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戴明珠 韓江雪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坐落于鐘靈毓秀的老山南麓,南依奔騰不息的長江,始創(chuàng)于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20年辦學歷史。既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區(qū)內名校。
2017年7月,任荔走馬上任江浦實驗小學校長。從走上校長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深感責任重大,同時又滿懷信心,決心要讓這所一方名校在教育觀念上具有引領性,在教學改革上具有示范性,在辦學水平上具有標志性。
來江浦實小不久,任荔就清醒地認識到,百年實小有獨特的優(yōu)勢,有深厚的傳統(tǒng),有成功的經(jīng)驗,但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那就是在全區(qū)經(jīng)濟和社會快速發(fā)展過程中,學校辦學水平在許多方面還有“跟不上”與“不適應”的地方,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及政府期望還存在差距,學校的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正遭遇“瓶頸期”。
面對困境,任荔迫切需要找到“破局”之劍。她始終認為,管理是立校之魂,教師是立校之基,學生是立校之本。好的辦學理念能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維度的同頻共振,體現(xiàn)學校辦學精神導引和價值追求。作為校長,她既要做好“頂層設計”,提出教育主張,確立辦學思想;又要踐行“底層行動”,做到率先垂范,實施精細管理,把辦學思想轉化為有效的教育行為。而當務之急是確定合適的辦學理念,為學校發(fā)展指明方向。
有一天,任荔在讀到臺灣學者黃武雄《學校在窗外》一書時,被書中的一段話深深打動:“打開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讓其與世界產(chǎn)生聯(lián)結。校里校外,屋里屋外,物里物外,事里事外,心里心外,人里人外,情里情外,書里書外……無論如何,我們都承載著提升人的靈魂境界的使命。靈魂境界提升,只能交給它的主人——兒童自己?!睍刑岬?,教育的全部意義就是要“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積蓄力量”?!靶盍Α币辉~自此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間。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教育亦如此,只有培育生命成長的力量,為生命蓄力,為成長賦能,孩子們才能走得更遠,才會綻放人生精彩。基于這樣的思考,任荔提出了“為每一個孩子成長積蓄力量”這一辦學理念,力求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高質量成長,為其終身發(fā)展蓄力賦能。
任荔認為,從宏觀上看,“蓄力教育”是一種教育價值觀,是學校擔當民族振興、國家繁榮“蓄力人才”責任的具體表現(xiàn)?!靶盍Α币庠凇坝梦磥碛^照現(xiàn)實”,既注重眼前的顯性教育質量,更注重指向未來成長的隱性素養(yǎng)的培育;既關注客觀知識、能力的剛性認知發(fā)展,更關注以體驗感悟為主線的主觀情感、價值觀的形成;既關注知識的增量,更關注知識的轉化,促進蓄積量變轉向質變。
從微觀上看,“蓄力教育”是一種教育實踐策略,是關注兒童成長與社會進步的和諧統(tǒng)一的策略。學校借助教學使學生獲得關于自然和人類的本質的知識,為他們以后應對個人生活和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奠基。在此過程中,道德品質、智力水平、身體素質、審美情趣、勞動技能等的形成,都需要兒童自己去感悟、去經(jīng)歷、去探究、去內化、去表達、去行動,“蓄力”就是一次全方位依賴兒童、充分相信兒童、深層次支持兒童的過程,是學的深度與教的智慧同頻共振的美好經(jīng)歷。
“樹因為有了水的給養(yǎng)而高大挺拔,兒童因為有了教育的給養(yǎng)而智慧靈動?!比卫笳f,教育就是給予兒童給養(yǎng)蓄力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精心呵護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百年名校江浦實小再次揚帆啟程,走向“為每一個孩子成長積蓄力量”的開拓之路。
