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品珍,王淑青,藍師麗
(贛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直腸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飲食、遺傳、年齡、 合并消化道疾病等均是常見誘發(fā)因素。腸造口術是直腸癌患者主要的治療方式,且部分患者需終身伴隨造口。但因使用造口會改變其正常排便途徑,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抑郁、自我形象紊亂等心理問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進而降低其生活質量[1-2]?;颊唧w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PA)是一種健康促進行為,合理的PA能夠促進癌癥患者恢復,降低疾病復發(fā)率、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質量[3]。但腸造口術患者往往會因害怕運動對造口產(chǎn)生不良影響而減少PA,PA 的減少可導致患者發(fā)生便秘,導致腹壓增加,從而引發(fā)造口旁疝,極大影響了術后的正常生活[4]。因此,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分析直腸癌造口患者PA水平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工作中制訂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
1.1 對象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于贛州市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的直腸癌造口患者76 例進行研究。依據(jù)根據(jù)肖順貞[5]提出的樣本量可取研究變量的5~10倍,本研究共納入變量10個,考慮 15%的無效問卷,所需樣本量為58~115例,考慮到時間、人力及病例的限制,最終收集76 例樣本。納入標準:①經(jīng)體格、影像學檢查、內(nèi)鏡或病理學檢查符合《外科學》[6]中直腸癌診斷標準;②進行回腸造口的患者在3~6 個月還納或永久性結腸造口者;③患者精神正常,能夠正常行走;④依從性較好,愿意配合調(diào)查;⑤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伴軀體障礙性疾病、骨折、關節(jié)病等影響正?;顒拥募膊?;③直腸癌復發(fā)或轉移者;④伴嚴重造口并發(fā)癥;⑤伴心、肺等臟器功能不全。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K2020035)。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主要包括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受教育程度、術后時間、造口類型(即距離造口術完成的時間)、術后輔助放化療、術后單純化療。
1.2.1.2 國際體力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long,IPAQ-L) 采用屈寧寧等[7]于2004年首次漢化的國際體力活動問卷,該問卷包括工作、交通、休閑娛樂、家務4方面體力活動,共計27個條目,每種PA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強度活動。記錄研究對象以上4 方面活動最近一周的活動天數(shù)(d/周)及每天累計時間(min/d)。根據(jù)代謝當量表對每類體力活動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賦值,具體賦值見表1。個體每周從事某種強度PA水平=該PA對應的MET 賦值×活動天數(shù)(d/周)×每日活動時間(min/d)。根據(jù)研究[8]將PA 水平劃分為低水平、中等水平及高水平,患者達到中等以上強度可獲益。因此,本研究將PA 水平分為中高水平組(每周不少于3 d 且每天不少于20 min的高強度體力活動;或每周不少于5 d且每天不少于0.5 h 的中強度體力活動;或每周不少于5 d的體力活動,且中強度、高強度體力活動量、步行之和≥600 MET-min/week)和低水平組(不滿足上述標準)。本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67~0.93。
表1 IPAQ不同強度體力活動MET賦值
1.2.1.3 癌癥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由Okuyama 等[9]于2000 年編制,張鳳玲等[10]于2009 年首次漢化。該量表包括軀體疲乏、情感疲乏和認知疲乏3個維度,共計1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完全沒有”到“非常多”依次賦0~4分,總分為0~60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疲乏癥狀越重。該量表的Cronbach’sα為0.860,重測信度為0.55~0.77。
1.2.1.4 造口適應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0,OAI-20) 由Simmons等[11]于2009年編制,皋文君等[12]于2011 年首次漢化。該初始量表包括23 個條目,經(jīng)修訂后形成中文版造口適應量表,包括持續(xù)擔憂、接受、積極的態(tài)度3 個維度,共20 個條目。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極不同意”到“極為同意”依次賦0~4 分,共計0~80 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其適應水平越高。經(jīng)檢驗,量表的Cronbach’sα為0.886。
1.2.2 調(diào)查方法 由研究者負責問卷調(diào)查,在護理門診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患者詳細解釋研究的目的、問卷填寫發(fā)放及注意事項,取得其知情同意并簽字確認后,發(fā)放問卷。問卷由患者本人獨立填寫,對于獨立填寫困難者,由研究者協(xié)助患者填寫。當場檢查問卷完整性,保證問卷質量。共發(fā)放問卷80 份,回收有效問卷76份,有效率為95%。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以P<0.05 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PA水平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76例直腸癌造口患者中,術后有48 例患者為低水平PA,占63.16%;28 例患者為中高水平PA,占36.84%。兩組患者術后時間、造口類型、術后輔助放化療情況、OAI-20評分及CFS 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PA水平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
