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云南高海拔稻區(qū)“多年生稻+魚”綠色高效生產(chǎn)技術(shù)

      2023-12-21 15:50:11李國生釧興寬王錦艷尹正欽何榮滿張義康洪燦
      中國稻米 2023年5期
      關(guān)鍵詞:養(yǎng)魚田埂魚種

      李國生 釧興寬 王錦艷 尹正欽 何榮滿 張義 康洪燦

      (保山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云南 保山 678000;第一作者:764741320@qq.com;*通信作者:nkskhc@163.com)

      多年生稻是指頭季稻成熟收割后,通過免耕保留稻樁,等到下一個生長季,稻樁地下莖腋芽發(fā)出新苗,重新成為可以收割的稻[1]。配套相應(yīng)的栽培技術(shù),多年生稻第1 季與常規(guī)水稻生產(chǎn)一樣,從第2 季(或第2年)開始,生產(chǎn)上僅進行田間管理和收獲,不需要再買種子,也不需要再犁田耙田和育秧移栽等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是一項綠色高效、輕簡化水稻生產(chǎn)技術(shù)[2-3]。

      自2016 年參加云南大學胡鳳益教授團隊主持的多年生稻研究項目以來,作者一直在保山市1 670 m 海拔稻區(qū)探索多年生稻稻樁越冬成活問題,先后嘗試了多年生稻頭季收獲后冬閑、種植小春作物(蠶豆)等方式,稻樁均未能越冬成活。2020 年我們調(diào)整思路,通過多年生稻收獲后采取增施保根促芽肥、淹水保持田間濕潤等措施,成功實現(xiàn)了稻樁越冬成活。2021 年4 月調(diào)查,多年生稻23 稻樁成活率96.5%,平均單產(chǎn)489.7 kg/667 m2,比2020 年增產(chǎn)9.2%(種植面積0.16 hm2);云大25 稻樁成活率90.4%,平均單產(chǎn)450.9 kg/667 m2,比2020 年減產(chǎn)11.3%。在探索多年生稻稻樁越冬成活問題的同時,我們也積極探索種植多年生稻的增收問題。通過幾年的試驗研究,探索出一套“多年生稻+魚”綠色高效栽培技術(shù)。“多年生稻+魚”模式,在多年生稻生長正季的7月每667 m2投放魚苗50 kg,收獲鮮魚48 kg,銷售單價40 元/kg,增收920 元;在越冬季11 月每667 m2投放鯽魚和鯉魚苗50 kg,收獲鮮魚34 kg,按40 元/kg計,增收360 元。該模式為多年生稻在高海拔稻區(qū)“一種多收”推廣應(yīng)用提供了技術(shù)支持。

      1 第1 年正季“多年生稻+魚”栽培管理技術(shù)

      1.1 多年生稻栽培管理技術(shù)

      1.1.1 品種選擇

      選用株型緊湊,抗寒性、分蘗力和多年生性強,米質(zhì)優(yōu)的多年生稻23、云大25 等品種[5]。

      1.1.2 育秧移栽

      播期根據(jù)栽插方式而定,人工移栽在4 月上旬播種,機插在4 月下旬播種。一般每667 m2大田用種量2.5~3.0 kg。采用旱育秧或濕潤育秧,人工栽插秧齡35~40 d,秧苗健壯,莖基扁蒲,高度適中,帶蘗;機插秧齡20~30 d,葉齡3.5~4.0 葉,苗高12~15 cm。移栽基本苗:人工栽插為2.0~2.2 萬叢/667 m2,機插為1.6~1.8 萬叢/667 m2,每叢2~3 株苗。

      1.1.3 肥水管理

      一般只施基肥和分蘗肥。整地時每667 m2施45%有機無機復(fù)混肥或水稻專用肥40.0 kg 作基肥,均勻撒施;分蘗肥在移栽后5~7 d 結(jié)合化學除草施用,一般每667 m2施尿素18.00~20.0 kg、鉀肥8.0~10.0 kg。稻田投魚后不再施用任何肥料。

      淺水插秧,薄水分蘗。分蘗數(shù)達到目標有效穗數(shù)75%左右時及時撤水曬田,曬田后再放魚苗。放魚后保持田間水位在20.0~25.0 cm,直至水稻成熟及收魚完成。收魚后及時撤水曬田便于水稻收獲。

