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太太13年未看賬戶,2008年買入長春高新,5萬變500萬!......”
“浙江天臺一位老股民陳先生最近收到一筆意外的驚喜,他的股票賬戶從1萬變成了50萬。14年49倍,天降財富實在讓人羨慕不已!近日,浙江臺州一位投資者找回遺忘了14年的證券賬戶,曾經(jīng)的1萬元持股已增值到50萬元的消息登上熱搜。據(jù)了解,該消息確有其事,浙商證券天臺營業(yè)部已為該客戶辦理了賬戶信息更新,確保賬戶可由客戶本人有效控制?!?.....
我相信,很多人讀到這些新聞,便有了在股票被套住之后“卸載軟件”的沖動。殊不知,這些案例只是“幸存者”,只是中了彩票的極少數(shù),更多數(shù)的不幸情形是不會被報道的。
復利夢可以做,但千萬不要太當真。很多人因為看各路成功大師的“復利推演”而被吸引到股市,認為自己只要傻傻的持有就可以復刻巴菲特,結(jié)果往往是輸了錢又輸了光陰。
我在雪球就看到有人這樣去理解茅臺,原帖已經(jīng)刪了,大致意思是,如果茅臺以10%的速度永續(xù)復利,50PE的價格都是不貴的,100PE甚至也根本不貴。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犯了“復利夢”的錯誤。雖然我承認,當前看,茅臺的質(zhì)地依舊非常優(yōu)秀,而且若是“削藩”成功,加上金融屬性能繼續(xù)做好,再火個5-10年依舊不是問題。但是對于這樣動不動“永續(xù)”,或者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春秋大夢,我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這種鴕鳥式的悶頭持倉會害死人的!多少人因為這樣的美夢還有自大而固執(zhí)的滿融單吊而最終墜入懸崖的?
就拿雪球這篇帖子的永續(xù)概念我給大家拆解演示下:
假設初始年賺100 億,市場估值1 萬億,截取50 年來看,利潤總和就可以達到11.6萬億,相當于這50年平均每年可以得到2320萬收益,也就是23.2%的年化單利。這樣去想,自然不貴!
但是,作為投資者,要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你有多大把握這個企業(yè)能以10% 的速度永續(xù)?搞不好,你連他能不能存活100年,甚至50年都難以判斷。別以為五十年、百年很短,中華文明五千年,可以翻翻歷史,就會對這樣的時間維度充滿敬畏。
第二,這個企業(yè)的利潤真的能100% 的真金白銀給到你手上?如果不給到你手上,你能賺的也只有股票價差,你千辛萬苦計算的利潤便成了紙上富貴。
第三,10% 的永續(xù)增長是否能持續(xù)維持住這樣的穩(wěn)定度?估值又是否能持續(xù)保持100PE?如果不能,萬一利潤的波動帶來一段5-10年的悲觀估值,市場或許就給你10PE甚至5PE。就算按照樂觀的10%的復利去算利潤,你等了50年,利潤增長至117倍,也就是1.17萬億,估值按照5PE算的話,可能就賺個不到6倍,年化復利3.5%左右。悲觀點看,要是不能保持10%達到50年跨度的增長,假設只有20年,也就是672億利潤,估值樂觀點按30PE算,可能就2萬億市值,比較你的初始成本,就是翻倍,年化復利3.5%。也就說,“股票價差”你也有可能什么都賺不到。
除了這三問,還要想到的是,這些都是假設。每個市場參與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算法”,而且這些“算法”還在不斷的變化,這個復雜的系統(tǒng),靠假設來加以錨定和計算是很容易造成“刻舟求劍”的笑話的。
如果真的想估算,在我看來,十年的維度就很可以了,千萬不要動不動百年大計。
投資需要計算,但絕不只有計算。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為這樣簡單的復利計算被“騙”進股市來的,只有在被市場反復教育后,才會容易明白,投資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的。
(作者:明達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