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華
(濟南市槐蔭區(qū)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0)
園林景觀設計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環(huán)境、為城市居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在現代園林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充分發(fā)揮園林綠化的作用。園林綠化養(yǎng)護技術及施工管理措施對提高園林綠化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相關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園林綠化養(yǎng)護技術,落實施工管理措施,以有效提高園林綠化的整體價值。
部分園林綠化工程存在準備工作不到位、采用的施工工藝不夠科學、施工流程存在漏洞等問題,進而在后續(xù)施工過程中引發(fā)一系列問題。例如,在定點放線環(huán)節(jié),施工人員未提前做好苗木栽植定位工作,以致苗木移植過程潦草,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苗木移植一直是園林綠化工程的技術難點之一,且苗木移植成活率與工程質量、施工成本息息相關。但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員往往忽視了對不同苗木施工工藝的梳理工作,同時缺少專業(yè)、科學的施工手冊的指導,進而導致關鍵移植技術掌握不到位,嚴重影響苗木移植成活率[1]。
現場管理工作通常涉及施工安全、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等方面。首先,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部分施工單位并未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組織,個別施工環(huán)節(jié)的安全管理沒有落實到位。長此以往,現場管理工作難免存在安全監(jiān)管漏洞。同時,施工單位并未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獎懲機制,進而導致一線施工人員對施工安全缺乏足夠重視。其次,部分施工單位的進度管理制度不健全,進度管理工作較為粗放,一些既定的進度管理目標無法有效落實。最后,在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中,施工單位對施工材料及設備的質量管控不夠嚴格,施工材料、設備質量問題不斷,嚴重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部分施工單位在園林綠化工程建成以后,就忽視了后續(xù)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事實上,由于園林綠化工程普遍具有長期性特征,如果施工單位未在工程建成以后及時落實養(yǎng)護措施,就會導致園林中移植的苗木失活,進而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整體質量。例如,部分施工單位在園林綠化工程養(yǎng)護階段并沒有做好水肥管理,且病蟲害防治工作也不到位,以致新移植苗木生長狀態(tài)欠佳、成活率不高。
為確保園林綠化施工工序的有效進行,需事先進行規(guī)劃設計,使園林植物的配置更具科學性,優(yōu)化園林工程的施工效果,實現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诖耍芍卦谝韵? 個方面進行規(guī)劃。
(1)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前,專業(yè)人員應全面勘察和分析施工現場,采集地形地貌、水文環(huán)境以及氣候環(huán)境等數據信息,為制訂施工方案提供科學、可靠的數據支撐。根據實地勘察的結果合理篩選植物種類,因地制宜地采用并合理搭配當地材料,強化整體的景觀效果,同時注意養(yǎng)護管理措施以提高綠化工程的耐久性。選擇樹種或栽種方式時,需充分尊重其生長習性,強化對地質、地理環(huán)境、氣候及其他因素的考慮,盡量選擇當地植被,在確保成活率的前提下,促進施工質量的提高,降低施工成本[2]。例如,對于氣溫要求不高的植物,可以冬季栽培;有較高溫度要求的植物,宜于春季栽培。
(2)施工單位在進行日常管理及規(guī)劃過程中,除了選擇適宜植被、明確種植的最佳時期及模式外,還應注意挖掘園林藝術特色,將其融入具體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結合實際景觀進行相關工作,從而達到現場內容整體策劃的要求,使整體景觀更具藝術性,提升園林項目的建設水平和質量。
(3)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階段,還應對植物的生長特征有著較清楚的認識和理解。根據不同地區(qū)氣候條件與土壤情況等因素差異,可以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環(huán)境的多種植物,延長園林生物鏈,增強園林對病蟲害的防御能力,提高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園林植物是構成園林景觀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作為園林工程中核心的因素,如果缺乏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植物,整個工程將會喪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苗木在運輸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會大大影響日后的生長和成活率。因此施工單位的園林工程建設既要從植物自身具有的種植特征出發(fā),明確生存環(huán)境要求,又要做好運輸期間的防護和維護措施,避免因不恰當運輸造成苗木受損或死亡。運苗裝車時,認真核對苗木數量、品種與質量,嚴格檢疫苗木以保證購買的苗木質量達標,防止病害傳播和蔓延。施工單位應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運輸苗木,并提前做好草皮墊防護。運輸時,注意防范高溫氣候和水分流失。一般使用泥土將苗木根系裹住,避免高溫對植被的沖擊,減少水分流失。通常情況下,短途運輸會在筐底部和頂部蓋上濕潤物,并經常檢查麻袋布是否漏風,確保苗根不失水;長途運輸需要用濕麻袋布將苗木蓋上,并經常灑水浸濕樹根[3]。苗木運到現場后,裸根苗木應當天種植,不能及時種植的苗木應進行假植。若帶土球的苗木當天無法種植,則應適當噴水保持土球濕潤。運輸樹種較為珍貴或者是非季節(jié)起苗,應提前備苗,并帶容器假植。
施工人員與養(yǎng)護管理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如何提升園林綠化施工和養(yǎng)護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整個園林施工中,施工現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其主要目的就是確保苗木成活率及綠化面積最大化。首先,進場施工人員應具備專業(yè)基礎知識與水平,并具有一定實際操作能力及藝術審美素養(yǎng)。鑒于目前國內一些地區(qū)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養(yǎng)護管理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的情況,首先應利用各類招聘平臺,招聘更多技術型的園林施工與養(yǎng)護管理人才,并采取先進、靈活的就業(yè)機制,吸引廣大的社會人才進入該行業(yè),擴大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和養(yǎng)護管理的隊伍,強化園林綠化建設基礎。