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龍 李立君 蘇笮斌 謝春陽 羅濤 何夕成
1.四川鐵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404
2.四川巨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1731
天津—石家莊高速公路起于石家莊市,至于天津市,津冀界至保石界主線長169.8公里。由于該項目部分路段地處交通閉塞,自然條件較差,施工難度大,需要通過修建橋梁的方式來溝通高山峽谷兩端的道路[4]。所研究的橋梁為混凝土結構,總長394m,如圖1所示。
圖1 橋梁示意圖
仿照圖1中所示大橋的梁橋結構,制成應力分析所需要試件,該試件制作的材料與實際大橋梁橋結構的澆筑材料一致,具體如表1所示[5]。
表1 試件(梁橋結構)制作材料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結構的受力性能試驗所需要的相關試驗設備如2所示。
基于表2給出的梁橋結構制作材料,在表2中部分設備的幫助下,制成試件。具體過程如下:
表2 試驗設備表
步驟1:設計混凝土配合比。適配配合比采用參考津石高速津冀界至保石界六分部1#拌合站C50混凝土配合比。
步驟2:利用混凝土配料機,按照表4進行C50混凝土配料;
步驟3:基于混凝土攪拌機,對C50混凝土材料進行攪拌。
步驟4:測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擴展度,判斷是否均小于對比組的坍落度和擴展度。若小于對比組,進入下一步;否則,需要提高高性能減水劑的摻量[6]。
步驟5:將混凝土漿液裝入鋼筋網(wǎng)模具當中。
步驟6:利用振搗機振搗成型,并養(yǎng)護至規(guī)定齡期,并測試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的抗壓強度,當滿足抗壓強度標準時,完成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制備,并等待下一步受力性能測試。否則,需要重新進行制備[7]。
預應力是指預先施加的壓力,目的是測試其受力性能,保證正式投入使用后的整體結構性能。預應力加載制度則是指預應力隨著時間的推進而逐步施加的荷載數(shù)值[8]。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預應力加載制度
直至加載到N級荷載,試件被破壞,停止應力加載。
基于表3加載制度,在西南交通大學結構工程試驗中心測試應力增加下的試件受力性能。受力性能測試包括三個指標,即撓度、應變以及承載情況[9]。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1)撓度測試
撓度,即構件(如梁、柱、板等)受到外力時發(fā)生彎曲變形的程度。針對這一參量,采取的測量方法為撓度計法,該方法優(yōu)點是測試精度高,測試數(shù)據(jù)可靠,自動化采集數(shù)據(jù)[10]。該方法測試所需要的設備為BTS-58-C226旋臂撓度計,其包括三套帶夾具旋臂,三根20m銦鋼線,三個25×0.01mm百分表, 三個鉛錘和一個攜帶箱。撓度測量過程如下:
步驟1:將一個可伸縮的魚鉤固定在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的下側。
步驟2:將帶孔的小盤用銦鋼線穿上系上結,將小盤掛在魚鉤上。
步驟3:將銦鋼線的另一端系上鉛錘,這樣就可使其接觸到被測物下的地面。
步驟4:將夾具裝在穩(wěn)定的金屬或其他適當?shù)財R置在地面上時較穩(wěn)的支持物上。
步驟5:將百分表的滑動桿插入配套的夾具內(nèi)并扭緊,這樣百分表就可處于垂直方向。
步驟6:取出帶隱蔽孔的方形棒,并將其通過隱孔固定在百分表滑動桿的上部,再取出另外一根帶明孔的方形棒,固定在滑動桿的下部。兩根棒子應相互平行[11]。
步驟7:取出銦鋼線,將其穿過兩根方型棒的內(nèi)部接點,將兩根方型棒的位置固定在各自的固定螺栓上,這樣,這兩根棒子就被緊緊地綁在銦鋼線上[12]。
步驟8:此時該系統(tǒng)已準備讀數(shù),實際頂梁撓度會在移動百分表的滑動桿時得出撓度測量結果。
梁橋結構不同部位承受的預應力不同,所以撓度計算公式也不同,具體如下:
梁橋結構跨中撓度計算公式
梁橋結構跨兩端撓度計算公式
梁橋結構跨節(jié)點撓度計算公式
(2)應變測試
