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楊陵高新初級中學 崔海波 賀海燕
“五育融合”是 “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簡稱,這也為初中班級管理提供了方向,有利于貫徹落實教學新理念、提升班級管理時效性。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受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的影響,立德樹人任務無法順利展開,這不利于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在我國當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要培養(yǎng)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基于 “五育融合”的理念來增強班級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
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即為 “五育”,這是我國實施全面教育的重要舉措。其中德育貫穿于“五育”的各個部分,智育提供智力支持,體育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美育塑造學生的精神涵養(yǎng),勞育可以發(fā)揮實踐效能。這 “五育”兼容并蓄、同心同向,彼此之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基于 “五育融合”的理念,可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班級管理工作事無巨細,要樹立立德樹人的目標,教師要基于 “五育融合”理念探索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以班級精細化管理更好地服務社會主義建設。
具體實施流程為:(1)明確班級精細化管理目標。班級管理是管理體制建設的過程,也是班級文化醞釀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將體制建設和文化創(chuàng)造作為管理目標。(2)實施階段,成立班級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確立班級建設的基本模式。制定班訓、營造班風;制定符合實情的班干部管理制度;組建競爭向上的小組;發(fā)展有個性的興趣團隊;組織豐富多彩的育人活動;形成有利于班級發(fā)展的班務活動記錄。形成一個關心社會的責任感集體,融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于一體,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3)探索與實施階段,促進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創(chuàng)新,教師不斷總結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好的方法和經驗。(4)完善總結階段,組織班級精細化管理學術研討會,展示典型課例,交流典型經驗。召開班級精細化管理成果表彰會。利用各種傳播平臺宣傳高效課堂建設的成果。
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就學生的在校表現與家長進行交流與溝通;班主任在班級中強調作業(yè)管理、學習習慣、學生閱讀、上下學接送、安全教育等內容。為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要求教師協(xié)同合作,在班級開辟 “圖書一角”“國學書架”,使班級環(huán)境建設服務于學生晨讀和課余時間。一方面,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 “四大名著”“趣味科普”等有意義的書籍,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知識,更好地提升智力水平。
同時,在繁雜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為達到立德樹人的管理目的,教師要在瑣碎繁雜的事務中回歸德育本源。提升學生的自覺性,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不僅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自律、自省的好習慣,也可以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如在班集體管理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正確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自覺改正錯誤,從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教師要嚴格執(zhí)行班級管理規(guī)范,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集體的事務,在積極主動的溝通交流中使學生認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分子,愿意為班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五育不是簡單的口號,教師要按照班級制度和規(guī)定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開展多樣化的管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利于提升他們的班級管理精神,可以使他們在自我教育中實現“五育”目標。
建立“人人督我,我督人人”的監(jiān)督機制,以此消除不公平的現象,保證學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在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方面,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來吸引學生,并根據學生的需要改變活動的組織形式。在班級活動中,為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素質,教師要重視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安排,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并在活動中挖掘學生潛力。如在班級中舉辦辯論賽,聚焦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和學生關心的重點問題,使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鍛煉思維、提高智力水平。通過班級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賦予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激勵學生積極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身特長,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興趣愛好以適應社會。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組織籃球、美術、航模、輪滑等社團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不怕困難、勇于挑戰(zhàn)的堅韌品格,使學生形成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教師應挖掘學生潛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促進 “五育融合”,突破現有的教育思維,實現多元育人。五育之間具有較強的相互作用,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系,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精準教學,使課堂教學多元化、課后作業(yè)適性化、命題評測精細化、資源生成共享化,通過 “教”“評”“輔”“研”“管”的精準實施,讓班級管理 “有的放矢”。建立合作育人平臺和機制,促進 “五育融合”,形成良好班級風貌。面對問題學生,教師要表現出耐心的態(tài)度,對學生多加表揚和鼓勵,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班主任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認真程度,也決定了班級管理的效果。因此加強初中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有益于班級水平的提高,也能很好地促進教學發(fā)展,實現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班主任要積極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形成相互關心,尊重理解和協(xié)同合作的關系。強調集體目標的建設,堅持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方法;制定班級規(guī)則和紀律,嚴格處理班級中的不文明現象;強化班級紀律管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解決班級中的矛盾,更好地了解學生心理,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協(xié)同發(fā)展。
以班級內務管理為例,教師可以營造有序的小組競爭環(huán)境,完善小組作業(yè)分層設計,并確保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如在九年級班級管理中,通過集會宣講、晨間宣誓、班會課等活動,使畢業(yè)班學生保持良好的應考心理、掌握必要的考試技巧;在七八年級班級管理中,通過“圓夢”主題班會課、目標導航、環(huán)境營造、政策激勵等手段讓學生對學習滿懷激情。
在初中教育中,要將立德樹人、五育融合作為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要從課程實施、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家校共育等方面進行多維融合。在精細化班級管理中,融入愛國主義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公民道德等元素。在教研和集體備課活動中,讓資源整合更合理。
教師還要在原有研究基礎上將五育融合滲透到校本課程中,開發(fā)如生活中的科學、勞動實踐等行知課程;了解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融入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明確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的問題。提升基礎性課程效益,并在拓展性課程上做文章,通過拓展性必修課培養(yǎng)個性、引領潮流,在課程多樣態(tài)呈現方面做好新的探索。將學生作業(yè)、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等關系到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內容納入班級管理中,真正實現多維融合、五育并舉的目標。引入海派教育理念,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優(yōu)化教學方式,積極推進特色項目研發(fā)和實施,將我校建設成為有品味、有聲有色的高品質特色學校。
“五育融合”是學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高素質人才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秉承的重要理念。在初中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教師要貫徹落實以德育為先的管理理念、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給學生提供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及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同時要改革和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突出管理和教育的作用。為實現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目標,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制定有效可行的精細化管理方案,基于 “五育融合”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