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憲軍 劉福德 段蔚琨
(1.西安市長安區(qū)醫(yī)院神經內科,陜西 西安 710100;2.西安交大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陜西 西安 710061;3.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陜西 安康 725000)
急性腦梗死屬于臨床較多見的腦血管疾病,發(fā)病機制通常較復雜,主要由多種因素導致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并引起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患者出現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癥狀,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救治,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1]。針對此,臨床多采取靜脈溶栓方式進行治療,可有效促進血管通暢,并恢復血供,降低局部腦組織損傷程度。但實際工作中卻發(fā)現,部分患者靜脈溶栓后出現腦出血的風險較高,可直接加重腦損傷程度,進一步提升致殘及致死率[2]。因此,本文研究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98例,均接受靜脈溶栓治療,觀察所有患者治療后的病情變化,將其中41例出現腦出血患者納入研究組,另157例未出現腦出血患者納入對照組。納入標準:意識清楚,存在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符合《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3]中疾病的診斷標準;患者與親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頭部外傷史;合并顱內動脈瘤或者顱內出血史;認知障礙或者意識障礙;合并血液系統或者免疫系統疾病者。兩組基礎信息相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靜脈溶栓,采取尿激酶(天士力生物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03,50萬IU/支),針對體質量不足50 kg,劑量100萬U,與生理鹽水(150 mL)混合稀釋后給藥;體質量≥50 kg,劑量150萬U,與生理鹽水(150 mL)混合稀釋后給藥,時間控制在30 min之內完成。靜脈溶栓治療后,觀察所有患者的病情變化,采取頭顱CT檢查確定有無顱內出血情況,將其中41例出現腦出血患者納入研究組,另157例未出現腦出血患者納入對照組,比較兩組性別、年齡、吸煙、酗酒、合并基礎疾病等臨床資料。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資料,將有差別的項目代入Logistic回歸方程進行計算,分析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因素;溶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4]。
2.1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研究組在合并基礎疾病、合并房顫、發(fā)病至溶栓時間、溶栓前NIHSS評分上與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2.2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因素 通過Logistic回歸方程計算,發(fā)現合并基礎疾病、合并房顫、發(fā)病至溶栓時間、溶栓前NIHSS評分均是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因素。見表2。
表2 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因素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多選擇溶栓方式進行治療,其中以靜脈溶栓較常見,存在操作簡便且快捷等優(yōu)勢,可促進患者梗死位置的血流供應,并有效改善其腦部微循環(huán)[5]。但治療后可提升腦出血的風險,直接影響患者預后,不利于病情康復。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在合并基礎疾病、合并房顫、發(fā)病至溶栓時間、溶栓前NIHSS評分上與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利用Logistic回歸方程計算,發(fā)現上述指標均是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腦出血的因素,分析原因:(1)合并基礎疾病:若患者合并高血壓,其長時間處于高血壓狀態(tài),可導致血小板活化,從而加重血管內皮損傷程度,甚至造成血管內皮玻璃樣病變,有效改變血管通透性,通過靜脈溶栓后,促使血液從受損的血管內皮中滲出,直接增加腦出血風險。而合并糖尿病后,高血糖狀態(tài)極易導致腦缺血再灌注時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水平升高,并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使得炎性因子進入,牽連基底膜受損,從而使神經受損,并造成腦水腫[6]。(2)合并房顫:此類患者通常屬于心源性栓塞,其血管堵塞程度更為嚴重,且梗死面積相比更大,加上側支循環(huán)的功能不佳,可顯著提升血腦屏障的受損程度,并破壞血管壁的完整性,最終使患者在治療后血流灌注恢復時出現腦出血[7]。(3)發(fā)病至溶栓時間:隨著發(fā)病至溶栓時間的不斷延長,患者神經功能受損更為嚴重,且梗死面積隨之擴大,進一步增加并發(fā)癥出現的概率,直接影響溶栓治療結果,且提高腦出血風險[8]。(4)溶栓前NIHSS評分:NIHSS評分作為臨床判斷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方式,若評分越大,患者病情更為嚴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梗死面積更大,因此,治療前患者該項評分越大,其治療后出現腦水腫壓迫血管的幾率更大,從而導致腦缺血,并破壞血管壁的完整性,提高血管壁的通透性,直接增加腦出血發(fā)生的風險[9]。
綜上,急性腦梗死患者通過靜脈溶栓后,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腦出血,且影響腦出血發(fā)生的因素較多,引起臨床重視,可早期制定對應措施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