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光華 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很多孩子成為“小胖墩”?!吨袊用駹I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中國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勢嚴峻,6~17 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 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吃的多而代謝少,形成出入不平衡的現(xiàn)象。
肥胖不僅會導致青少年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等疾病,而且會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大部分肥胖的青少年的肥胖狀態(tài)會一直延續(xù)到成年期,增加了成年后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的患病風險。
家族遺傳:在家族中肥胖的遺傳情況比較明顯,父母都肥胖的孩子發(fā)生肥胖率高達70%~80%;雙親之一肥胖的子女肥胖發(fā)生率為40%~50%;如果父母都不胖,子女發(fā)生肥胖的概率僅為10%~14%。
不良的家庭生活習慣: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如今我們餐桌上的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高鹽、高油食物較多,這些食物因味道香濃受到青少年的喜愛。再加上有些家庭習慣暴飲暴食、吃宵夜等,更是加重了青少年肥胖的風險。
挑食、偏食:許多孩子只吃自己愛吃的或者好吃的食物,不好吃的往往一點都不碰,甚至有些孩子把飲料當水喝,從而導致代謝性疾病。
缺少運動:在每天的攝入量不變或者增多的情況下,運動不足就會將無法消耗的食物轉化為脂肪,久而久之體重就會不斷增加,從而導致肥胖。
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是引起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獨立危險因素?!?019 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shù)白皮書》指出,13~17 歲青少年每天理想睡眠時間為8~10 小時,目前影響孩子睡眠的主要因素是課業(yè)壓力、使用電子產品及不良睡眠習慣。
心理壓力大:青少年學習壓力大,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部分青少年會通過吃東西減壓。此外,青少年尚未形成穩(wěn)定、健全的人格,當遭遇周圍人的嘲笑、排斥或不公平對待時,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而美食往往是他們排解負面情緒的出口。長此以往,容易形成“焦慮—安慰性進食—肥胖—焦慮”的惡性循環(huán)。
肥胖會影響身高。肥胖從表面上看是因營養(yǎng)過剩造成的,但由于體內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維生素D,導致腦垂體分泌生長因子減少,同時也會降低機體對鈣的吸收,影響其骨骼發(fā)育、身高的增長,進而發(fā)生骨質疏松等問題。
體重增加易誘發(fā)呼吸道疾病。胸壁脂肪堆積,壓迫胸廓使其擴張受限,順應性降低,橫膈運動受限,影響肺通氣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影響體型和心理健康。肥胖會導致下肢負荷壓力增大,可能會得“O”形腿、外八腳等。因肥胖對自身的形態(tài)與體育成績的影響,青少年可能會受到他人的嘲諷,進一步導致人際關系敏感、性格內向、社會適應能力低,影響心理健康。
肥胖會影響心肺功能。肥胖的孩子會相對增加心肺循環(huán)和呼吸頻次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相當于給心肺功能增加了負擔。
肥胖增加慢性病風險。青少年時期過多的脂肪會造成代謝功能紊亂,進而增加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的風險。
俗話說“管住嘴,邁開腿”。對于體重管理,飲食占70%,運動占30%,尤其是青少年,很多肥胖都是吃出來的,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膳食均衡。
堅持運動。規(guī)律運動是有效控制體重的重要手段,增強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能力。每周堅持運動3 次,每次至少30 分鐘,有助于保持合理體重,建議最好在專家指導下進行科學、漸進的體重管理。體重較重的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膝關節(jié)。以前很少運動的人可從每天走3 000~5 000 步開始,循序漸進培養(yǎng)運動習慣。同時,家長應帶領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充分利用時間克服久坐習慣,在閑暇時,要有意識地增加體育活動,增加能量消耗。
飲食有節(jié)。想要控制體重,就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則,不暴飲暴食。少吃豬、牛、羊等脂肪含量較高的紅肉,可用雞肉、魚肉等白肉代替。還應改掉愛吃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炒菜用油時,要少使用豬油、黃油、牛油等,可適量使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植物油??啥噙M食豆類和薯類或者雜糧,增加飽腹感從而降低熱量的攝入。
保證睡眠。規(guī)律作息,遵循個人生物鐘,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控制體重,好好睡覺有利于脂肪代謝,睡眠不足則是肥胖的“幫兇”,熬夜會讓皮質醇水平升高,容易使人發(fā)胖。
身心和諧。情緒穩(wěn)定對于維持健康的體重及身體狀態(tài)非常重要。研究證實,心情愉快,皮質醇水平就低,“壓力胖”就不會找上門。
青少年朋友們,為了自身的健康,請落實“吃動兩平衡”的健康理念,積極通過合理膳食和科學運動,促進身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