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梅 王愛華
教學目標:
1.緊扣“六要素”說清整件事情,知曉把事情寫清楚的要點。
2.圍繞關鍵詞,感悟老麻雀的無畏勇敢,了解把事情寫生動的秘訣。
3.運用把事情寫生動的方法進行小練筆,實現(xiàn)讀寫融通。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每天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是我們親身經歷的,有些是我們看到的,還有些是我們聽說的。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四年級將舉行“生活萬花筒”寫作競賽活動,獲獎同學的作品將在學校公眾號上推送。
為了幫助大家寫好這篇作文,我們將開啟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我們重點學習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寫生動。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屠格涅夫走進《麻雀》這篇課文,學習怎樣把一件事寫清楚、寫生動。
任務一:知曉寫清楚的要素
一、學習生字詞,找出主要人物
1.出示學習要求: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詞語,指名讀,提醒易錯字詞。
嗅了嗅? ?牙齒? ?龐大? ?愣住
巢里? ?呆呆地? ?無可奈何
幼兒
身軀? ?掩護? ?搏斗? ?力量
3.了解主要人物:這三組詞,每一組都與誰有關呢?說明白這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
二、借助關鍵句,梳理文章脈絡
1.出示學習要求:故事是從哪兩個人物先開始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1~4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寫獵狗和小麻雀之間聯(lián)系的一句話。
2.全班交流補充:這里的“嗅”是什么意思?獵狗口鼻共用,正在聞小麻雀的氣息,它想干什么?
3.概括事情起因:你能給長句瘦身,概括事情的起因嗎?(獵狗想吃小麻雀)現(xiàn)在,你知道給長句瘦身的方法了嗎?(關鍵人物+關鍵動作)
4.概括經過、結果:默讀課文的第5~7自然段,找出主要角色之間聯(lián)系的句子,概括事情的經過和結果。
5.指名交流,補充表格。
6.師小結:事情的經過是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結果是老麻雀嚇退了獵狗。
三、概說整件事,理清寫作要素
1.概說事件:現(xiàn)在誰能用上一些連接詞,把它們之間發(fā)生的事說清楚?
2.師點評:說得連貫、清楚,如果加上時間、地點,表達就更完整、明確了。誰再來說一說?
3.理清要素:現(xiàn)在,你明白把一件事寫清楚要做到什么了嗎?
4.師小結:一起來讀讀“交流平臺”上的這兩句話,(出示:“寫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時間、地點、人物要交代明白”)它是把事情寫清楚的小錦囊。掌握這個小錦囊,能助力我們參加“生活萬花筒”寫作競賽活動哦。
(點評:教師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在詞語的積累與梳理中,把握不同詞語對應的文本角色,為深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礎;再教給學生概說事情起因的方法,并要求學生學以致用,概說事情的經過、結果,實現(xiàn)了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身;最后引導學生緊扣六要素把課文寫的一件事說清楚,學生在概說事情、整體感知中,進一步明確要寫清楚一件事,六個要素一個也不能少,有效落實了本單元語文要素。)
任務二:感受寫生動的奧秘
一、聚焦重點內容,洞悉觀察角度
1.巧妙過渡激趣:初讀課文,我們掌握了把事情寫清楚的要素;再讀課文,我們將了解把事情寫生動的秘訣。這篇課文中,最打動你的是哪部分內容?(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場景最扣人心弦)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作者是如何將這部分內容寫生動的。
2.梳理重點語句:課文中描寫老麻雀的語句在哪些自然段?
3.出示學習要求:老師請兩個同學分別讀一讀第4、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作者是從哪些不同的角度進行細致觀察的?
4.搭建思維支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思考與發(fā)現(xiàn),我將這兩段文字做了一個重新排列,同學們快速地讀讀每一行、每一列,同桌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5.洞悉觀察角度:豎著看,第一列寫的都是——看到的動作,第二列寫的是——聽到的聲音,第三列寫的是——由看到的、聽到的而想到的。橫著看,一個句子,可以只寫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也可以將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結合起來寫。由此可見,要參加“生活萬花筒”寫作競賽活動,一定要留心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調動多種感官(眼、耳、心)進行細致觀察。
二、感悟麻雀無畏,知曉表達方法
1.出示要求:默讀課文第4、5
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將老麻雀的無畏寫生動的?
2.全班交流:結合圈畫的詞語談感受。
預設一: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的面前。
引導學生關注老麻雀在一瞬間“一飛一落”的兩個動作、比喻的修辭,感受老麻雀的英勇無畏,并指導朗讀。
預設二: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1)關注“挓挲”,感悟無畏。
①猜猜意思:“挓挲”是什么意思?
