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方,徐火忠,包偉方,丁岳良
(松陽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浙江 松陽 323400)
葉面追肥能快速補充茶樹養(yǎng)分和微量元素,成為茶葉根部施肥外的主要補充[1-3]。葉面追肥可以彌補逆境下根系吸收的不足,某些養(yǎng)料如P、Fe、Mn、Cu、Zn等在土壤中易被固定而影響其有效性[4-6],而葉面追肥能活化茶樹體內的酶系統(tǒng),加強茶樹根系吸收能力,對春茶的早發(fā)和旺發(fā)有明顯的促進作用[7-10]。為驗證不同葉面噴施劑對茶樹促生長效果,2022年安排本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試驗安排在松陽縣西屏街道鋪門村徐云榮家茶園進行,土壤為砂質壤土,海拔155 m,pH值5.3,肥力中等偏高。供試作物為茶樹(Camelliasinensis),試驗品種為龍井43,樹齡18 a,雙株種植,樹高70 cm,茶樹覆蓋度85%。
(1)九佰金(熒光蛋白≥0.1%,解盶酶≥0.02%,銳亨作物保護(河南)有限公司)300倍,1月25日、2月6日噴霧2次。
(2)玖億渠(酵素菌+氨基酸≥10%,Zn+Fe+Mn+Cu+B≥2.0%,福建泉州市億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倍,2月14日、2月25日噴霧2次。
(3)玖億渠(酵素菌+氨基酸≥10%,Zn+Fe+Mn+Cu+B≥2.0%,福建泉州市億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倍,2月14日噴霧1次。
(4)中茶早微量元素水溶肥料(Zn+B≥10%,浙江康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0倍,1月25日噴霧1次。
(5)益施康(氨基酸≥11%,Zn+Mn≥2.4%,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300倍,2月14日噴霧1次。
(6)含氨基酸水溶肥(氨基酸100 g·L-1,Zn+B+Mo≥20 g·L-1,山東嘉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倍,2月14日噴霧1次。
(7)清水對照。
試驗3次重復,小區(qū)排列為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小區(qū)面積為30 m2,試驗周圍設保護行。施藥使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每667 m2噴藥液量60 kg。
試驗對茶葉產(chǎn)量情況進行2次數(shù)據(jù)調查,名茶采摘在3月13日,采摘一芽一葉;優(yōu)質茶采摘在3月28日,采摘一芽兩葉及以上。調查各個小區(qū)隨機取3個點,每點調查0.11 m2,調查小區(qū)芽數(shù)、20芽梢長度、芽重(鮮葉產(chǎn)量),計算出單芽重。將試驗結果進行Duncan′s多重比較方差分析。
2022年遭遇60余年未遇的高溫干旱,茶葉出現(xiàn)不同程度旱災,10月6日對試驗地旱災情況進行調查,調查每小區(qū)隨機取3個點,每點調查100葉以上,計算枯葉率、病情指數(shù)。茶葉枯葉分級按以下標準:0級,無枯葉;1級,枯葉5%以下;2級,枯葉5%~25%;3級,枯葉25%~50%;4級,枯葉50%~75%;5級,枯葉75%以上。
名茶鮮葉產(chǎn)量以玖億渠2次處理增產(chǎn)效果最好,比對照增加18.35%,其次為九佰金處理增產(chǎn)16.24%,中茶早處理居第3位,增產(chǎn)13.41%,益施康處理增產(chǎn)9.65%,以上4種處理與其他處理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玖億渠1次處理增產(chǎn)4.94%,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增產(chǎn)4.71%,與清水對照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表1)。
表1 不同噴施劑對茶葉(名茶)產(chǎn)量影響
優(yōu)質茶鮮葉產(chǎn)量以玖億渠1次處理最高,比對照增產(chǎn)14.31%,與九佰金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玖億渠2次處理增產(chǎn)2.59%,中茶早處理與對照接近,因前期名茶采摘影響,有幾個處理鮮葉產(chǎn)量減少,九佰金處理比對照減少36.47%,與其他處理差異達顯著水平,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減產(chǎn)7.59%,益施康處理略有減少,與清水對照差異均不顯著(表2)。