其次,有針對性采取措施,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實踐中,管理人員應重視現場人員的工作情況,通過有效的方法調動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具體進行管理時,一方面結合施工人員特點合理配置工作崗位,確保每一名員工都能發(fā)揮自身長處,并組織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與養(yǎng)護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和培訓,全面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提升人員的職業(yè)技能和層次,并明確安排每一位職工的工作職責與工作任務,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專業(yè)技術能力,做好本職工作。另一方面,對于施工人員需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制定詳細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約束,指定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嚴格監(jiān)督各個環(huán)節(jié),保證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園林施工規(guī)范進行施工,盡量避免違規(guī)操作和人為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確保園林工程的施工質量,為園林建設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在苗木種植、移栽完成后,養(yǎng)護人員需要及時做好防風處理。這是因為剛移植的苗木,其根系還沒來得及扎入土壤深處,且與土層的結合也不夠緊密。此時,如遇狂風天氣,新移植的苗木極易發(fā)生傾倒。為了避免發(fā)生此類問題,養(yǎng)護人員必須做好新移植苗木的支撐工作。例如,養(yǎng)護人員可以將三根圓木均勻圍設在苗木周圍,頂起苗木以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支撐,促使苗木可以抵御來自各個方向的狂風,苗木防風加固如圖1 所示。此外,養(yǎng)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應仔細觀察每一棵苗木的生存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苗木死亡,應及時補種,以保證園林綠化工程的完整性。
圖1 苗木防風加固
園林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土壤內部的水分往往難以滿足植物生長需求,所以工作人員要及時灌溉,保證土壤水分充足。當前,園林綠化灌溉技術種類較多,比如滴灌、漫灌、噴灌以及微灌等。這些灌溉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在灌溉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園林綠化的基本情況以及當地水資源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灌溉技術。另外,不同的灌溉技術所適用的灌溉范圍不同,例如噴灌技術適用于大面積草坪澆灌。園林往往是城市中較為經典的建筑,它可以體現出當地人文特色。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園林設計人員往往會結合地域特色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地形因素開展植物配置設計工作,以充分體現當地文化的內涵,發(fā)揮植物的觀賞作用。園林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有著一定的差異。在實際灌溉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植物對水分的具體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制訂針對性的灌溉方案,以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求。此外,工作人員還要在灌溉過程中重視水資源保護工作,盡量選擇一些節(jié)水灌溉技術來減少水資源浪費。
苗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因此,工作人員要科學開展施肥工作,使苗木健康生長。首先,在為苗木施肥時,工作人員需要考慮苗木的生長特點。比如,夏季是苗木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工作人員需要加大施肥力度,增強土壤的肥力。其次,工作人員要選擇天然肥料,從而避免肥料對土壤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將落葉堆置在樹根周圍。再次,工作人員在施肥時,要時刻關注天氣情況[4]。例如,在天氣晴朗以及土壤比較干燥時,工作人員可以施一些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的肥料。最后,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肥料的基本特點來開展施肥工作。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強,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淺施的方式使氮肥滲透到苗木根系部位。鉀肥、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差,當施這兩種肥時,工作人員需要利用深施的方式使苗木更好地吸收肥料。
病蟲害防治是保護植物的關鍵措施,在園林綠化養(yǎng)護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植物的基本特性來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害蟲的控制,如粉虱、蚜蟲以及鱗狀昆蟲等。針對這些害蟲,工作人員可以在冬季噴灑石硫合劑,在夏季和秋季噴灑地塞米松。另一方面,在有效防治植物蟲害的基礎上,工作人員還要避免植物發(fā)生病害。比如,氧化樂果及毒死蜱等常見的化學藥物雖然能夠防治害蟲,但是會導致植物發(fā)生病害。在園林綠化養(yǎng)護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園林植物的主要特點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在園林植物種植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對植物的枝葉進行修剪,以增加園林植物整體的觀賞性??茖W修剪不僅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還可以保證植物的整體美觀性。確定植物修剪時間十分重要,工作人員需要按照植物的生長習性來制訂修剪計劃[5]。比如櫻桃、木蘭等植物的自愈能力較弱,因此,工作人員不宜對這類植物進行頻繁修剪。在園林建設完成后,工作人員不能對植物幼苗進行修剪,而要等到植物長大后,再對其進行修剪。在修剪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做好植物造型設計工作,以增強植物的美觀性。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需要采用不同的修剪形式,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植物的休眠期以及生長期,并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修剪工作。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城市園林綠化養(yǎng)護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工作人員還要掌握澆灌技術、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植物修剪技術的要點。此外,建設單位要做好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工作,并且根據城市園林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增強城市園林景觀效果,為提高城市生態(tài)建設質量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