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心中有夢,想到了就大膽去做,做了有一半成功的可能,沒做就一點成功的可能都沒有。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如果經(jīng)過努力可以變得更好,那一定不要選擇“躺平”。
1998年初,和林領(lǐng)班結(jié)婚沒多久,我就懷孕了。因為夫妻倆都屬工廠主管級以上的管理人員,董事長給我們分了套帶客廳、廚房、洗手間的套房。那時候,我非常滿足,時常撫摸肚子幻想孩子出生后的美好生活:我和愛人努力工作,老人過來幫忙,孩子大一點就到工廠附近的金洲幼兒園、金洲小學讀書。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9年6月,愛人因為不善察言觀色、處事不夠圓滑,被放長假。我氣急難忍,行李一卷,也跟著愛人出了廠?,F(xiàn)在回過頭來想,那時候終究是年輕氣盛、不諳世事。后來在福建的諸多困境,讓我清醒,如果讓我重來,我應(yīng)該先保障兒子和老人的生活。然而,世上沒有后悔藥。在連日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創(chuàng)業(yè)又不夠成本、不夠大膽的情況下,我與愛人以及前來幫忙帶兒子的婆婆一起回了福建。
住在福建老家的土房,家境貧困以及與湖南完全不同的習俗是壓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上有老下有小,說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點都不夸張。每天天剛亮,我就得到幾千米外的小溪洗一家四口人的衣服?;氐郊?,兒子要么還沒醒,要么就在哇哇哭,無論哪種情況,也得煮全家人的飯。年老的婆婆每天早出晚歸挑擔子、干農(nóng)活,可是,村里時刻聽得到男人吃吃喝喝、打牌搓麻將的聲音。
老家風氣太差,我擔心待久了愛人和兒子都會受影響,于是安排愛人投靠在廣州工作的哥哥。沒想到,愛人去了廣州后整整一年杳無音訊。2001年5月,我不得不放下三歲的兒子到廣州尋夫。后來我才知道,愛人這一年工作不順利,輾轉(zhuǎn)幾個工廠,一點錢沒掙到,如今剛進一家制衣廠當學徒。因此,他覺得沒有臉面聯(lián)絡(luò)家里。
自己選擇的人,得甘苦與共,得攜手并進,愛面子又不認輸?shù)奈?,下決心與老公一起在廣州打拼,改變現(xiàn)狀、改進生活。
當時的廣州招工,坐辦公室得有高中以上文憑,業(yè)務(wù)跟單要會流利的英語。哥哥工作的工廠附近大多是制衣廠,制衣廠辦公室要有制衣經(jīng)驗,生產(chǎn)車間招工人也只招會電車的熟手。各辦公大樓里的生產(chǎn)銷售、公司前臺及餐館服務(wù)員等大多要求有相關(guān)經(jīng)驗、要會粵語。幾經(jīng)波折,我終于在一家印刷廠找到了一份跟單員的工作。
印刷于我是全新的行業(yè),雖做一行愛一行,但做一行要精一行。不到半年,工廠所有的工種、每一類紙張印刷,只有老板和客戶問不出、想不到的,沒有我答不上、做不來的。進廠一年,我被任命為印刷廠廠長、公司小股東,年底享受分紅。
作為廠長,我每天二十四小時在線待命,雙休日幾乎都有加班。想著可以分紅,從簽署分紅合同后的一年多里,我從沒加過工資,也沒申請過加班費。此外,我還為工友們爭取到三個月一輪加工資、加班費與按時按件同步算??傻搅四甑祝习逡怨S效益不好為由,拒絕給我分紅。緊接著,發(fā)生了一件不算小的生產(chǎn)事故,我與老板對印刷師傅的工傷處理持不同意見。我個人分紅沒拿到事小,但苛待工友的事情我堅決不干。于是,我堅持自己的底線,昂首挺胸地離開工廠。