      1.1.4 病蟲草害防治

      移栽后5~7 d 結(jié)合分蘗肥每667 m2人工撒施3%辛硫磷2.7 kg+“野老”除草劑51.0 g 防控螟蟲和雜草。放魚前5~7 d 每667 m2用12%甲維·蟲螨晴450.0 mL和80%噻蟲吡蚜酮5.0 g 混合對水45.0 kg 噴霧防治稻飛虱和螟蟲。放魚后如果有田埂惡性雜草,采取人工除草。放魚后一般不再噴農(nóng)藥,如果水稻病蟲害較重,將稻田魚集中后選擇低毒的枯草芽孢桿菌、蘇蕓金桿菌等生物藥劑防控稻瘟病、稻曲病和螟蟲等,或者使用誘蟲燈、黃(藍)板等綠色防控技術(shù)防控蟲害。

      1.1.5 收獲

      多年生稻黃熟時進行收獲,做到“九黃十收”,顆粒歸倉。

      1.2 稻田魚養(yǎng)殖管理技術(shù)

      1.2.1 養(yǎng)魚稻田的改良

      擬作為養(yǎng)魚的稻田必須加高、加寬田埂,以利稻田養(yǎng)魚后可以提高水位,防止漏水、垮埂、田水漫溢和跑魚。一般丘陵地區(qū)(梯田)田埂高40.0~50.0 cm,平原地區(qū)(壩子)田埂高50.0~60.0 cm,冬囤水田和湖區(qū)低洼地則田埂高需在80.0 cm 以上。

      開挖魚溝、魚溜是稻田養(yǎng)魚特殊的關(guān)鍵措施。魚溝分主溝和圍溝。主溝開在田中央,一般溝寬45.0~50.0 cm、溝深50.0~60.0 cm。不足667 m2的開“十”字形或“日”字形主溝,較大的田開“豐”“田”和“目”字形主溝。主溝聯(lián)通注排水口,一般每隔20.0 m 開1 條橫溝,每隔25.0 m 開1 條縱溝。圍溝又稱環(huán)田溝,溝寬1.0 m、深40.0~50.0 cm,距離田埂50.0~100.0 cm,即約插2~4 行秧的距離。田塊較小或有魚凼時,可不設(shè)圍溝。魚溜可開在田角、田邊、田中、進排水口處或田外。面積小的稻田,挖1 個魚溜,面積大的田需挖多個魚溜。魚溜可為方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也可將魚溝魚溜合并為溝槽,即沿稻田長邊開挖深0.5 m、寬1.0 m 的溝,田中不再開魚溝和魚溜。

      1.2.2 魚種選擇

      以草食性和雜食性等吃食性魚類為主,如鯉魚、草魚和鯽魚等,實行多種魚混養(yǎng)。

      1.2.3 魚種規(guī)格和放養(yǎng)密度

      以放養(yǎng)全長10.0~15.0 cm 的大規(guī)格魚種為宜。溝溜坑凼面積大時,放養(yǎng)密度可大一些,每667 m2放30.0 kg;魚種規(guī)格大時應(yīng)少放一些,一般每667 m2放20.0 kg。

      1.2.4 放養(yǎng)時間

      一般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曬田復(fù)水后投放魚苗。放養(yǎng)全長為10.0 cm 左右的吃食性魚種時,宜在秧苗返青后放養(yǎng),以免魚吞食秧苗;草魚種必須在水稻圓稈及有效分蘗結(jié)束后再放入田中。

      1.2.5 放養(yǎng)前處理

      放魚前10~15 d,魚凼、溝溜用生石灰消毒。魚種放養(yǎng)前用3%~5%的食鹽水浸泡3~5 min,也可用8.0 mg/kg硫酸銅,或10.0 mg/kg 漂白粉,或20.0 mg/kg 高錳酸鉀浸泡魚體。魚種大、水溫低時,浸泡時間長,反之則短,通過浸泡可預(yù)防多種魚病。

      1.2.6 日常管理

      稻田養(yǎng)魚每天要巡田,檢查田埂是否有漏水、坍塌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后應(yīng)及時修補,特別注意攔魚設(shè)備的完好程度及是否被堵塞,經(jīng)常清除魚柵上的附著物,以保證進排水暢通。觀察魚類吃食、浮頭等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yīng)及時治療,防止魚病發(fā)生和交叉?zhèn)魅尽?/p>

      稻田養(yǎng)魚應(yīng)保持溝溜坑凼中有微流水,水流以早晚魚不浮頭為準。平時大田水位按常規(guī)種稻管理,水深10.0~15.0 cm,在水稻生長中后期,每隔幾天提高1 次水位,直到15.0 cm 高,讓魚吃掉老稻葉和無效分蘗。

