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軍 郝雯婷 屈玉麗
[摘 要]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由中國共產(chǎn)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當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革命文化教育仍然存在教學內容挖掘不充分、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等問題?;谶@一情況,文章從教材解讀、專題研究、實地調研三個方面出發(fā),結合深度學習理念,探究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革命文化;高中語文教學;深度學習理念;路徑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6-0024-03
深度學習理念下要想將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探究相關的革命文化內涵和思想。本文結合深度學習理念探討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路徑,以期指導教學實踐,推動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yǎng)工作,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革命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革命文化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目前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在革命文化教育上淺嘗輒止,不能有效發(fā)揮其作用。相關教學存在如下問題:教學內容挖掘不充分、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等。
(一)教學內容挖掘不充分
革命文化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無論是高中語文課標還是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都對革命文化的學習做出了相關要求。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引入了許多革命傳統(tǒng)作品,如《沁園春·長沙》《紅燭》《百合花》等,在教學中深入挖掘這些作品的文化內涵,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信、發(fā)揮革命文化價值的關鍵。但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講述作品,簡單地分析內容。這種淺層的教學遠遠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愛國情懷的要求。不難發(fā)現(xiàn),課標設置了“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和“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兩個學習任務群,還明確要求開展專題研究、撰寫研究報告和組織專題報告會等。然而,一些教師忽視課標的要求,簡單教學課本內容,沒有帶領學生開展研討活動,以致于缺乏對革命傳統(tǒng)作品的深入挖掘。
(二)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實際教學效果。現(xiàn)在部分教師仍采用以教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例如,在講解革命文化詩歌時,部分教師僅僅以講授知識點為主,難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關聯(lián)熱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學生傳承優(yōu)良品質和紅色精神,不利于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和文化認同的培養(yǎng)。我國的革命文化資源極為豐富,高中語文教師要打破教學方法單一的僵局,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滲透這些資源。
(三)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應追求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然而,一些教師在進行革命文化教育時,僅僅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嚴重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不同體裁的革命傳統(tǒng)作品有不同的學習要求,但部分教師卻“一視同仁”地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以致學生無法掌握不同體裁作品的寫作格式與手法,更無法體會作品思想的深刻性與語言的規(guī)范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深度學習理念下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意義
在課標指導下,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將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能夠有效發(fā)揮革命文化獨特的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在教學中滲透革命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明辨是非,自覺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和大局觀。
(二)有利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中華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黨和國家對培養(yǎng)文化自信工作的重視。黨的百年征程波瀾壯闊,其中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動力,對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有重要的作用。將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對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進而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責任意識。加強革命文化教育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所以推進革命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不斷融合,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巨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學生傳承革命文化
學生作為祖國的希望,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傳承革命文化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應該在革命文化的滋養(yǎng)下砥礪前行,力爭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將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增強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進一步體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促使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革命文化。學生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能獲得更好的成長,進而接下時代的接力棒,積極投身社會主義事業(yè)。
三、深度學習理念下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路徑
為促進革命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融合,教師可以基于深度學習理念,從教材解讀、專題研究、實地調研三個方面出發(f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革命文化。
(一)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教材是高中語文教師進行革命文化教育的依據(jù)。因此,教師要立足教材,科學地設計教學。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關注不同教學篇目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師應引入并踐行深度學習理念,通過各種方式指導學生積極、深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確保學生能夠真正通過學習有所收獲,并形成以知識傳授為基礎、以能力及品質培養(yǎng)為關鍵的全新教學模式。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沁園春·長沙》《紅燭》《長征勝利萬歲》《大戰(zhàn)中的插曲》等多篇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光輝歷程的文學作品。深入挖掘作品內涵是發(fā)揮革命文化教育價值的關鍵。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要注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方面,要注重引導學生感受革命傳統(tǒng)作品的語言魅力。如教師可帶領學生學習革命詩人作品的語言風格與特點,訓練學生相關的寫作技能。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方面,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愛黨愛國意識,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相關作品的內容,了解和感悟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方面,要借助相關作品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真正了解革命先輩不畏犧牲的勇氣來源,從而學會欣賞和發(fā)掘生活中的感人事跡與榜樣的優(yōu)良品質。文化傳承與理解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傳承意識,讓學生意識到革命文化對我們當今生活的重要意義,從而在生活中自覺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
(二)專題研究,增強認知
專題研究與以單一教材篇目為基礎的學習有所區(qū)別,前者以詩文集或長篇文學作品為基礎,強調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開展合作并深入探究。課標中 “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與“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任務群的學習目標與教學提示都提出了開展研討活動的要求。
研究性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幫助學生中深入思考,帶著研究目的進行實踐。深入解讀作品是深度學習理念指導下的教學的題中之義,也是課標對“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和“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這兩個學習任務群提出的共同學習要求。如圍繞“毛澤東詩文專集”開展專題研究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作品,以學習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感受其語言的優(yōu)美與思想的偉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究的過程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自身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身份。
(三)實地調研,浸潤靈魂
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當?shù)氐慕虒W資源,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相關的實地調研。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可以通力合作,在相關社會教育機構,如文化站、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開展革命文化主題教育,幫助學生將課內知識遷移到生活中,讓革命文化以生動立體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獲得精神浸潤。以新疆阿拉爾市的高中語文教學為例。教師可基于《軍隊的女兒》《西上天山的女人》等作品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研究。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前往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展開實地調研,將專題研究內容與紅色紀念館文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感受革命精神。不同地方的教師可以依據(jù)當?shù)馗锩幕z產(chǎn)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活動,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感受和學習革命文化,進而深化對革命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高中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革命文化教育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和文化傳承意識的增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發(fā)揮教材教學的奠基作用、專題學習的強化作用、實地調研的靈魂浸潤作用,將革命文化有效融入,力求推動革命文化教育工作,發(fā)揮革命文化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最終引導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管仲霞.高中語文課堂中推進深度學習的策略[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2(4):37-39.
[2] ?鄒莉.分層教學幫助學生走向深度學習[J].新課程導學,2019(20):97-98.
[3] ?高良堅.論紅色革命文化教育話語的當代轉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48-50,55.
[4] ?藺姝紅. 紅色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阿拉爾:塔里木大學,2022.
[5] ?林竹.紅色革命文化在語文課堂中的滲透摭探[J].成才之路,2022(3):40-42.
(責任編輯 農(nóng)越華)
[基金項目]1.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塔里木大學漢語言專業(yè)。2.教育部“文化與邊疆課程思政虛擬教研室”。3.兵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設項目“胡楊精神視域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漢語言專業(yè)課程育人體系構建研究(課程育人)”。4.兵團級一流本科課程——中國古代文學。5.兵團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中國古代文學。6.塔里木大學校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項目編號:YLZYXJ202210)。7.塔里木大學一流本科課程——中國古代文學(項目編號:TDYLKC202217)。8.塔里木大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專項:“三全育人視域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漢語言專業(yè)課程思政育人體系研究”(項目編號:TDGJSZ2204)。9.塔里木大學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課程思政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學研究——以阿拉爾市初中為例”(項目編號:TDGRI202158)。10.塔里木大學校級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深度學習理念下高中語文‘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研究——以阿拉爾某中學為例”(項目編號:TDGRI202271)。11.塔里木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語文教學研究與反思”(項目編號:TDYKC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