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偉,王 晶,武艷芳,劉合強,雷紅震,賴海鋒
(棕櫚生態(tài)城鎮(zhè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園林綠化施工質量優(yōu)劣主要表現(xiàn)在苗木質量、栽植質量和養(yǎng)護質量,作為苗木栽植的必備工序支撐固定則更明顯影響景觀觀感。樹木新栽后根系較淺,至少生長一兩年才能新長出具有穩(wěn)固作用的根系,深入種植土壤,因此,在遇到大風天氣尤其是臺風或龍卷風的時候極易倒伏,給施工項目帶來經(jīng)濟損失?,F(xiàn)有綠化支撐固定方式五花八門,標準不統(tǒng)一,有學者從樹木力學角度出發(fā),結合樹木形態(tài)、樹木栽植位置空間、樹體大小和年齡,從支撐點、角度、結構形式、支撐器具選用、牽拉形式等方面,匹配出適合特定樹木穩(wěn)固支撐方法[1-3],當前種類繁多的支撐固定方式不但影響工程觀感,也給綠化勞務分包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因此,本文詳細論述了樹木栽植支撐固定的方式,為營建優(yōu)質的園林工程提供技術支持。
樹木支撐固定采用相對穩(wěn)定的架構,以相對穩(wěn)定的三角形為主形成網(wǎng)格,常用樹木支撐方式包括門字形支撐、三角支撐、井字形支撐、多桿支撐、牽拉固定、組合支撐、連排支撐、聯(lián)體支撐等[4]。表1 為常見支撐固定方式類別及其適用范圍、施工難易程度和觀感效果。
支撐固定要求支撐桿不松動、不扭曲、簡單有效、統(tǒng)一高度、統(tǒng)一朝向,整潔美觀,整齊劃一。樹干支撐綁扎處應使用軟襯墊保護,不能損傷樹皮。支撐桿必須打豎樁,入土深度不小于30cm。支撐材料統(tǒng)一規(guī)范,與樹木胸徑匹配,抗折強度符合要求。支撐點高度必須能有效支撐樹木,不易倒伏。設立支撐在栽植完畢澆水以前進行,定根水澆透后需重新檢查修復一遍支撐。
片林或胸徑一致的喬木使用相同形式、相同高度和相同角度的支撐,撐桿的直徑與樹木胸徑相匹配;行道樹使用四角井字形支撐,非列植的小規(guī)格苗木可采用三角支撐;主干分支點低于1.5m 的花灌木采用門字形支撐;列植小規(guī)格苗木可采用連排支撐方式支撐;密度較高的群植樹木、竹林等需采用聯(lián)體支撐;特大規(guī)格苗木,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可采用井字形支撐、鋼絲繩牽拉支撐、鋼管鉚焊等方式組合支撐。
采用竹竿三角支撐和鋼絲繩牽拉支撐,支撐高度選在樹高的1/2 處,特大規(guī)格樹支撐在樹高的2/3 處。實際施工中,除花灌木定干高度低于1m 的支撐點高度與干高相同外,其他樹木支撐,不管采用何種支撐形式,必須支撐在樹干高度的1/2 以上,且所有支撐高度不得低于1.6m,同樹種同胸徑樹木支撐高度一致、同組團內(nèi)樹木支撐高度一致。
支撐材料選用兼具實用和美觀,依據(jù)樹木高度、樹冠和土球大小、種植位置、甲方要求以及材料價格等因素。常用材料有竹竿、杉木桿、桉樹桿、鍍鋅鋼管、鍍鋅角鋼、鋼絲繩、新型復合材料等,輔助材料有土工布、草繩、鍍鋅鐵絲、橡皮管、花籃螺栓、焊條等。施工中用量最多的為杉木桿,竹子產(chǎn)地周邊竹竿使用較多,而鋼絲繩的使用多結合杉木桿和竹竿組合使用,鍍鋅鋼管鉚焊則常用于特選大樹。
主要支撐桿朝向重點考慮主導風向和樹木重心兩個因素。主要支撐桿位置一般著重選擇在栽植點下風向和樹木重心或樹冠傾斜的一方。斜飄樹傾斜方向下需專門設置獨立支撐桿。偏冠樹重心偏向一側,需在偏向的一側做重點支撐。行道樹四角支撐需統(tǒng)一朝向,不影響道路通行。
用兩根支柱在垂直于常年風向的樹干兩側打入土壤中,再用第三根木棍將樹木和兩根木樁綁扎固定。樹木栽植完成后,先在樹干的兩側約50~70cm 處各打一根高約1~1.5m 的竹、木支柱,樁位應在根系和土球范圍外,然后用粗實的橫桿將兩支柱連接兩頭,綁扎牢固,使橫干中心與樹干對齊,然后把橫桿和樹干扎牢防止晃動。支柱材料為木樁或水泥樁,打入深度約為樁長的1/3,地上部分樁高約80~120cm,并且使兩樁和樹干位于同一直線上。
十字形支撐為門字形支撐的變型。使用時先用兩根支柱在垂直于常年風向的樹干兩側打入土壤中,再用第三根木棍將樹木和兩根木樁綁扎固定在一起,另外兩根豎樁連線與常年風向一致,保證四根豎樁間距相等。樹木栽植完成后,先在樹干的兩側50~70cm 處各打一根高約1~1.5m 的竹、木支柱,樁位應在根系和土球范圍外,然后用一粗實的橫桿將兩支柱連接兩頭,綁扎牢固,使橫干中心與樹干對齊,然后把橫桿和樹干扎牢防止晃動,另外兩根豎樁和橫桿施工方法相同,完工后保證兩橫干垂直。