2.2 直腸癌造口患者PA水平的回歸分析將直腸癌造口患者PA 水平作為因變量(低水平=1,中高水平=0),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子作為自變量進行l(wèi)ogistic 回歸分析。具體賦值情況見表3。結果顯示,術后時間短、造口類型為回腸造口、術后輔助放化療、OAI-20 評分低、CFS 評分高均為直腸癌造口患者PA低水平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3 自變量賦值說明
表4 直腸癌造口患者PA水平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3.1 直腸癌造口患者PA 水平狀況近年隨著人們飲食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直腸癌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腸造口術是治療直腸癌的主要方式,而造口術改變了患者的正常生理結構和排便途徑,會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等造成較大的影響,且造口若護理不當,可能會發(fā)生造口出血、凹陷等并發(fā)癥,導致患者活動減少,降低PA 水平,不利于術后恢復[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63.16%的患者為低水平PA,與劉旭等[14]結果相似??赡艿脑驗楸狙芯考{入患者術后時間較短,患者多處于康復初期,未能完全適應腸造口帶來的改變,會因擔心對造口影響而不敢且不愿意多活動,進而導致患者PA水平低下。
3.2 直腸癌造口患者PA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
3.2.1 造口類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造口類型是直腸癌造口患者PA 的危險因素,相較于結腸造口,回腸造口的排泄糞便量更大,且排泄次數(shù)多,此類患者外出時更容易發(fā)生滲漏,且需要頻繁更換造口袋,使患者認為形象受損,導致患者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從而減少PA。因此,醫(yī)護人員應為此類患者選擇合適的造口袋,指導其更換流程,告知預防滲漏的技巧,讓患者能夠盡快適應造口袋的存在。此外,醫(yī)護人員也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斷給予其心理疏導,讓患者能夠正視自身疾病,接受永久性造口的治療方式,并指導家人在生活中幫助患者,給予其心理支持,多鼓勵患者外出社交。
3.2.2 術后輔助放化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輔助放化療是直腸癌造口患者PA 的危險因素。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相較于沒有術后輔助治療的患者,在術后進行輔助放化療的患者其腫瘤惡化程度更高,癌癥本身及手術已經(jīng)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創(chuàng)傷,而之后進行的放化療會給患者增加更多痛苦。放療、化療本身具有毒副作用,會加重患者的癌癥相關癥狀,這些癥狀往往會加重患者的疲乏,使其不愿進行各類體力活動,導致其PA 水平嚴重下降。此外,需進行輔助治療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或在醫(yī)院與家間往返,導致患者精力消耗使其活動受限,也會極大限低其PA水平。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對術后放化療患者給予更多關注,指導患者妥善安排日?;顒?,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指導將體力活動融入生活,包括做家務、外出購物、乘坐公共交通等,使患者能相對便利地開展體力活動。
3.2.3 造口適應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造口適應水平是直腸癌造口患者PA的危險因素,與周雪丹等[15]的研究結果類似。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造口適應水平較低的患者更容易產(chǎn)生羞恥感,害怕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因而他們會刻意回避人群,限制日常外出活動。對此,醫(yī)護人員應積極的予以患者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注意減少患者周圍的負性評價,并積極鼓勵患者參與造口聯(lián)誼會,了解外界對造口的看法,引導患者挖掘疾病獲益感,促進其自我建構,同時可通過同伴教育以提高其自信心,更好地接受和適應造口,進而改善患者PA水平。
3.2.4 疲乏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疲乏程度是直腸癌造口患者PA的危險因素,與徐惠麗[16]的研究結果類似。疲乏程度較重的患者精力不足,體力下降,對體力活動興趣也較低。癌癥患者因疾病及手術而產(chǎn)生疲乏,再加上輔助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加劇患者疲乏,進一步降低了其PA 水平,因此,醫(yī)護人員術后需通過評估患者疲乏程度,并根據(jù)患者耐力情況引導其逐漸增加運動量,同時可鼓勵參加造口聯(lián)誼會等,以提高其PA水平。
3.2.5 術后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時間短是直腸癌造口患者PA水平的危險因素。術后時間越短,患者越難以接受造口存在,可能是因為排便方式的突然改變而產(chǎn)生不良心理,在與他人溝通及交往過程中因身體形象損害而出現(xiàn)了病恥感,進而降低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導致PA 水平下降[17]。而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患者逐漸適應造口給生活帶來的影響,且其自身的管理能力也較前提高了,能夠更好地解決造口袋產(chǎn)生的各類問題,使患者愿意逐漸嘗試社會活動,從而提升患者的PA水平。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在術后早期加強隨訪頻率,給予預見性護理,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鼓勵早期活動。
綜上所述,直腸癌造口患者的PA 水平較低,可能受術后時間、造口類型、術后輔助放化療、疲乏、造口適應水平等因素影響。但本研究僅做了一次橫斷面調(diào)查,未能呈現(xiàn)患者的PA 水平發(fā)展變化,未來可通過縱向研究,調(diào)查直腸癌造口患者術后PA 的縱向變化情況,以便更直觀地發(fā)現(xiàn)其PA 變化的影響因素,為醫(yī)護人員的延續(xù)性護理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