“當教師時,我認為上好課最重要;做教研時,我認為課堂優(yōu)化和教師專業(yè)提升最重要;走上領導崗位后,我發(fā)現(xiàn)找到一股力量,帶動學校發(fā)展并惠及每位師生最重要?!痹谌卫罂磥恚@就是對學校的頂層設計。而課程是最接地氣的頂層設計,擁有一張科學的課程建設圖紙,才能繪就一縱千里的學校發(fā)展篇章。在“蓄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她將學校課程模式命名為“眺望式課程”,意即要通過課程教學幫助兒童蓄積“眺望世界的力量”。
江浦實小“眺望式課程”的開發(fā)緣起于一場特別的活動。
2017年底,學校舉辦首屆“兒童的世界 世界的兒童”主題新春游園活動?;顒忧?,學生圍繞參與“一帶一路”共建的國家,分別從風土人情、傳統(tǒng)服飾、神秘傳說、風景名勝、環(huán)境布置、舌尖上的美食等六個方面入手,開展資料收集工作;接著在班主任指導下召開主題班會課,課上每個小組進行激烈研討,由組長上臺闡述本組想法和思路;各小組之間互相提出整改意見,由班長匯總后,完成本次活動的具體方案并提交班主任;班主任再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然后制作成冊,發(fā)放同學們在班級內公開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是努力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學習者。
當主題游園活動開始后,精心裝扮的同學們就手拿“護照”,興高采烈地“出國”旅游啦!希臘、沙特阿拉伯、土庫曼斯坦、馬爾代夫、敘利亞、黎巴嫩的小姑娘們用熱情奔放的舞蹈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很多同學跟著音樂扭動身體。孟加拉、伊拉克、亞美尼亞的小導游們給同學們一本正經(jīng)地講解國家特色及風土人情,同學們睜大眼睛,豎起耳朵,不愿意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埃及的小朋友們則準備了有獎競答,“來賓”積極參與,讓文化和知識更加有趣。白俄羅斯的小廚師們準備了特色美食,讓前來參觀的同學們大飽口?!?/p>
學生游園活動
在此過程中,五(1)班精心策劃的活動給全校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眷雪同學在活動中擔任講解員一職,主要任務是向來參觀的同學們講解阿塞拜疆的國家概況,讓來訪的“游客”對“火的國家”有初步的認識。在活動籌備期,她每天堅持誦讀解說詞,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練習表情。活動當天,她換上一身華麗的富有阿塞拜疆當?shù)靥厣姆b,用清脆自信的嗓音為“出國”來游玩的同學們講解阿塞拜疆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熠熠生輝的樣子是那樣的閃亮動人。主題游園活動為眷雪同學的成長搭建了鍛煉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的舞臺。
江浦實小本部和分校共有42個班級的兩千余名學生參加了這場特別的活動,他們在“游”中學,在學中“游”,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喚醒了把個人發(fā)展與國家命運乃至全人類發(fā)展融為一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fā)了自覺自發(fā)的小主人意識。游園時,校園里濃濃的異域風情撲面而來,甚至吸引了老師們“組團”來游。全校師生的熱情都被這場精彩紛呈的主題游園活動點燃了。
經(jīng)過兩年的打磨,2019年在“蓄力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任荔帶領老師們將這一活動課程化,系統(tǒng)地設計了“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框架。除了繼續(xù)打造“實踐式”的校內主題活動,還進一步深入實踐,一是開發(fā)“項目式”特設課程,即“一帶一路”國際理解教育課程;二是探索“融合式”學科滲透,即在日常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國際理解教育;三是創(chuàng)新“具身式”研學考察活動。由此形成覆蓋課內外、校內外的完整的操作系統(tǒng)。
自此,江浦實小著力開發(fā)的“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誕生了。
讓人驚喜的是,“蓄力教育”理念下的“一帶一路”國際理解課程不僅為每一個兒童積蓄了眺望世界的力量,還為學校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吸引了許多家長參與其中,讓家長成為了學校和老師的“合伙人”,成為了學校的“宣傳員”,成為了江浦實小“蓄力教育”特色辦學品牌走向大眾視野的“推動者”。
