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金
(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qū)中醫(yī)院,江西 鷹潭 335200)
子宮肌瘤為臨床常見生殖器良性腫瘤,患者經(jīng)手術切除病灶后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達到治療目的,但在術后有一定的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其中以慢性盆腔炎(CPID)最為常見[1]。CPID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白帶異常、下腹疼痛等,臨床治療較為困難,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2]。目前臨床對于子宮肌瘤術后CPID多采用頭孢呋辛鈉治療,以將病原菌殺滅,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長期用藥會產(chǎn)生耐藥性,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祖國醫(yī)學認為,體內熱毒熾盛、濕熱瘀結是導致CPID的重要原因,治療應以解毒消炎為主,裸花紫珠顆粒為中藥制劑,具有收斂止血及消炎解毒的效果[4]。本研究將重點觀察子宮肌瘤術后CPID患者采用裸花紫珠顆粒治療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21年1月—2022年6月醫(yī)院收治的子宮肌瘤術后并發(fā)CPID患者80例分為2組,各40例。觀察組病程1~8 a,平均病程(3.89±1.02)a;年齡26~45歲,平均年齡(35.66±3.29)歲。對照組中病程1~7 a,平均病程(3.91±1.10)a;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35.79±3.39)歲。比較2組一般資料(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符合CPID的診斷標準[5]。(2)簽署知情同意書。(3)有子宮肌瘤手術史。
1.3 排除標準 (1)妊娠期哺乳期婦女。(2)存在急腹癥。(3)合并惡性腫瘤。(4)存在免疫系統(tǒng)疾病。(5)存在心腦血管疾病。(6)有既往精神病史。(7)存在軀體功能障礙。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將頭孢呋辛鈉(廣東博洲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786,規(guī)格1.5 g)1.5 g與0.1%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混勻,靜脈滴注,1次/d,同時給予甲硝唑氯化鈉(佛山昊朗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43008,規(guī)格100 mL)15 mg/kg,3次/d,靜脈滴注。觀察組加用江西普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裸花紫珠顆粒(國藥準字Z20060378,規(guī)格3 g/袋),口服,3 g/次,3次/d。2組均治療1個月。
1.5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參照標準[6]評估,包括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指標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實驗室指標好轉)、無效(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無好轉或加重)。(2)氧化應激:治療前后,采集2組空腹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取上清,采用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測定丙二醇(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3)炎癥指標:治療前后,采集2組空腹靜脈血5 mL,3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5 cm,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白細胞介素18(IL-18)、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及白細胞介素1β(IL-1β)水平。(4)不良反應:統(tǒng)計2組困倦、惡心嘔吐、頭暈發(fā)生情況。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比對照組75.00%高(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2組氧化應激比較 治療前,2組MDA及SO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MDA水平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2組SOD水平均比治療前高,且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2.3 2組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血清IL-18、MCP-1及IL-1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IL-18、MCP-1及IL-1β水平均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2.4 2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00%與對照組5.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不良反應比較 n(%)
CPID為子宮肌瘤術后常見并發(fā)癥,有病程長及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帶下量多、月經(jīng)不調及下腹部疼痛等,遷延不愈可導致不孕,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7]?,F(xiàn)階段,臨床治療CPID多采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呋辛鈉,通過抑制細胞的分裂及生長,達到殺滅細菌目的,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患者會產(chǎn)生耐藥性,降低臨床治療效果[8-9]。因此,尋找可有效治療子宮肌瘤術后CPID的方法十分重要。
CPID屬于祖國醫(yī)學中“帶下病”范疇,患者多因熱毒過盛、濕熱淤積引起,治療應以解毒消炎為主,而裸花紫珠顆粒為中藥制劑,有收斂止血及解毒消炎之效[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比對照組75.00%高,說明子宮肌瘤術后CPID患者采用裸花紫珠顆粒治療效果滿意。CPID為慢性炎癥性疾病,炎癥指標與患者的病情密切相關,其中IL-18可誘導NK細胞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在機體免疫防御中發(fā)揮作用;MCP-1為強趨化蛋白,具有誘導炎性因子聚集作用,其水平與炎癥反應呈正相關;IL-1β為促炎因子,可誘導炎性因子聚集,將炎癥反應加重;而MDA、SOD可對細胞組織損傷情況情況進行有效反映[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IL-18、MCP-1及IL-1β、MDA水平均比對照組低,SOD水平比對照組高,說明子宮肌瘤術后CPID患者采用裸花紫珠顆粒治療可減輕炎癥反應,調節(jié)氧化應激指標。分析原因:現(xiàn)代藥理研究指出,裸花紫珠顆粒的抑菌效果較好,可將人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將炎性滲出減少,減輕患者機體炎癥反應[13];同時裸花紫珠顆粒中的主要成分為裸花紫珠,其化學成分包括多糖、黃銅、中性樹脂、強基化合物、鐵鹽、酚類、鎂、鈣等,對常見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鏈菌及傷寒沙門菌等均由較強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減輕子宮肌瘤術后患者的炎癥反應[14]。且裸花紫珠顆粒中植物酚酸及黃銅物質可改善微循環(huán),同時對各種病原微生物進行抑制,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氧化應激指標[15]。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00%與對照組5.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子宮肌瘤術后CPID患者采用裸花紫珠顆粒治療并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術后并發(fā)CPID患者采用裸花紫珠顆粒治療效果滿意,可調節(jié)氧化應激,減輕炎癥反應,且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