應變是指隨著應力的施加結構局部的相對變形情況,即形變量與原來尺寸的比值。針對這一參量,采取的測量方法為應變儀法,該方法優(yōu)點是測試穩(wěn)定,抗干擾能力強,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測試[13]。該方法測試所需要的設備為若干個應變片和JHYC靜態(tài)應變儀。
應變測試具體過程如下:
步驟1:應變測點方案設計。
步驟2:將應變片粘貼到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表面,并通過環(huán)氧樹脂進行脫落防護;
步驟3:按照表3,利用500t油壓千斤頂對試件試件施加應力,同時應變片采集數(shù)據(jù)。
步驟4:將應變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傳輸?shù)街悄軕儍x中,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應變值隨著預應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二者存在一定的映射關系。二者關系表達式如下:
由此得出應變計算公式:
其中,
受到溫度的影響,混凝土在長期應力作用下,其應變隨時間而持續(xù)增長的特性,因此在應變計算時,有時需要將徐變系數(shù)考慮在內(nèi)。計算公式如下:
由此對公式(7)進行修正,得到
(3)承載測試
承載測試包括裂縫觀測以及極限承載力測試。針對前者,對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產(chǎn)生的裂縫在肉眼觀察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裂縫放大鏡、裂縫對比板等儀器設備進行輔助觀察。針對后者,通過下述公式計算得出。
其中,
基于撓度測試流程對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進行撓度值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從開始加載到100t應力時該混凝土梁橋結構的撓度雖然在降低,但是降低量并不大,說明該時期橋梁剛度較大,抵抗變形能力較強,但隨著預應力的不斷增大,增大到220t時,應力與撓度仍大致呈線性關系,應力下?lián)隙热阅茌^大幅度恢復,但是在之后撓度開始大幅度降低,說明內(nèi)部結構嚴重損傷,試件已經(jīng)達到破壞階段,梁橋結構的撓曲變形已經(jīng)相當明顯。
基于JHYC靜態(tài)應變儀,分析得出的預應力與混凝土梁橋結構應變之間的對應關系如表4所示。
表4 混凝土梁橋結構應變值
從表4中可以看出,應變值的變化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1)20t~120t彈性階段:預應力與應變之間呈現(xiàn)正向直線關系,即隨著預應力增大,應變也在增大。
(2)120t~200t彈塑性階段:應力與應變之間的直線關系被破壞,說明開始出現(xiàn)屈服。如果卸載,試件的變形只能部分恢復。
(3)200t~260t破壞階段:隨著預應力增大,應變在大幅度降低,說明試件已經(jīng)完全變形,出現(xiàn)較大的裂縫或者斷裂,變形已經(jīng)無法恢復,進入該階段的混凝土梁橋結構已經(jīng)失去安全性。
在不斷施加預應力過程中,混凝土梁橋結構試件在預應力達到200t時,出現(xiàn)很大的裂縫,肉眼可見,這時該混凝土梁橋結構已經(jīng)達到承載極限,無法繼續(xù)發(fā)揮其功能。
綜上所述,受到地形、地勢的影響,道路交通在建設過程中經(jīng)常遭遇阻礙,無法繼續(xù)下去,除了修建隧道解決凸起障礙外,橋梁的修建無疑是解決了峽谷、河流等凹陷區(qū)域的障礙,實現(xiàn)了交通道路的跨越。然而,本橋梁本身的架空性,使得其結構在經(jīng)過多年荷載作用后發(fā)生變形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進行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結構的受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研究中,以津石高速津冀界至保石界六分部的橋梁項目為例,通過試驗分析,明確了其梁橋結構的受力特征,為該橋梁后期維護奠定了基礎。然而,本研究仍具有改進的地方,即僅進行了靜態(tài)預應力下的受力分析,未進行動態(tài)預應力下的受力分析,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