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麗,駱吉遜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yī)醫(yī)院肺病內科,貴州 黔南 558000)
創(chuàng)傷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post-traumat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嚴重創(chuàng)傷后1 周內出現(xiàn)彌漫性肺上皮細胞及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病理表現(xiàn)急性期為炎癥、肺水腫和毛細血管滲漏,慢性期為纖維化肺泡炎[1]。創(chuàng)傷后ARDS 發(fā)生率較高,僅次于膿毒癥導致的ARDS[2,3]。研究證實[4],在重癥ARDS 機械通氣患者中使用肌松劑可以明顯改善氧合或者90 d 生存率,甚至可以降低病死率。本研究結合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我院接診的96 例ARDS 患者臨床資料,分析肌松劑在創(chuàng)傷后ARDS 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創(chuàng)傷后ARDS 患者100 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5 例;年齡30~77 歲,平均年齡(47.33±2.38)歲。觀察組男22例,女28 例;年齡29~75 歲,平均年齡(45.12±1.35)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以下ARDS 柏林診斷標準,①創(chuàng)傷后1 周內起病,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癥為臨床表現(xiàn);②胸部X 線提示雙肺彌漫性滲出性病變;③既往無心臟病病史,并行床旁心臟彩超檢查排除心源性肺水腫;④具有機械通氣指征,即針對呼吸衰竭的一般治療方法效果不明顯,而病情有惡化趨勢;⑤呼吸形式嚴重異常:呼吸頻率>35~40 次/min;⑥PaO2<50 mmHg,尤其是吸氧后仍<50 mmHg;⑦PaCO2持續(xù)升高并出現(xiàn)精神神經癥狀[6-9]。
1.2.2 排除標準 孕婦、入院后24 h 內死亡、重度顱腦損傷且無手術指征或顱腦損傷術后72 h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仍≤3 分、年齡<16 歲患者。
1.2.3 剔除標準 患者出現(xiàn)低灌注狀態(tài),即在使用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多巴胺≥15 μg/(kg·h)+去甲腎上腺素≥0.5/腎上腺素≥0.5 μg/(kg·min)或同時使用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中三種或者三種以上血管活性藥物] 仍難以保證平均動脈壓(MAP)≥65 mmHg,則停用肌松劑和(或)鎮(zhèn)靜、鎮(zhèn)痛劑,直接出組,不參與最終數(shù)據統(tǒng)計。
1.2.4 轉組標準 為保證醫(yī)療安全,對照組中出現(xiàn)人機協(xié)調極差、煩躁明顯患者,RASS 評分仍≥1 分,患者能滿足RASS 評分-2~0 分之間,但自主呼吸較強,導致氧合不能維持[FiO2≥70%,且PEEP≥10 cmH2O,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88%或動脈血氧分壓(PaO2)<55 mmHg]患者;或氧合難以維持(FiO2≥70%,且PEEP ≥10 cmH2O,SPO2<88%或PaO2<55 mmHg)需進行俯臥位通氣患者,則以1 μg/(kg·min)持續(xù)靜脈泵入維庫溴銨,轉入觀察組。
1.3 方法 觀察組及對照組均使用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22,規(guī)格:10 ml∶50 mg)0.04~0.2 mg/(kg·h)+嗎啡(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220,規(guī)格:10 mg)0.07~0.15 mg/(kg·h)或者咪達唑侖+芬太尼[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97,規(guī)格:2 ml∶0.1mg(以芬太尼計)]0.5~1.0 μg/(kg·h)持續(xù)靜脈泵入鎮(zhèn)靜、鎮(zhèn)痛;觀察組在以上鎮(zhèn)靜、鎮(zhèn)痛基礎上聯(lián)合持續(xù)靜脈泵入維庫溴銨(南京新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267,規(guī)格:4 mg)1 μg/(kg·min),消除患者自主呼吸因素。