      一般情況下不投飼餌料,如果魚苗小、水中浮游生物少,可適當投飼。餌料的種類有米糠、麥麩、浮萍、酒糟、小麥、大麥、玉米和配合飼料等。投喂量宜少量多次。投餌時間一般為8∶00~9∶00 和15∶00~16∶00。有條件的地方宜采用誘蟲燈誘捕害蟲。

      1.2.7 收魚

      稻田魚投放養(yǎng)殖2 個月后即可收魚。撤水口要做好柵欄防護,撤水速度要快。為確保收盡稻田魚,抓完魚溝中的魚后及時復(fù)水20~25 cm 保持1 d,再迅速撤干水,抓盡稻田中殘余的魚。

      2 第1 年越冬季“多年生稻+魚”管理技術(shù)

      2.1 稻樁處理

      收獲稻樁高度15.0~20.0 cm,同時每塊稻田預(yù)留3.0~4.0 m2的高樁(高度為60.0 cm 左右)[6],用于越冬季稻田魚養(yǎng)殖掩護。

      2.2 水肥管理

      多年生稻要實現(xiàn)多年生,施好保根促芽肥和保持田間濕潤是稻樁能安全越冬的關(guān)鍵。多年生稻收獲前7~10 d,每667 m2施尿素10.0 kg 作保根芽肥。收獲后7 d 內(nèi)每667 m2噴施“稻杰”(25%五氟黃草胺)60.0 mL除草1 次,2 d 后灌水,水層高5.0~6.0 cm,以保持田間濕潤促芽發(fā)苗。

      2.3 稻田魚管理

      待稻苗長至15.0~20.0 cm 時復(fù)水,水層高20.0~25.0 cm,再放魚苗。投魚種類、數(shù)量與正季養(yǎng)殖一致。投魚后,注意投放餌料喂飼,在稻田養(yǎng)魚區(qū)域較少的地區(qū)注意防鳥,一般采用驅(qū)鳥帶或驅(qū)鳥劑驅(qū)鳥。

      2.4 收魚

      在春節(jié)前后收魚,市場需求大,價格高。

      3 第2 年“多年生稻+魚”栽培管理技術(shù)

      3.1 成活率調(diào)查

      在4 月初,對多年生稻越冬成活率及缺塘情況進行調(diào)查。若成活率≥90%、缺塘≤15%,不需采取任何措施;若成活率80%~90%、缺塘15%~30%,需進行育秧或分苗補種;若成活率<80%、缺塘≥50%,須翻犁重植。

      3.2 稻樁處理

      在4 月中旬進行,對成活率和缺塘數(shù)達到要求的田塊,割掉頭季留下的60.0 cm 高樁。視頭季稻樁成活情況和冬春早發(fā)分蘗情況整理稻樁,留茬高度15~20 cm。

      3.3 田間管理

      稻樁處理后,視雜草情況人工或用除草劑除草1次,每667 m2施復(fù)合肥(N-P-K=15-15-15)20.0 kg,之后放薄水促芽促蘗。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與正季管理相同。

      3.4 稻田魚養(yǎng)殖管理

      投魚種類、數(shù)量、管理同第1 年正季。

      3.5 后續(xù)管理

      多年生稻病蟲害防治、收割等與上年相同,第2 年越冬季管理與第1 年越冬季管理一致,第3 年、第4 年等均延續(xù)第2 年的管理方式。稻田魚養(yǎng)殖的第2 年正季、第2 年越冬季、第3 年、第4 年可重復(fù)第1 年越冬季養(yǎng)殖和第2 年正季養(yǎng)殖方式。

      猜你喜歡
      養(yǎng)魚田埂魚種
      四月初八晴,蓑衣滿田埂
      幼兒100(2024年18期)2024-05-29 07:35:28
      養(yǎng)魚記
      西瓜皮喂魚種一舉三得
      為什么自來水不能養(yǎng)魚?
      池塘魚種如何正確投放
      養(yǎng)魚記
      田埂上的稻草人
      四種常用漁藥對異育銀鯽“中科5號”魚種急性毒性研究
      魚經(jīng)
      田埂上
      景宁| 岱山县| 浦城县| 泸水县| 基隆市| 德惠市| 千阳县| 邵阳市| 油尖旺区| 中山市| 木兰县| 察雅县| 紫云| 勐海县| 江西省| 潞西市| 阳曲县| 驻马店市| 西城区| 平利县| 德江县| 高雄市| 遂宁市| 介休市| 高州市| 柘城县| 托克逊县| 芮城县| 青神县| 民丰县| 景德镇市| 白沙| 德清县| 邯郸市| 合作市| 古交市| 宁陕县| 甘德县| 郴州市| 辽阳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