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夢
早晨從鳥鳴聲中醒來,打開窗子,清脆的鳥鳴此起彼伏。我家的花園里種了幾棵樹,不知何時,不知名的鳥兒在其中的兩棵樹上各筑了一個鳥巢。樹枝也悄悄地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并向窗臺伸了過來。春天已悄然而至了!
去年此時再晚些的時候,我在北方,在青島這座城市。那時的青島櫻花盛開,樹木蔥綠。走進這座北方城市,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滿眼的花兒,滿眼的翠綠,滿眼的春天,其實與我所在的南方無異。還讓我吃驚的是,青島城里,鳥巢筑在路樹上。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我沒見過有鳥兒將家安在街道的路樹上,或許是有而被我所忽略。將巢筑在路樹上的鳥兒體形碩大,且發(fā)出沙啞的嘎嘎聲。友人告訴我,這就是喜鵲。一絲失望爬上心頭,這與我想象中喜慶、優(yōu)雅、艷麗的喜鵲相去甚遠。
走出城外,在青島廣闊的城外,鳥巢筑在路樹上隨處可見。仔細(xì)觀察,北方的植被缺少南方的綠意,裸露的巖山隨處可見,除了公路兩旁外,密集的樹木并不多見,加上路樹大多不退冬,鳥兒選擇在路樹上安家,可能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人會在車輛穿梭的公路上停下車子,騷擾鳥兒;更有可能是因為可做窩的樹木并不多了。這就是南北方的區(qū)別。我所在的南方四季如春,青山常綠。氣候南北有別,生態(tài)南北不同,生活習(xí)俗更是截然不同。到了北方,我發(fā)現(xiàn)北方的鳥兒個兒大,嗓門兒粗,色彩黯淡;而南方的鳥兒小巧,鳴聲悠揚,色彩艷麗。人的個性也有所不同,北方人豪放爽直,南方人細(xì)膩體貼,南北方人有時也因為性格互相揭短。
仁者見仁,其實,南北方的男人和南北方的鳥兒一樣,有共性,也有不同。我家院子里的鳥兒卻比北方路樹上的鳥兒自在了許多,悠閑了許多,在濃密的樹葉之間生兒育女,仰望藍天白云,鳥瞰地上,綠草茵茵,感受不到北方的蕭疏。用宿命論的觀點來說:“這,就是命!”宿命論視角下普遍認(rèn)為,現(xiàn)代人改變起來比古代人更容易,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chǔ),相對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為執(zhí)意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提供了可能。我卻以為,古人更容易改變自己的命運,封閉的社會環(huán)境、缺乏規(guī)則的社會體制,更容易讓未雨綢繆的人乘勢而起—劉備這位沒落帝胄建起的蜀漢政權(quán),成為三國鼎立中的一國便是例證之一。面對復(fù)雜的現(xiàn)代社會,劉備當(dāng)皇帝的愿望不可能實現(xiàn),就算是足智多謀的諸葛先生,面對種族間的仇恨、復(fù)雜的利益關(guān)系,加上政治角力等復(fù)雜的局勢,也只能仰天長嘆了。
由于歷史差別、地域差別,北方鳥兒與南方鳥兒有區(qū)別,北方男人與南方男人性格也有差異。其實女人亦然。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里,女人的命運也會不同。婦女節(jié)那天夜里,我觀看了越南電影《穿白絲綢的女人》,感觸頗深。電影的主人公丹是一位越南戰(zhàn)爭期間為擺脫貧困生活隨夫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越南婦女,丹努力打工、撈河里的淡菜賣,即便生活得如此辛苦又失去尊嚴(yán),她仍湊不夠給女兒做一套上學(xué)穿的白絲綢衣服的錢,最后,她為撿幾根在河面上漂浮的柴火,在風(fēng)雨中被河水吞沒。在貧窮與戰(zhàn)爭面前,一個弱女子的抗?fàn)庯@得力不從心,她最終無法改變命運,以致其羅鍋的丈夫只能面對令丹失去生命的河水長嘆:“親愛的,你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
擦去盈眶的淚水,我沉思,我反省。無論是人類之間,無論是自然界之間,還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和諧是何等重要!蒼天之下,世界繽紛復(fù)雜,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每個人的目的不同,每個人的目標(biāo)不同,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人與人之間思想的差距極大。加上世界的紛繁復(fù)雜,我們不能追求天下一統(tǒng),但我們可以祈禱不同的物種,不同的觀點能和諧相處,能共存共榮。這,或許也算是和諧吧?就如給鳥兒一點兒空間,讓它們有筑巢的地方,那個地方會讓它們筑的巢免遭人類和它們其他同類的騷擾。
鳥巢筑在路樹上,這是鳥兒生存的需要。鳥兒在我家花園的樹上做巢,這是它們需要的舒坦悠閑的日子。只要它們覺得舒服,只要它們覺得無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