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雨航
寒露時節(jié)一過,大地里的秋白菜就陸續(xù)上市了。每到這個時候,母親就開始張羅著買大白菜,漬酸菜了。
母親把白菜買回來之后,要先對白菜精挑細選,選棵大、心壯、幫白的。然后對白菜進行一番“修飾”,把最外層的有傷痕的幫子扒掉,用菜刀切去帶著泥土的根部,最后把修飾一新的白菜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晾曬。在等白菜晾曬脫水的幾天里,母親把那口躲在廚房角落里整整一年之久的酸菜缸搬到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仔細刷洗干凈,然后在暴烈的陽光下曬上幾日,直到漬酸菜的前晚才搬進屋內。
一周后,便可以漬酸菜了。漬酸菜有幾道工序:母親要先燒沸滿滿一大鍋開水,再把晾曬好的白菜投入沸水中浸燙一下,浸燙一兩秒鐘之后撈出來放在稍稍傾斜的桌面上瀝干,最后把浸燙過瀝干水的白菜一層層碼進酸菜缸里,每碼一層,就均勻地撒上一把大粒鹽。母親因個子矮小,剛開始往缸底碼白菜時,手夠不到缸底兒。但母親自有她的辦法,母親搬來幾塊磚頭墊在腳底下,站上去手就能輕松夠到缸底了。白菜碼滿缸后,要在上面壓一塊干凈的有些重量的石頭。先不要立即往缸內加水,要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往缸內加水。水量最好一次加正好,既不要加多了,也不要加少了,要恰到好處才行。水加多了會“冒缸”,水加少了會“爛缸”。母親漬酸菜經驗豐富,加水量總是拿捏得很準。
后來,我家搬到了鎮(zhèn)上,住進了樓房,沒了大鍋灶燒水,母親便把白菜挨個兒在水龍頭下沖洗干凈,瀝干水,再去商店買回一個和酸菜缸一樣大小的塑料薄膜口袋,緊貼缸壁放入缸中,把洗好的白菜一層層碼在塑料口袋里,碼一層撒一把特制鹽,碼滿缸后,一次加足適量的水,倒入兩袋“酸菜鮮”,最后把塑料袋口扎緊,就大功告成了。這種方法是母親獨家發(fā)明的,用這種方法漬的酸菜不僅不腐爛,沒怪味異味,而且漬出的酸菜的口感非常純正、爽口。
現(xiàn)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超市里有現(xiàn)成的袋裝密封的酸菜,很少有人家親自動手漬酸菜了。母親之所以每年都要親手漬上一缸酸菜,是因為在城里工作的哥哥就愛吃母親親手包的酸菜餡凍水餃。每年的冬天,母親都要包上一大袋酸菜餡凍水餃,叫父親給哥哥送去。這一漬一包一送,就是20年。這20年里,母親漬酸菜、包酸菜餡凍水餃業(yè)已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只要時令一到,秋白菜一上市,母親就開始張羅忙活,一直忙到包好了酸菜餡凍水餃給哥哥送去后,母親才好像完成了一項重大使命似的,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如今母親年近古稀,依然不忘每年親手漬酸菜、包酸菜餡凍水餃。我和哥哥都勸母親不要再漬酸菜、包酸菜餡凍水餃了。可母親倔強地說,只要她還能動彈,她就要一直給哥哥漬酸菜、包酸菜餡凍水餃,直到干不動為止。
只因哥哥的一個喜好,母親親手漬酸菜、包酸菜餡凍水餃20年。這20年的歲月,這20 大缸的酸菜,這20 大袋的酸菜餡凍水餃,融進了母親對兒女多少的深情與愛意?。?/p>
天下的兒女們,你們可曾知曉,你們又可曾珍惜,這份酸酸的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