(wěn)定,所使用的導管更細,能夠減少氣管損傷和疼痛、反復插管、心率降低等用藥不良反應,幫助緩解給藥過程中肺損傷而誘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避免出現(xiàn)肺部以外臟器損傷,縮短患兒無創(chuàng)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且藥物推注時間較短,能夠減少藥物反流的發(fā)生[16-17]?;谏鲜銮闆r,觀察組患兒治療后肺順應性改善,肺泡能夠均勻張開,氣體交換能力提高,可緩慢增加動脈、靜脈血氧,改善機體氧合狀態(tài),進而改善腦血流動力學,減少因缺氧缺血而導致的神經功能損傷和腦損傷[18-19]。但本研究中所選取的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且未對患兒治療后的肺功能和臨床療效進行遠期隨訪,LISA 技術PS 治療的遠期療效尚不明確,今后仍進一步展開分析,以提高其臨床實用性。
綜上所述,LISA 技術PS 治療較氣管插管內PS 治療能夠改善腦血流速度,改善腦神經組織微結構變化,防治腦損傷,保護神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