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韓其政,許月麗,耿繼飛,姬峰
1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濟南 250117;2 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3 濟南市中心醫(yī)院東院重癥醫(yī)學科
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 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1-3]。據(jù)調(diào)查,我國20歲及以上人群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為4.2%,其中僅28.7%患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2]。支氣管哮喘通常難以根治,臨床常采用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β2受體激動劑及白三烯調(diào)節(jié)劑等藥物抑制氣道炎癥,緩解臨床癥狀,但仍有部分患者控制不佳[4-6],且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還會引起諸多不良反應。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辨證多為虛實夾雜證型,虛癥多以腎虛為主,邪實多以痰邪為要。因此,中醫(yī)療法多從“痰濕”“腎虛”角度論治。益元平喘湯具有溫腎納氣、化痰平喘作用。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益元平喘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7]。但益元平喘湯用于支氣管哮喘輔助治療的臨床報道尚少。本研究觀察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益元平喘湯治療腎虛痰阻型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2 年7 月—2023 年7 月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和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腎虛痰阻型支氣管哮喘患者109 例。支氣管哮喘診斷依據(jù)《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 年版)》[8],中醫(yī)證型參照《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2016版)》[9]及吳勉華主編的《中醫(yī)內(nèi)科學》總結(jié)歸納得出。納入標準:①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證型為腎虛痰阻型;③年齡≥18 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支氣管或肺疾病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者;③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者;④有吸煙、酗酒或藥物濫用史者;⑤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⑥中途退出治療者;⑦治療期間病情突然加重需氣管插管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對照組54例。觀察組男27例、女28例,年齡18~71(45.83 ±5.49)歲,BMI 15.2~ 39.8(23.46 ± 2.52)kg/m2,病情嚴重程度:輕度16例、中度18例、重度21例;對照組男26 例、女28 例,年齡18~70(45.85 ± 5.51)歲,BMI 15.1~39.6(23.51 ± 2.47)kg/m2,病情嚴重程度:輕度17 例、中度18 例、重度19 例。兩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XYK20210201)。所有研究對象取得知情同意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規(guī)格:160 μg/4.5 μg/吸,120 吸/支),每次1吸,每日2次,連續(xù)治療12天。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益元平喘湯口服,連續(xù)治療12天。益元平喘湯方藥組成:補骨脂15 g、胡桃肉15 g、蛤蚧(沖)3 g、桔梗15 g、魚腥草30 g、杏仁10 g、蘇子15 g、瓜蔞15 g,由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或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室水煎至400 mL,分兩次服用。
1.3 療效評價 治療結(jié)束后,參照《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8]評價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呼吸氣促、喉間哮鳴音、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肺功能明顯提升,療效指數(shù)≥80%;有效:治療后呼吸氣促、喉間哮鳴音、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肺功能有所好轉(zhuǎn),療效指數(shù)30%~<80%;無效;治療后呼吸氣促、喉間哮鳴音、胸悶氣短等臨床癥狀未見好轉(zhuǎn)甚至加重,肺功能改善不明顯,療效指數(shù)<30%。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100%。以(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計算總有效率。
1.4 肺功能和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濃度檢測 治療前后,采用Master Scope肺功能儀檢測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等肺功能指標,采用HFWG-F011 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儀檢測FeNO濃度。
1.5 T 細胞亞群和血清IgE 檢測 治療前后,采集用外周靜脈血,采用FACSCalibur 流式細胞儀檢測CD3+、CD4+、CD8+T 細胞亞群,計算CD4+/CD8+;采集用外周靜脈血,離心留取血清,采用DFM-96 型放射免疫γ計數(shù)儀器檢測血清IgE。
1.6 中醫(yī)證候積分和哮喘控制測試問卷(ACT)評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 年版)評價中醫(yī)證候積分,根據(jù)胸悶、氣喘、咳嗽、咳痰、哮鳴音等癥狀輕重程度分別計0、1、2、3 分,總分為0~15 分。中醫(yī)證候積分越高,臨床癥狀越重。根據(jù)ACT 評分評估哮喘控制情況。ACT 共5 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5~25分。ACT評分越低,哮喘控制越差。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結(jié)果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2 d,觀察組顯效32例、有效18 例、無效5 例,總有效率為90.91%(50/55);對照組顯效24 例、有效16 例、無效14 例,總有效率為74.07%(40/54)。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5.366,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和FeNO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VC、PEF、FEV1及FeNO比較( ±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VC、PEF、FEV1及FeNO比較( ±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n 55 54 FVC(L)1.95 ± 0.44 2.51 ± 0.39*#2.01 ± 0.41 2.25 ± 0.34*PEF(L/s)3.03 ± 0.57 4.60 ± 0.84*#3.04 ± 0.57 3.97 ± 0.59*FEV1(L)1.26 ± 0.35 1.79 ± 0.41*#1.25 ± 0.34 1.56 ± 0.32*FeNO(ppb)116.56 ± 27.31 49.21 ± 7.88*#113.62 ± 25.93 60.25 ± 8.28*
