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財政廳會同省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發(fā)文,要求科學壓減會議活動頻次規(guī)模,從嚴從緊核定會議費預算,從源頭上減少會議經(jīng)費開支。文件要求,線下會議費實行綜合定額控制,提倡線上會議形式;會議召開優(yōu)先使用本單位場所,不得組織和參加旅游及與會議無關(guān)的參觀活動,等等。
“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會的路上?!鳖愃仆虏酆芏嗳硕疾荒吧?。過多過密的會議,讓人不堪負累,很多人為了開會,耗去大量精力和時間,本職工作只好加班干、熬夜干、“捎帶著干”。
這些年來,各地紛紛推出壓減會議的措施。只是,有時候,壓減會議就像一陣風,勢頭很猛,可疾風暴雨過后就風平浪靜,甚至故態(tài)復萌。特別是到了歲尾年頭,總結(jié)會、謀劃會、表彰會……各種會議又紛至沓來,新一波“趕會”讓人應接不暇。
會多會長,固然與事務繁多有關(guān)。但并非所有會議都是必須要召開的,為開會而開會,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形成“開會依賴”,影響效率。
也因此,下決心精簡會議,由虛走實,也是調(diào)整工作思路、轉(zhuǎn)變工作作風的必然。一者,砍掉了不必要的會議,可以騰出時間來做事情、抓落實,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偸桥菰跁h上,總是沉在文牘中,費時費力不說,也會因為遠離現(xiàn)實而變得浮躁、不接地氣。各級官員只有多到一線去,多到生活中去,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才能找到破解問題的辦法,才能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再者,開會就要花錢,而且還會花不少錢。黨政機關(guān)熱衷于開會,無疑會增加財政負擔。此前已有專家提出,除對“三公經(jīng)費”進行財政監(jiān)管以外,也要把會議費納入監(jiān)管。確實如此,這些年來,不少地方和單位開會開出了花樣,不僅“吃住行”全包,甚至還安排旅游觀光、發(fā)放紀念品等,讓地方財政不堪重負。
在當下各級政府都在“過緊日子”的背景下,各地不妨參考云南省的做法,壓減會議活動頻次規(guī)模,減少會議費支出,從而騰出更多資金來惠企裕民。
而各級黨員干部,若能從巨多的會議中解脫出來,多往基層一線跑跑,多聽聽老百姓的聲音,不僅能迅速掌握情況,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這無疑是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摘自《中國青年報》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