在印刷廠近三年,我工資雖然不高,但收獲巨大,學到了印刷技術(shù),精通了印刷業(yè)務(wù),接觸了各行各業(yè)的客戶,懂得了印刷銷售談判。出廠后,我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
我退掉原來的租房,重新找了套六層樓高的頂樓(頂樓每個月能省一百多元的租金),買了臺小靈通,又到電信局申請裝電話。那時候安裝電話前后需要近二十天。沒有收入,租金水電還得交,我就利用等裝電話的十多天時間,到各工業(yè)園的廣告位和辦公樓大堂搜集工廠和公司名錄,把公司名、公司地址、電話等一字不漏地摘抄下來,以便后面開展業(yè)務(wù)。
電話終于裝好了,我很激動,滿心歡喜,滿懷憧憬,用小靈通不停地撥打座機,好像電話一響就會有客戶跳出來一樣。第二天,我又一鼓作氣到二手店買了臺五成新的傳真機。我買不起電腦,那時候QQ還沒完全普及,微信更沒誕生,客戶來單,傳真是唯一的渠道。我又印刷了一批公司的宣傳資料、個人名片和信封,白天在廣州大街小巷發(fā)名片,晚上加班加點,仿照三年前在印刷廠工作時的寫信模式,趴在床上給廣州各區(qū)、東南西北各方向、各行各業(yè)的客戶寫信,寄資料和名片。
別看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寄信毫無用處,寫信也沒人會搭理,但在那個網(wǎng)絡(luò)還不發(fā)達、新公司的創(chuàng)建如雨后春筍的時代,給客戶寄信是最直接也最有用的推銷方式。
我早出晚歸地奔波在廣州一個又一個工業(yè)園,晃蕩在市區(qū)各個角落和有工業(yè)區(qū)的城郊,但凡嗅到點商機,就馬上行動。比如到餐館吃面條、到商店買面包,我都會給店老板遞名片,甚至還闖進洗浴場所給前臺遞名片。我尤其喜歡商場、商店和各前臺手上那巴掌大的無碳收據(jù),因為無碳收據(jù)是紙,是印刷廠印刷的單據(jù),雖然不到一分錢一張。
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離開印刷廠三個多月了,發(fā)名片一次又一次碰壁,花大成本投寄的廣告資料也石沉大海。正在悲觀失望的時候,2004年8月15日,我終于接到首張訂單,兩百張保健品企業(yè)的內(nèi)部報紙,四開大,雙面印,第二天交貨,總金額兩百八十元,盈利五十元。單小、錢少、貨又急,但我非常興奮。公司第一張訂單的意義不是數(shù)量有多大、收益有多高,而是我的希望和前進的動力。后來,之前投出去的信件和傳單都有了回音,公司生意逐漸步入正軌。
以前的廣州,社會治安相對差,天南地北的閑雜人士很多,馬路上的摩托車橫沖直撞,公交車上時常有小偷出沒,路邊的搶劫犯也很猖狂。我的幾個同行朋友都遇過小偷劫匪,有的落下殘疾,更有甚者丟了性命。而我也在一次外出跑業(yè)務(wù)時遭遇摩托劫匪搶劫。但即使這樣,我也沒想過退縮:資料沒了重新找,手機沒了重新買,錢沒了再賺,只要命在,其他沒什么大不了。
后來的十幾年里,社會治安得到極大改善,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好,各行各業(yè)欣欣向榮,宣傳類的紙張印刷生意更是如火如荼。托時代的福,加上自己的努力,2006年,我在廣州買了房,2009年買了車,2015年,我正式成為廣州人。
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到2023年,我的公司已成立19周年了。如今網(wǎng)絡(luò)盛行,電子書當?shù)?,紙質(zhì)產(chǎn)品慢慢退位,印刷業(yè)已然越來越艱難。但是,我還活著,我的公司還活著。未來,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努力做好專業(yè),努力做好自己。
是的,我從沒想過放棄,也絕不會放棄。
編輯|饒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