三角形支撐使用三根支柱構成穩(wěn)固的三角形支撐,其中一根支柱的方向在下風向,其他兩根支柱可均勻分布。在樹干高的1/2~2/3 位置使用鐵絲或繩子軟墊保護樹皮后將支柱和樹干綁扎固定。由于三角形支柱所占的空間較大,較少用于行道樹,空曠綠地可大量使用。三角形支撐綁扎結束后必須在每根支撐桿下各打一根長度50cm 以上的地樁,入土深度不得小于30cm,并用鐵絲把地樁和支撐桿綁扎牢固。
井字形支柱先在樹干四周均勻立4 根支柱,均向樹干略傾斜,然后在支柱約1/2 高度處用4 根適當長度的橫桿與支柱固定,再在4 根支柱的上部用四根較短的橫桿圍合成方形后即將樹干固定在中央位置。支柱材料可用較粗的木條或鋼鐵材料。所有支撐連接件用鐵絲綁扎固定,樹干接觸位置用土工布、草繩、麻布片保護樹干,4 根支撐桿均需打入地樁,長度50cm 以上,入土深度不小于30cm,并用鐵絲把地樁和支撐桿綁扎牢固。對于更大規(guī)格的喬木除了加大支撐桿直徑外可增加四根支撐桿的1~2 道橫梁,以增加穩(wěn)定性。
多桿支撐是井字形支撐的變型,支撐效果好,但用材較多,通常適用于一些株型較大或叢生樹。一般以井字形支撐為基礎,在樹干四周均勻立5 根以上的支撐桿,均向樹干略傾斜,與樹干搭接處用4 根較短的橫桿圍合成方形后即將樹干固定在中央位置上,以下工序和井字形支撐相同。
當出現(xiàn)樹高在6m 以上、樹冠較大、移植后根系范圍很小、風力較大等情況時,立支柱不能完全解決穩(wěn)定性問題,需拉鋼絲繩加固定。用套上橡膠保護套的鋼繩綁扎于樹干,并向3 個不同方向拉緊,最后將鋼絲繩末端埋于地面支撐地樁上。鋼繩一般牽拉在苗高的1/2~2/3 處,鋼繩與主干夾角以40°~60°為宜,3 根鋼繩之間保持夾角為120°。
特選和大規(guī)格苗一般胸徑和冠幅較大,倒伏風險高,可以多重保險支撐固定。一般用井字形支撐或多桿支撐組合鋼絲繩牽拉使用,實現(xiàn)多重保險。其工藝做法和單獨的井字形支撐、多桿支撐及牽拉支撐相同。鋼絲繩一般最后牽拉,并用花籃螺栓緊固繩索,保證牽拉緊致。
為增加樹體支撐牢固程度,常利用橫桿將相鄰樹體固定一起,連排形成網(wǎng)絡狀,即為連排支撐。該支撐方式常用于規(guī)格不大的行道樹,各單株之間距離不遠,通過橫向支撐桿連接之后穩(wěn)定性大大增強,每單株的支撐亦必須有地樁固定,牢固可靠。
聯(lián)體支撐各單株通過橫桿相互連接,交錯成網(wǎng)狀,各單株根據(jù)樹木大小可單獨做三角形或井字形支撐,且每根接地支撐桿均打地樁固定。常應用于密植竹林、杉木林或椰林,雖然用材較多,但牢固性強。
支撐桿需按標準設定與樹木胸徑的大小關系,從現(xiàn)場經(jīng)驗中得出的對應關系,如表2 所示。常用支撐桿直徑為5~10cm,可分為4 個級別,分別對應不同的樹木胸徑大小。實際施工中支撐桿直徑大小與被支撐的樹木直徑保持在1∶2 左右的比例關系,能起到較好的固定效果,亦不會造成材料浪費。
表2 支撐桿直徑與樹木直徑匹配關系
按照本技術的要求支撐方式給勞務班組施工交底和培訓,同步簽訂綠化種植的相關獎懲管理責任書[5]。開展常態(tài)化的質量巡檢管理,建立區(qū)域、項目、班組的三級巡檢管理制度。發(fā)現(xiàn)支撐不合格或受損,發(fā)出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并跟進銷項情況。施工班組不聽指令的直接警告和處罰;只聽不做的扣除進度款支付比例;做不好敷衍了事的用紅黑榜通報批評;沒能力做好的適當縮小作業(yè)面,并進行技術培訓幫扶,培訓后仍做不好的直接清退出場。
當前園林綠化工程中喬木種植費用較低,對于綠化勞務分包單位來水喬木種植單項是明顯虧損單項,因此,勞務施工班組在施工中對喬木種植階段會有不同程度的懈怠,尤其是用人很精簡的勞務隊伍,在項目趕工期容易上人不夠,造成修剪、支撐固定、澆水等很重要的栽植施工工序延后,給綠化成活造成極大影響。因此,需針對各個施工工序環(huán)節(jié)需制定標準化的工藝標準和管理要求。本文以樹木支撐固定工序做專項研究,并制定支撐固定標準,在施工剛開始就做好技術交底、培訓,并落實獎懲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增加了項目管理的標準化程度,能保證綠化品質和工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