這樣一次從無到有的意外收獲,從活動升級為課程的大膽嘗試,宛如給了任荔一把破解江浦實小缺少學校課程頂層設計這一難題的金鑰匙。她帶領老師們和部分學生代表一起以“蓄力教育”為原點,通過多輪理論學習、討論協(xié)商和意見征詢,研制出“眺望式課程”建設方案。
如今,江浦實小“眺望式課程”體系漸趨明朗:致力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愛家國、有擔當,愛運動、強身心,愛學習、樂生活”的蓄力少年的育人目標,涵蓋了蓄語、蓄智、蓄美、蓄德、蓄健、蓄創(chuàng)六大類課程。
課程是兒童向更高世界邁進的“階梯”,是與未來的自己相遇的“橋梁”,是“眺望世界的窗口”。在“蓄力教育”理念的觀照下,以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回望當下的學校課程,以更廣域的視野觀照現(xiàn)實的課程,以成長的最大可能性設計兒童的課程,讓課程“積蓄”成長力量,最終“托舉”起兒童生命的高度。
課程為本,活動助力,共同指向為學生成長蓄力賦能。在任荔的設想里,每一位江浦實小學子都應打下“蓄力教育”的十大“烙印”:一流好品格,一身好體魄,一生好習慣,一個好興趣,一種好思維,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項好才藝,一串新發(fā)現(xiàn)。這些素養(yǎng)的形成與精彩紛呈的學校活動密切相關。
每年的5月是江浦實小的話劇月。在這個月里,每個年級都會精編兩部話劇,其中的經(jīng)典劇目有《雨花臺下的丁香花》《精忠報國》《馬蘭花》《茶館》《尋找藍天》等十幕,通過網(wǎng)絡直播,讓社會各界確信江浦實小的小學生也可以演繹話劇。而且,即使扮演一塊沒有臺詞的石頭,他們的體驗都獨一無二,不可復制。
一年一度的合唱節(jié),從一年級稚嫩的童聲“初鳴”到高年級多聲部激情“獻演”,給聽眾帶來不一般的視聽享受。在此過程中,有熱心的老師加入其中,甚至擔任指揮,讓這場視聽盛宴為孩子們的成長刻下深深的印記。
運動會開幕式上,鮮艷的旗幟映照著同學們的張張笑臉,大家就像過節(jié)一樣齊聚一堂。競技比賽的奮力拼搏,親子項目的團結有趣,教職工項目的協(xié)作進取,拉近了師生和家長間的距離,讓他們攜手一起,用“生命與運動 健康和幸?!睈偧{自己。
每周四中午“雛鳳書香”實小講壇活動,兩名主講學生為了15分鐘的宣講,寒暑假時就在做著準備。這才有了他們在臺上或慷慨激昂激情演繹,或小橋流水娓娓道來的精彩……
紛繁多彩的活動也引致質疑:“頻繁密集的活動牽扯了師生過多精力,校園怎么能安靜下來?學校的教學質量又如何保證?”
任荔說:“學校工作以學生為中心,站在為學生終身發(fā)展負責的角度去考量,學校就不會辦不好。”在她眼中,提升教學和開展活動并不矛盾,完全可以“雙線并行”,處理好二者關系,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任荔的秘訣就是向“四十分鐘課堂要效率”。她組建了一支“四有好老師”團隊,帶領各學科組進行有主題有計劃的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并通過預約課、推門課、示范杯、雙杯教學競賽等開展課堂教學診斷,加強課堂管理,構建高效課堂。
同時,她還將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分為“蓄健時光”“蓄智時光”“蓄能時光”三個時段?!靶罱r光”為30分鐘陽光體育活動,意在讓每個孩子盡情運動,增強體質;“蓄智時光”里學生在班級自主學習,教師答疑解惑,幫助完成當天作業(yè);“蓄能時光”中社團課和自主作業(yè)兩項內容同時開展,學生自主選擇。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們“學”得高效,“玩”得輕松,成績優(yōu)異,且多才多藝。
2023年2月,南京市“‘雙減’示范創(chuàng)建學?!泵麊喂?,江浦實小位列其中。這正好證明,站在為每一位學生終身發(fā)展賦能的角度來思考,豐富的活動恰是成就學生精彩不可或缺的路徑。
活動的浸潤,讓江浦實小學子不斷汲取成長的力量,獲得了終身發(fā)展必備的素養(yǎng)、品格,實現(xiàn)生命的持續(xù)性生長。
在深耕江浦實小的六年光陰里,任荔用實踐詮釋著蓄力教育的深刻內涵,也使與之并肩的每一位江浦實小教育人更加堅信:
學校是積蓄力量的地方;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無窮的力量;
給予兒童眺望世界的力量是教育的全部意義;
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蓄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