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永,黎劍浩,徐冰峰,陳 和,傅送保
[中海油化工與新材料科學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3,5,5-三甲基己醛及其醇酯衍生物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被廣泛用于合成冷凍機油、香料(QB/T 5062—2017)、醫(yī)藥中間體、潤滑劑、化妝品、金屬皂和金屬加工液等[1-3]。例如3,5,5-三甲基己酸酯被用作香料和化妝品添加劑;3,5,5-三甲基己酸被用作醇酸樹脂改性劑,來提高樹脂的抗沖擊性能以及耐黃變性;3,5,5-三甲基己酸金屬鹽可用作涂料催干劑、防腐劑、輪胎黏合助劑以及乙烯基穩(wěn)定劑等。
3,5,5-三甲基己醛及其醇酯衍生物主要通過支鏈辛烯(2,4,4-三甲基-1-戊烯和2,4,4-三甲基-2-戊烯混合物)氫甲?;磻频?。BASF、Shell 和Exxon Mobil 等公司均開發(fā)了鈷催化氫甲?;飘惾纱技夹g,但鈷催化反應需要高溫和高壓,反應條件苛刻[4]。魏嵐等[5]研究了鈷催化混合辛烯氫甲?;磻绊懸驍?shù),發(fā)現(xiàn)在160℃、8 MPa 條件下混合辛烯的轉化率為83%,但異壬醛的收率僅為55.4%。Hertrich 等[6]報道了負載納米鈷催化的氫甲?;磻旌?,4,4-三甲基-1-戊烯轉化率僅為27%,3,5,5-三甲基己醛產率僅為19%。Hood 等[7]報道了一種新型陽離子Co(Ⅱ)雙膦體系,該體系在較低壓力下顯示出更高的活性,但對于2,4,4-三甲基-2-戊烯活性反應活性仍較差,醛收率僅為26.9%。
相比于金屬鈷催化劑,金屬銠具有更高的氫甲酰化催化活性,并且可以在更溫和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反應。對于銠催化的辛烯氫甲?;磻芯恐饕杏谥辨溞料┑母哒惐葰浼柞;瘉矶喈a正構醛[8-9],而對于多支鏈辛烯的氫甲?;磻芯枯^少。劉曄等[10]報道了以混合丁烯二聚制得的多支鏈辛烯為原料,在140℃、10.5 MPa 條件下,采用銠/三苯基氧膦催化體系實現(xiàn)了92%的異壬醛收率。文獻中還報道銠負載的大型多孔金屬-有機框架[11]和助劑改性活性炭負載金屬銠催化劑[12],其在多支鏈辛烯的氫甲?;磻袃H得到較低的轉化率和醛產率。姜淼等[13]報道了銠/有機配體聚合物催化的混合辛烯制備異壬醛的方法,混合辛烯轉化率可以達到45.8%,3,5,5-三甲基己醛的選擇性為96.8%。張潤通等[14]開發(fā)出銠/多齒亞膦酰胺配體催化體系,在多支鏈辛烯氫甲酰化反應中烯烴轉化率>93%,醛收率>99%,但多齒配體合成復雜,限制了該方法的推廣應用。
本研究主要通過雙齒和單齒亞磷酸酯組合來提高多支鏈辛烯氫甲?;磻幕钚院瓦x擇性,并通過對各項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進一步提高3,5,5-三甲基己醛的選擇性和收率。
甲苯(分析純,國藥試劑);支鏈辛烯(含80%的2,4,4-三甲基-1-戊烯和20%的2,4,4-三甲基-2-戊烯,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乙酰丙酮二羰基銠(98%,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雙亞磷酸二(2,2′-取代聯(lián)苯酚)-3,3′,5,5′-四取代-2,2′-聯(lián)苯酚酯,6-(2,4-二叔丁基苯氧基)二苯并[d,f][1,3,2]二噁磷雜庚英:(實驗室合成);合成氣[一氧化碳∶氫氣(1 ∶1),99.9%,大連大特氣體有限公司)。
支鏈辛烯氫甲?;僮鞑襟E:在氮氣氣氛下向300 mL 裝有壓力表的不銹鋼高壓釜中加入支鏈辛烯(0.1 mol,11.2 g)、[Rh(acac)(CO)2](0.1 mmol)、配體L(0.3 mmol)以及80 mL 甲苯溶劑,攪拌器緩慢攪拌生成銠/配體L 催化體系。連接氣體管線,以氮氣置換釜內氣體三次,通入合成氣(一氧化碳∶氫氣=1 ∶1)至指定壓力。在磁力攪拌下加熱升溫至指定溫度(90~120℃),反應過程中維持壓力恒定,反應至指定時間(16 h)后,反應器冷卻,在通風櫥中放空殘余氣體,稱重,開釜,取樣,用氣相色譜(GC)測定支鏈辛烯轉化率及3,5,5-三甲基己醛收率。
通過Agilent-7890B 氣相色譜對支鏈辛烯氫甲酰化反應的烯烴轉化率、3,5,5-三甲基己醛的產率進行定量分析,其中:
在氫甲?;磻?,含膦配體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它決定著反應的活性和化學選擇性。首先探究了不同類型配體對氫甲?;磻兄ф溞料┑霓D化率和產物的選擇性情況(如圖1、表1所示)。
表1 配體結構對支鏈辛烯氫甲?;磻挠绊?/p>
圖1 支鏈辛烯氫甲酰化配位體及反應方程式
a) 反應壓力1.5 MPa, 支鏈辛烯(0.1 mol,11.2 g)、乙酰丙酮二羰基銠(0.1 mmol)、配體(0.3 mmol)、80 mL 甲苯,130℃,16 h。