2.3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8+T 細胞亞群以及CD4+/CD8+和血清IgE水平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8+ T細胞及CD4+/CD8+和血清IgE水平比較( ±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D3+、CD4+、CD8+ T細胞及CD4+/CD8+和血清IgE水平比較( ±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n 55 54 CD3+ T細胞(/μL)57.41 ± 7.01 67.75 ± 7.40*#57.64 ± 6.30 63.47 ± 6.43*CD4+ T細胞(/μL)31.36 ± 4.91 38.89 ± 5.56*#32.57 ± 4.31 35.44 ± 4.79*CD8+ T細胞(/μL)30.66 ± 4.74 22.83 ± 3.46*#30.56 ± 3.87 25.47 ± 4.16*CD4+/CD8+1.07 ± 0.30 1.76 ± 0.48*#1.09 ± 0.24 1.44 ± 0.32*IgE(IU/mL)348.8 ± 118.4 102.7 ± 54.4*#334.4 ± 116.4 135.4 ± 66.5*
2.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ACT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ACT評分比較(分,-x ± s)
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 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的一種慢性氣道炎癥疾病。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加劇、過敏原增多及吸煙人數(shù)上升等誘發(fā)因素,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支氣管哮喘本質(zhì)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從而引起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輕度支氣管哮喘有可能自行緩解或藥物治療后緩解,重度支氣管哮喘往往會出現(xiàn)間質(zhì)性肺疾病、肺氣腫、肺不張等并發(fā)癥[10]。目前,臨床主要采取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β2受體激動劑及白三烯受體調(diào)節(jié)劑等藥物,通過舒張支氣管達到緩解哮喘的目的[11]。布地奈德是一種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可通過抗炎、抗過敏、抗?jié)B出等作用緩解支氣管哮喘癥狀。福莫特羅是一種長效β2受體興奮劑,可通過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臨床癥狀。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是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羅的聯(lián)合制劑,兩種藥物協(xié)同作用可增強治療效果。但有研究報道,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長期使用會抑制支氣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機體抵抗力,阻礙疾病康復[11-12]。白三烯是引起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的一種炎癥介質(zhì),全程參與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發(fā)展[13]。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無法阻斷白三烯形成和釋放,在預防重癥和改善預后方面有一定局限性[14]。
支氣管哮喘在中醫(yī)中屬于“喘喝”“哮證”“上氣”范疇,其宿根是痰濁,痰濁存儲于肺而難以咳出,痰濁久留使肺升降功能失調(diào),從而導致肺虛損程度進一步加重,氣道受阻,故出現(xiàn)氣短、喘息、憋悶等臨床表現(xiàn)。腎主氣化、行水。腎陽具有溫化功用,溫化痰飲,可協(xié)助痰濁排出;腎陰對人體各臟腑具有滋養(yǎng)、濡養(yǎng)的作用,尤其對脾胃的濡養(yǎng)功能,更有利于脾胃發(fā)揮運化水濕的作用,從而利于祛除痰濕。若腎的生理功能受到損傷,則驅(qū)邪乏力,導致痰濕之邪滯留機體,氣道受阻,從而引起支氣管哮喘的諸多癥狀。腎主納氣,能夠調(diào)節(jié)肺的宣發(fā)肅降,若腎不納氣,則會出現(xiàn)喘息、氣短等臨床癥狀。因此,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為本虛標實,以臟氣虛弱為本,尤以腎虛為要,以痰濁為標;在本虛的基礎上,感受六淫邪氣,熱、痰、虛夾雜出現(xiàn),邪氣之間相互影響,從而導致該病病情加重和反復發(fā)作。因此,中醫(yī)多從“痰濕”“腎虛”論治。益元平喘湯由蘇子、補骨脂、瓜蔞、魚腥草、胡桃肉、杏仁、蛤蚧、桔梗等藥物組成。補骨脂、胡桃肉二藥共為君藥,具有補腎、納氣、平喘之功效。蛤蚧為臣藥,具有益精血、止咳喘作用,既可增強君藥溫腎助陽之力,又能納氣定喘。君藥、臣藥共用共湊補腎平喘,收攝納氣之功效。杏仁、桔梗、瓜蔞、魚腥草、蘇子五藥共為佐藥,共同起到宣肺、降氣、化痰之功效。其中,桔梗具有載藥上行的功效,使藥達病所,兼為使藥。全方共湊補腎化痰、行氣平喘之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認為,補骨脂中的補骨脂素可改善肺組織炎癥細胞浸潤和黏液分泌,能夠顯著緩解支氣管哮喘大鼠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炎癥[15];蛤蚧具有明顯的抗炎平喘、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魚腥草可發(fā)揮抗感染、抗炎作用[16];桔梗具有祛痰、止咳作用,能夠緩解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癥狀[17];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具有鎮(zhèn)咳、平喘作用[18];瓜蔞提取物能夠減輕氧化應激反應[19]。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益元平喘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7]。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益元平喘湯能提高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兩組治療后FVC、PEF、FEV1均高于治療前,F(xiàn)eNO 低于治療前,以觀察組治療后變化更為顯著,提示益元平喘湯輔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能增強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兩組治療后CD3+、CD4+T 細胞和CD4+/CD8+均較治療前升高,CD8+T 細胞及血清IgE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以觀察組治療后變化更為顯著,提示益元平喘湯輔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支氣管哮喘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力;兩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ACT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以觀察組治療后變化更為顯著,提示益元平喘湯輔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支氣管哮喘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疾病恢復。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益元平喘湯治療腎虛痰阻型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明顯改善肺功能、增強免疫能力、減輕臨床癥狀。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小樣本量研究,其結(jié)論還需多中心、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