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在能夠以較低呼吸機支持條件(FiO2≤45%),且PEEP≤5 cmH2O 滿足氧合PaO2/FiO2≥150~200,則減停維庫溴銨,并且維庫溴銨使用時間最長不超過48 h。停用肌松劑后,與對照組一致,每日使用躁動-鎮(zhèn)靜評分(RASS)及疼痛行為量表(BPS)滴定鎮(zhèn)靜及鎮(zhèn)痛深度,以RASS 評分-2~0 分、BPS 評分<6 分為目標,高于以上評分則鎮(zhèn)痛、鎮(zhèn)靜劑加量,優(yōu)先增加鎮(zhèn)痛劑用量。當鎮(zhèn)靜、鎮(zhèn)痛劑加量至規(guī)定的最大值[即咪達唑侖0.2 mg/(kg·h)+嗎啡0.15 mg/(kg·h)或者咪達唑侖0.2 mg/(kg·h)+芬太尼1.0 μg/(kg·h)],患者仍不能達到以上評分,仍煩躁明顯,則加用維庫溴銨1 μg/(kg·min)持續(xù)靜脈泵入肌松治療。當?shù)陀谝陨显u分,則鎮(zhèn)靜、鎮(zhèn)痛劑減量,其中優(yōu)先將鎮(zhèn)靜劑減量?;颊吣褪芮闆r好則依次停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5]。
1.4 機械通氣指征、呼吸機設置和脫機規(guī)則
1.4.1 呼吸機設置 觀察組與對照組入組病例均使用創(chuàng)傷后ARDS 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即①使用小潮氣量(VT)通氣,按照6 ml/kg 計算潮氣量,或者根據潮氣量設置對應的壓力支持通氣(PCV)數(shù)值。其中,所指體重并非實際體重,而使用理想體重計算。理想體重計算公式為:男性=50+0.91×(身高-152.4);女性=45.5+0.91×(身高-152.4),身高單位為cm。對照組因存在自主呼吸,在保證Pplat≤30 cmH2O 情況下,VT可能遠大于6 ml/kg。②允許性高碳酸血癥:在小VT通氣下,可允許動PaCO2適當升高,但要保證pH值≥7.20;在保證Pplat 不高于30 cmH2O 時,pH 值<7.2,可以增加VT。③肺復張治療:上述通氣設置仍不能保證氧合,即FiO2≥70%,且PEEP≥10 cmH2O,SPO2<88%或PaO2<55 mmHg。而對照組則單次靜脈注射維庫溴銨4~8 mg 消除自主呼吸后進行肺復張治療。肺復張前先吸盡氣管內及口腔痰液,確定患者自主呼吸已消失,避免更換血管活性藥物等操作。肺復張治療操作方法為:壓力控制通氣(PCV)+PEEP。肺復張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及心率,出現(xiàn)血壓及心率明顯下降(心率下降至60 次/min 以下或者較肺復張前心率下降超過40 次/min,血壓下降至收縮壓<90 mmHg,或者收縮壓較復張前下降超過40 mmHg),則立即停止肺復張,切換為肺復張之前的呼吸機模式和參數(shù)。肺復張時以壓力控制(PC)15 cmH2O+PEEP 20~35 cmH2O,PC 維持不變,逐漸增加PEEP。首次肺復張時使用PC 15 cmH2O+PEEP 20 cmH2O,F(xiàn)iO2維持不變,觀察SPO2變化,SPO2較肺復張前升高大于10%認為肺復張有效。每次進行肺復張時觀察SPO2升高水平,不能達到SPO2≥95%,則維持PC 不變,每次肺復張時增加5 cmH2O 的PEEP 水平,直到能滿足SPO2≥95%。開放壓=50 cmH2O,即PC+PEEP=50 cmH2O,SPO2仍小于95%,則觀察組直接進行俯臥位通氣,對照組以1 μg/(kg·min)速度持續(xù)靜脈泵入維庫溴銨,轉入觀察組。④使用合適的PEEP:初始PEEP 值均設置為5 cmH2O,在肺復張后使用能維持氧合的最小PEEP。設置方法為:肺復張后設置PEEP 為14 cmH2O,如果氧合下降不明顯(即SPO2下降小于2%),則每半小時減少2 cmH2O,直到SPO2出現(xiàn)下降≥2%,則再次行肺復張治療,將PEEP 直接設置為SPO2下降前的水平;如果肺復張后PEEP 設置為14 cmH2O,SPO2仍下降≥2%,則再次進行肺復張后,將PEEP 直接設置為20 cmH2O,再按照之前設置的方法進行逐漸減量。但PEEP 最終設置不能超過20 cmH2O[10-12]。
1.4.2 脫機規(guī)則 每日評估,在保證氧合情況下,先逐漸降低FiO2至45%,再逐漸降低PEEP 至5 cmH2O;氧合仍能夠維持,即滿足PaO2/FiO2≥150~200,則依次停用肌松、鎮(zhèn)靜、鎮(zhèn)痛劑。停用鎮(zhèn)靜劑后要求神志清楚,GCS 評分15 分,不能滿足,則行氣管切開,通暢呼吸道。脫機前需將呼吸機模式轉換為壓力支持通氣模式(PSV),并逐漸降低PS 水平,直至氣管插管患者PS≤10 cmH2O,氣管切開患者PS≤8 cmH2O;脫離呼吸機,給T 管吸氧,吸氣時氧流量(Flow)3 L/min,能夠耐受半小時以上,且滿足以下指標[13,14],即患者安靜,無煩躁;呼吸≤35 或>8 次/min;SPO2>92%;心率<140 次/min;收縮壓較基線升高小于40 mmHg,則拔除氣管導管。氣管切開患者仍按照以上規(guī)則,但脫機需超過72 h 以上,方認為脫機成功[15,16]。