b)110℃。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配體對烯烴氫甲?;磻钚院瓦x擇性影響較大。雙膦配體L1和L2反應溫度較高,醛產物的選擇性較差,因膦配體給電子能力較強,約10%的烯烴被還原成烷烴,原料利用率較低;而雙亞磷酸酯配體L3推測因位阻較大原因,反應較慢,但生成醛的選擇性明顯提高;亞磷酰胺類配體L4活性中等;單亞磷酸酯類配體L5和L6活性和醛選擇性較好,但區(qū)域選擇性有待提高。而采用配體L3和L6組合能很好地解決了反應活性和選擇性問題,當配體L3 ∶L6為2 ∶1時,烯烴轉化率>98%,醛產物選擇性為93%,繼續(xù)增加配體L3的量,烯烴轉化率會降低。因此,選擇配體L3 ∶L6(2 ∶1)組合繼續(xù)進行其他條件的考察。
在氫甲酰化反應中,不同金屬銠催化劑前體在反應中表現(xiàn)不同,詳細考察了不同銠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如表2所示)。
表2 銠催化劑對支鏈辛烯氫甲酰化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反應壓力1.5 MPa,支鏈辛烯(0.1 mol,11.2 g)、銠催化劑(0.1 mmol)、配體L3(0.2 mmol)、配體L6(0.1 mmol)、80 mL 甲苯,110℃,16 h。
從表2 可以看出,催化劑Rh(CO)2acac 和Rh(acac)2在支鏈辛烯羰基酯化反應中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支鏈辛烯轉化率>98%,3,5,5-三甲基己醛收率>92%;催化劑Rh(PPh3)3Cl、Rh2(CH3CO2)4、[Rh(C7H15CO2)2]2反應活性略有下降,但支鏈辛烯轉化率>92%,3,5,5-三甲基己醛產率>87%;催化劑Rh2(SO4)4表現(xiàn)較差,支鏈辛烯轉化率僅有78%。因此,選擇最優(yōu)的Rh(CO)2acac 繼續(xù)進行其他條件的考察。
氫甲?;磻獙Ψ磻獪囟群蛪毫容^敏感,其對反應的活性和選擇性影響較大,考察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對支鏈辛烯氫甲酰化反應的影響
反應條件:充氣至指定壓力,支鏈辛烯(0.1 mol,11.2 g)、乙酰丙酮二羰基銠(0.1 mmol)、配體L3(0.2 mmol)、 配體L6(0.1 mmol)、80 mL 甲苯,110℃,16 h。
從表3可以看出,溫度和壓力對反應條件影響較大。90℃下僅有58%的支鏈辛烯轉化率,隨著溫度升高,支鏈辛烯轉化率也逐漸提高,到120℃時,反應產率達到99%,但醛產物收率略有下降。壓力也對反應影響較大,壓力由1 MPa 升高到2.5 MPa,反應收率由76%提升到99%,到2 MPa 時支鏈辛烯轉化率和醛收率達到最優(yōu),繼續(xù)增加壓力對反應影響不大。因此,選定溫度為110℃、壓力為2 MPa,繼續(xù)考察其他反應條件對辛烯氫甲?;磻挠绊?。
支鏈辛烯位阻大,活性相對較差,而直鏈烯烴活性相對較高,在上述最優(yōu)反應條件下繼續(xù)考察催化體系對不同辛烯的影響,考察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辛烯烴氫甲?;磻挠绊?/p>
a) 反應壓力2 MPa, 支鏈辛烯(0.1 mol,11.2 g)、乙酰丙酮二羰基銠(0.1 mmol)、配體L3(0.2 mmol)、 配體L6(0.1 mmol)、80 mL 甲苯,110℃,16 h。
b)僅加入配體L3(0.3 mmol)。
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辛烯在氫甲?;磻械幕钚院瓦x擇性略有差別。對于端位2,4,4-三甲基-1-戊烯的氫甲酰化反應,烯烴轉化率為99%,醛的收率為95%,并產生4%的加氫產物;而對內位2,4,4-三甲基-2-戊烯,活性略有降低,烯烴轉化率為97%,醛的收率為93%;對于工業(yè)可得到混合支鏈辛烯(含80%的2,4,4-三甲基-1-戊烯和20%的2,4,4-三甲基-2-戊烯),烯烴轉化率為99%,醛的收率為94%,并產生5%的加氫產物。對于直鏈烯烴,反應活性非常好,烯烴轉化率為99%,醛收率為96%,并產生3%加氫產物,從1-辛烯到3-辛烯,產物的正異比(區(qū)域選擇性)由45.3下降到11.8。
研究了以Rh(CO)2acac 為催化劑,與雙亞磷酸酯配體L3和單亞磷酸酯L6組合在辛烯氫甲?;磻械拇呋阅?,考察了溫度、壓力、醇類溶劑等對氫甲?;磻幕钚院瓦x擇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反應溫度110℃、反應壓力2 MPa 時,Rh(CO)2acac、配體L3和配體L6組合對于支鏈辛烯具有優(yōu)異的活性和選擇性,支鏈辛烯轉化率>97%,3,5,5-三甲基己醛收率最高達到95%。對于直鏈辛烯,雙亞磷酸酯配體L3表現(xiàn)出極好的活性和選擇性,辛烯轉化率為99%,醛收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