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科
坐落于湖北省荊州市繁華地帶的“大賽巷”,是一個充滿市井煙火氣的美食天堂。
最初,因大賽巷里建有元筑大寨,人們將它命名為“大寨巷”。明朝時期,這里成為武士的騎射場,“大寨巷”被更名為“大賽巷”??箲?zhàn)時期,北京朝陽學(xué)院遷入此巷,抗戰(zhàn)結(jié)束后遷回北京,隨后,這里成為很多文化名人的居住地。20世紀(jì)90年代后,荊州在改革的浪潮下迎來巨變,大賽巷中開始有商販云集,人流日益增多。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這里逐漸成為繁華的商業(yè)街,越來越多的美食商家入駐此地。其中,有本土的老字號,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美食品牌。最終使這里成了一條歷史人文薈萃、煙火氣息濃厚的大眾美食街。
不久前,我到荊州旅游時特意尋訪了這條老巷。一走進(jìn)小巷,我就被它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各色美食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各種香味相互交疊,散發(fā)出誘人的煙火氣息。巷子里有鹵貨、甜點、面條、湯包、鍋貼、炸串、炒鍋等常見美食,也有小胡鴨、矮子餡餅、圓豆泡糯米、涼糍粑、鍋塊等特色美食。無論是早點還是夜宵,這里的風(fēng)味小吃、各式佳肴都能滿足你的味蕾。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品嘗了幾道最具本地特色的美食。“小胡鴨”有香辣、香酥、五香、蒜香、孜然等多種口味,味道鮮美香醇,口感香脆、不油膩,食后令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堪稱“荊楚一絕”。門口排隊最長的要數(shù)“矮子餡餅”,據(jù)聞,這種餅是集百家面點之精華制作而成,外皮酥軟不粘牙,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內(nèi)餡有豆沙、黑芝麻、紅糖、桂花、椒鹽等,每一種餡都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
“圓豆泡糯米”是荊州最具特色的早點。圓豆即黃豆,底湯用豬骨湯和圓豆熬制而成,再配以蒸熟的糯米,搭上排骨、牛肉、肥腸等各種配菜。老板告訴我,把糯米飯泡在圓豆湯里,才能吃出絕佳的味道和口感。我輕嘗一口,便覺豆軟湯醇、米糯鮮香。細(xì)品過后,發(fā)現(xiàn)咸中有辣、辣中帶香,米香和肉香相互碰撞產(chǎn)生了豐富的口感,在齒間縈繞,確實風(fēng)味絕佳。此外,方糕、涼糍粑、鍋塊等特色小吃讓我應(yīng)接不暇,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好不愜意!
穿行于這條古巷中,我還看到一些諸如“老字號面館”“荊州蒸膳美”“金老漢燒雞公”“丹婆婆火鍋”“巷子深酒家”等親切而有趣的店名,不禁被大賽巷商家的親民和友愛所感動。這里除了本地美食外,一些外來飲食也被包容進(jìn)來,如“南京湯包”“渝粉天下”“安慶包面”“江南鐵飯”等。勤勞智慧的荊州人既保留了這些外來飲食的原有風(fēng)味,又融入了荊州特色,充分體現(xiàn)了兼容并包的美食文化精神。
如今的大賽巷,讓人著迷的除了那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舌尖美味,還有那車流聲、腳步聲、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彌漫出的市井煙火氣,讓人倍感親切和溫暖。大賽巷獨特的歷史淵源和豐富、深邃的飲食文化魅力,已讓它成了湖北荊州的一張金牌名片。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