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稼
這是孟加拉國的雨季。
河里生長著比蓮花更高、遠遠看去整齊排列的黃綠色植物,當地陪同導游阿布告訴我,那是可以織布的黃麻。三三兩兩的女人在公路邊打理著黃麻,還有小孩兒跟在身邊。年輕的姑娘看見鏡頭,總是害羞地埋下頭,年齡長一些的女人則淺淺地笑著,如打理好的黃麻般柔柔順順。接下來的孟加拉之旅,是否真如此時一般寧靜?
約有五六層樓高的船在岸邊搖搖晃晃。警察揮舞著長棍,看起來卻毫無辦法。為了維持秩序,碼頭工作人員甚至拿起水管四處噴射,試圖制止車與人的糾纏。
我們需要去島上的漁村進行拍攝,而往返漁村,無論是車還是人,唯一的方式就是搭乘渡輪。
為了盡快去到漁村,凌晨五點我們就驅車出發(fā),七點抵達碼頭,卻依然連車帶人在碼頭足足熬了八個半小時。當擺渡船靠岸,上下船的通道卻早已經被人海和摩托車流淹沒,船上的人下不來,岸上的人拼著命往船上擠,約有五六層樓高的船在岸邊搖搖晃晃。警察揮舞著長棍,看起來卻毫無辦法。為了維持秩序,碼頭工作人員甚至拿起水管四處噴射,試圖制止車與人的糾纏。
終于緩緩挪上了船。忽然,在我們旁邊,一群人手忙腳亂地圍著一個倒在船艙里的婦女。婦女緊閉雙眼,不知是中暑還是犯了什么病。幾個攝友立即商議怎么提供幫助,因為不明情況,隨身攜帶的藿香正氣液、風油精等都不敢貿然給出,而后決定先遞去一瓶礦泉水。一個男人接過礦泉水,擰開瓶蓋,朝著婦女的嘴倒下去。好一會兒,暈倒的婦女才緩了過來。
這趟擺渡單程就需要一個多小時,船上能容人的地方全擠滿胳膊和腿。沒雨的時候還好,甲板上還可以再堆集些人,但在這漫長的搖晃中,雨不時來湊熱鬧,沒有雨具的乘客只好逃離甲板往船艙處去。我們坐在車里,才得以免受擁擠和淋雨之苦。
船上沒有岸上那么吵鬧,女人和孩子很受照顧,但凡有遮風擋雨的地方或工具,男人們都讓著她們。我們也把車里的塑料袋遞給雨中的男人,他們接過,或套在頭上,或罩在包上,時不時對視著做出各式鬼臉,船上響起一陣陣笑聲。
我想這艘船一定是超載的,船體吃水很深,可能搭載有幾百上千人。江面之上,風有些大,整艘船像喝多了酒,頭重腳輕。“這水流是河還是江?”我問阿布。他用翻譯軟件告訴我,它叫蓮花江。寬寬的水面,遠處有座橋墩樣的建筑,阿布說,那是中國正在幫助修建的跨江大橋,再過一兩年,去島上就方便了。
據我觀察,這些往車頂爬的乘客似乎互相不認識,他們有的攀著車門邊的鐵棍,有的踏上開著的窗戶,有的相互拉扯著登上車頂。
走進火車站,我被嚇住了。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場景:鐵軌上、天橋上、站臺上,甚至是火車頭和火車頂上都擠滿了人。
一有火車進站,周圍的人風一樣地刮向火車,火車像個巨大的吸鐵長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將蜂擁而至的男男女女吸進門窗與車頂。盡管女人穿著長裙,卻一點也不影響她們攀爬車頂的速度,只需一個人在下面托舉,另一個人在車頂拖拽。看得我緊張不已,生怕她們跌落。
據我觀察,這些往車頂爬的乘客似乎互相不認識,他們有的攀著車門邊的鐵棍,有的踏上開著的窗戶,有的相互拉扯著登上車頂。長長的車頂左右兩邊是傾斜的,可坐在上面的人個個都穩(wěn)穩(wěn)當當,且表情滿足感十足,等待開車像在等待一場盛大的演出。
我們是人群中少有的外國人,沒有火車進出的時候,總有不少當地人,特別是年輕男士,拿出手機邀請我們合影。當地人告訴我們,如果爬上車頂或車頭,就可以省下一筆買票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