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麗 賀良燕 王雪靜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行為驅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影響因素,運用先進教學設備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想學,教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這里我簡要介紹我多年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幾點做法。
一、熱愛學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熱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愉快的教育環(huán)境。教師對學生的愛必然喚起學生對教師的愛,學生才會喜歡教師講的課。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三個方面:一是關心學生,面向全體;二是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平等關系;三是注重學習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關鍵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币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抓好以下幾點。
善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興趣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父母的督促和教師的簡單說教。因而教學中如何撥動學生的“興趣”這根弦,尤為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直觀生動,可以使學生得到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以圖、文、聲并茂的三維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鼓勵質疑,激發(fā)興趣。“學貴有疑”“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不管我們的預設多么精美,有時候也不能完全走到學生最想知道的或最心存困惑的地方。很多時候,學生們所提的問題真是沉甸甸的。思考和質疑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質疑是動腦筋思考的結果,也是學生創(chuàng)造的起點。因此,我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質疑,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精妙,激發(fā)興趣。板書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如:我在教《蛇與莊稼》一課時,根據幾種動物與莊稼的關系,用簡筆畫的方法迅速地勾畫出動物與莊稼的關系圖。用圖表歸納出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感到新穎,且易掌握。
巧設練習,激發(fā)興趣。精選、巧練習題,不但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設計練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還要利用小學生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適時、適地安排一些游戲練習,增強練習興趣。
三、及時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一旦發(fā)現學生學習有進步,應及時鼓勵和表揚,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愉悅。對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設法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降低學習要求,鼓勵學生堅定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每一個學生不掉隊,這是教師的職責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