②觀察畫面:結合這幅畫面,說說這是怎樣的張開。
③動作演示: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動作,感受老麻雀全身羽毛張開的力量。
④走進內心:我想問問這只老麻雀,你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想干什么?(危險當頭,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想為孩子筑起生命的屏障。)
⑤展開想象:人有怒發(fā)沖冠,鳥有挓挲羽毛,現(xiàn)在我們也來用上比喻的修辭進行生動的想象。你看老麻雀根根豎起的羽毛,充滿了力量,就像……,就像……。(利箭、刀片、針、刺)一只老麻雀而已,但此時此刻,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就像一個……,就像一個……。(帶刺的刺猬,凜然不可侵犯;勇猛的戰(zhàn)士,隨時準備作戰(zhàn)。)
(2)緊扣“絕望”,讀懂無畏。
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絕望”從字面理解就是看不到希望,老麻雀真的絕望了嗎?
②走進內心理解:如果此時麻雀能說話,它會尖叫什么?(從老麻雀的尖叫聲中,我們聽到了它英勇的吶喊“誰傷害我的孩子,我就跟它拼了”,我們感受到了即使希望渺茫,它還心存希望,作好了殊死搏斗的準備。)
③指導有感情朗讀:女生一齊讀好第2句話。
預設三:它準備著一場搏斗,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fā)抖,發(fā)出嘶啞的聲音。
引導學生從看到的動作——渾身發(fā)抖,聽到的聲音——嘶啞的聲音,感受老麻雀面對龐大的獵狗時非常害怕緊張。但是,它還在竭盡全力地尖叫,希望獵狗能離小麻雀遠一些。
預設四: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引導學生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是作為母親的一種本能反應,看到孩子有危險,產生的一種奮不顧身的果敢力量。)
3.師小結:現(xiàn)在同學們明白了第4、5自然段是怎么寫出老麻雀的無畏的嗎?(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融合起來表達)參加“生活萬花筒”寫作競賽活動,運用這個小錦囊,一定能把事情寫生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4.帶著感情朗誦:讓我們一齊朗讀第4、5自然段,向英勇的老麻雀致敬。
(點評:教者先運用表格梳理描寫老麻雀的語句,引導學生感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細致觀察與描寫的方法。緊接著,引導學生圈畫第4、5自然段中最能表現(xiàn)老麻雀無畏的詞語談感受,學生聚焦一瞬間的幾個動作、比喻的修辭、生動的想象進行深度交流,感知作者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緊密融合在一起,把老麻雀的英勇無畏寫細致的方法。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老麻雀“挓挲的動作”“絕望的尖叫”進行想象補白,將文本內涵引向深處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在課文語境中遷移運用的能力。)
任務三: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筆
一、分享學習收獲
現(xiàn)在你知道如何把事情寫生動了嗎?(我們要從多個角度細致觀察,不僅可以寫看到、聽到的,還可以把想到的寫下來,這樣才能將事情寫生動。)
二、實現(xiàn)遷移運用
平時的寫作中,同學們容易忽視的是想到的內容,更容易忽視的是把想到和看到的、聽到的結合在一起寫。接下來,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描寫“老麻雀無畏”的方法,來寫寫“小麻雀的無助”。
三、全班交流評星
先看這位同學的寫話,請你讀一讀。誰來評一評?(這位同學語句通順,結合看到的、聽到的,進行了生動的想象,讓我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感其心。)對照評星標準,給自己一個評價。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和感受到“老麻雀的無畏”,下節(jié)課我們再學習課文如何寫“獵狗的攻擊與退縮”。相信同學們通過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一定能掌握把事情寫清楚、把細節(jié)寫生動的秘訣,輕松參加“生活萬花筒 ”征文大賽。
(點評: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運用,因此,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了解文本的表現(xiàn)手法,挖掘和利用文本的寫作資源,實現(xiàn)寫法遷移。通過任務一和任務二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本文“按順序,寫清楚”“多角度,寫生動”的表現(xiàn)手法,任務三“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筆”,引導學生運用方法,結合評價標準,寫寫“小麻雀的無助”,既體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意識,又促使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中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再學”的教育理論,本課的教學中,教者打通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壁壘,通過讀寫融通,引導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很顯然,讀寫融通,是習作單元指向素養(yǎng)的不教之教。)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師范學校第三附屬小學/江蘇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 張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