1.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氧合變化(pH、PaO2、PaCO2、PaO2/FiO2)、質量效果(28 d 無機械通氣日、ICU 住院日、住院費用)。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氧合變化比較 觀察組pH、PaO2、PaCO2、PaO2/FiO2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氧合變化比較()
表1 兩組氧合變化比較()
2.2 兩組質量效果比較 觀察組28 d 無機械通氣日、ICU 住院日、住院費用、VAP 患病率、住院病死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質量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質量效果比較[,n(%)]
ARDS 是重癥監(jiān)護病房內收治患者的常見病理情況之一,也是導致重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17],ARDS 患者死亡率高達45.8%~52%。因此,尋求有效的方法治療ARDS 意義重大。目前,臨床治療ARDS 主要以集中解決患者原發(fā)基礎疾病、改善患者通氣換氣功能、提高患者血氧飽和度、保持患者體液平衡等內容為治療要求,雖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對患者氧合的改善效果并不明顯,部分患者鎮(zhèn)靜加強時常出現(xiàn)血壓下降情況,不利于患者傷勢、休克等問題的處理,最終導致整體療效未能達到理想狀態(tài)[18]。
肌松劑是一類能夠降低人體肌肉強度,使肌肉放松的特殊藥物,其作用機制為選擇性作用于運動神經終板膜上的N2受體來阻斷神經沖動向骨骼肌的傳遞,從而實現(xiàn)肌肉松弛的目的。近年來,肌松劑被廣泛用于人體各類急慢性軟組織損傷、肌肉酸痛、神經病變所致的肌肉痙攣、筋膜炎癥等疾病的治療。有研究表明[19,20],重癥ARDS 機械通氣患者使用肌松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提高患者90 d 生存率,甚至降低病死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病死率低于對照組(P<0.05)。pH、PaO2、PaCO2是臨床中血氣分析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保持正常范圍的PaO2和PaCO2是監(jiān)測患者避免呼吸衰竭的重點指標,而PaO2/FiO2在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占據重要位置,它可以用來評價患者分肺功能情況。基于此,本研究對以上指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pH、PaO2、PaCO2、PaO2/FiO2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肌松劑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從而改善患者缺氧癥狀。這是因為肌松劑能夠選擇性的作用于神經肌肉接頭,從而能夠有效阻斷神經肌肉的興奮傳遞,使得患者肌肉松弛,以此減輕患者呼吸肌的痙攣狀況,最終實現(xiàn)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同時,這也是肌松劑能夠降低重癥ARDS 機械通氣患者死亡的一項重要原因。維庫溴銨是臨床常見的肌松劑之一,作為單季銨類固醇類中效非去極化型肌肉松弛劑,屬于泮庫溴銨的衍生物,作用也與其相似,能夠競爭膽堿能受體,阻斷乙酰膽堿作用,從而發(fā)揮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此外,觀察組28 d 無機械通氣日、ICU 住院日、住院費用、VAP 患病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梢?,肌松劑的應用還能夠促使患者更快恢復自主呼吸、更早脫機,并減少VAP 的發(fā)生,提示肌松劑能夠更好、更快的促進患者康復,并改善患者預后。這可能是因為肌松劑還能夠快速緩解患者外傷引起的肌肉痙攣疼痛,降低患者機體不適感,加速患者機能的恢復,尤其是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復,從而有效縮短呼吸機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呼吸機的使用,降低患者VAP 發(fā)生風險,又能夠減少患者就醫(yī)成本,進一步避免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綜上所述,肌松劑可改善創(chuàng)傷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患者氧合指數(shù),促進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VAP 患病率、住院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