表2 不同噴施劑對茶葉(優(yōu)質茶)產(chǎn)量影響
凈增收益以玖億渠2次處理最高,兩次調查667 m2增收387.6元,其次為玖億渠1次處理667 m2增收256.4元,中茶早處理居第3位,667 m2增收192.0元,益施康處理667 m2增收155.6元,氨基酸水溶肥處理收益接近使用成本,九佰金處理收益低于使用成本(表3)。
表3 不同噴施劑667 m2茶葉凈增收益比較
名茶芽數(shù)以玖億渠2次處理芽數(shù)最高,比對照增加17.57%,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玖億渠1次處理、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中茶早處理略有增加,比對照分別增加3.69%、2.81%和1.58%,與對照差異不顯著,九佰金處理、益施康處理芽數(shù)與對照接近(表4)。
表4 不同葉面噴施劑對茶葉(名茶)芽數(shù)影響
優(yōu)質茶芽數(shù)以玖億渠1次處理最高,比對照增加7.51%,玖億渠2次處理、益施康處理和中茶早處理略有增加,分別增加3.22%、1.55%和1.43%,可能因前期名茶采摘較多,九佰金處理、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芽數(shù)減少較多,比對照分別減少9.3%和7.12%,各處理與對照差異均不顯著(表5)。
表5 不同葉面噴施劑對茶葉(優(yōu)質茶)芽數(shù)影響
不同噴施劑對名茶茶葉芽長均有促進作用,以九佰金處理最為明顯,比對照增加15.85%,其次為中茶早處理增加11.55%,以上2個處理與其他處理差異達顯著水平,玖億渠1次處理增加7.63%,益施康處理增加6.46%,玖億渠2次處理增加3.91%,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增加1.17%,這4個處理與清水對照差異不顯著(表6)。
表6 不同噴施劑對茶葉(名茶)芽長影響
優(yōu)質茶芽長以玖億渠噴施1次處理最長,比對照增加13.66%,與九佰金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其次為玖億渠2次處理增加5.64%,中茶早處理增加4.87%,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和益施康處理基本無變化,九佰金處理略有降低(表7)。
表7 不同噴施劑對茶葉(優(yōu)質茶)芽長影響
不同噴施劑均能降低茶樹受到旱災的影響,以玖億渠2次處理效果最佳,比對照枯葉率、病情指數(shù)分別減少17.23、18.04百分點,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其次為中茶早處理,比對照分別減少9.81、14.17百分點。九佰金處理居第3位,比對照分別減少11.77、11.62百分點。中茶早處理、九佰金處理與清水對照差異達顯著水平,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居第4位,比對照分別減少9.26、7.84百分點,益施康處理居第5位,比對照減少5.80、7.37百分點,玖億渠1次處理比對照分別減少10.38、6.78百分點,益施康處理、玖億渠1次處理與清水對照差異不顯著(表8)。
表8 不同噴施劑對茶樹旱災枯葉情況調查 單位:%
玖億渠處理在茶葉上使用增產(chǎn)效果明顯,增產(chǎn)主要因素為芽密度提高、芽數(shù)增加,有一定提早發(fā)芽作用,明顯減輕旱災造成枯葉,使用以采摘前15~20 d,噴施2次增產(chǎn)更為明顯。
中茶早處理有增產(chǎn)效果,增產(chǎn)主要因素為單芽重增加,提早發(fā)芽,較為明顯減輕旱災造成枯葉,在茶葉采摘前30 d左右使用為宜;益施康處理有增產(chǎn)作用,增產(chǎn)主要因素為單芽重增加,有一定提早發(fā)芽作用,可以減輕旱災造成枯葉,在茶葉采摘前15~20 d使用,噴施次數(shù)有待進一步試驗驗證。
九佰金處理、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名茶有一定增產(chǎn)作用,但優(yōu)質茶芽數(shù)有所減少,含氨基酸水溶肥處理收益接近使用成本,九佰金處理收益低于使用成本,不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