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諾諾
這是杰哥入行后,拉開的第五座城市了。
大學時他的專業(yè)是美術,畢業(yè)后本想開個工作室,畫點兒裝飾油畫,但耐不住“城市拉伸”的市場需求太大了。家里就是做這個的,他放下了畫筆,坐上了安全塔,投入“城市拉伸”的浩蕩時代潮流中。
為什么要把城市拉伸成細細長長的一條呢?隨著城市人口增加,相對便捷的市中心房屋價值接連攀升。多數(shù)人選擇在市郊居住,必須跨過數(shù)個區(qū)域通勤,交通擁堵引發(fā)的工作效率低下、事故、沖突越來越多。
于是,“線城”的概念誕生了。規(guī)劃者意識到,城市建成細細長長的一條“線”更加合理,可以完美規(guī)避高房價和交通問題。
典型的“線城”中軸線上建有一條磁懸浮列車軌道,貫穿整個城市,列車持續(xù)運行,永不停歇。磁懸浮列車是城市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它載著市民穿過狹長的城市,通勤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為了保持全程高速,列車在途經(jīng)站點均不減速上客。每個站點都設置了加速通道,乘客進入一?!凹铀倌z囊”,利用電磁加速原理,在站臺內(nèi)加速到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在列車駛過時“追”上它,高速上車,到站后用同樣的原理,進入封閉的“減速膠囊”在落客站減速,全程安全、高效。
杰哥正在改造的“北京線城”是個大工程,它涉及大量的古建筑保護。每天,他坐在高高的安全塔上,看著高達數(shù)十米的巨型地皮鏟車開入鬧市,鏟起幾棟居民樓,履帶轉(zhuǎn)動著開往遠處,將這幾棟舊樓放在新的“線城”的規(guī)劃地上。
地皮鏟是用來應對一般民房的,遇到高大的地標性建筑物,就得出動拆解隊,對建筑物仔細掃描后,將它們按照鋼筋混凝土的結(jié)構(gòu)分格、編號,一格格拆開、運走,在“線城”的新地標上再組裝搭建好。
當然,拉伸城市的工程也不會完全順利。
老王頭兒火急火燎地從一片塵土飛揚里跑來,“杰哥,那個反對拉伸的刺兒頭!”杰哥順著老王頭兒指的方向看過去,一幢古色古香的二進小院在路中央。周圍已經(jīng)是被鏟平的地域,布滿瓦礫和浮塵。
老王頭兒在一旁唉聲嘆氣:“這家的主人剛說,宅子是祖?zhèn)鞯?,風水先生給算過,建在了蒼龍的眼睛上,保佑了他們家那么多代平安健康,現(xiàn)在要拆屋子,是愧對祖宗,他絕對不允許。”
一個人影在路中央盤腿而坐,腰桿筆直地面對地皮鏟車,意思也很明顯——鏟車要鏟房子,履帶必須先碾過他的肉身。
“我說哥們兒,”杰哥走向那人,看他的背影年齡并不算大,“這兒是你家?住多久了?”
“就在這屋子里生的,住了三十五年,你現(xiàn)在讓我搬走,那不可能!”釘子主人說道。杰哥覺得他有些眼熟,但又不太肯定。
“三十五年?我也三十五歲,我們這一代人,不僅得為自己對宅子的感情負責,還得考慮孩子。你說以后人人都住在‘線城里,就你們這一戶在這兒,孩子去哪兒上學?”
釘子主人并沒有接茬。
“這屋子下面有一條龍?”杰哥接著問。
“這屋子就建在龍的眼睛上,我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在院子的井里面撿到過龍鱗。說來怕你不信,我家祖輩幫了龍一個大忙,從此和龍定下了契約。只要挨著龍眼睛,就會子孫平安,興旺昌盛?!?/p>
“這個故事,我怎么聽著那么耳熟。”杰哥愣了一下,回憶深處的開關被激活了,“你不會是丁金龍吧?美院43級,學國畫的?”
“你?”那人轉(zhuǎn)過身,仔細地端詳著杰哥的臉,“大杰?油畫系的大杰?你怎么干起工程了?”
十幾年的時光讓老同學們平添了一些皺紋和脂肪,念書時對于藝術同樣高漲的熱情,讓他們對彼此有一分格外的尊重。只是萬萬沒想到,畢業(yè)后的再次見面,竟是在此種場合。
“家里干這個的?!苯芨鐡蠐项^,不太好意思?!拔矣浀媚闵蠈W的時候就最愛鉆研傳統(tǒng)文化,你現(xiàn)在做什么工作?”
“城市都沒了,每個人的家都大變樣了,誰還要國畫呢?”
杰哥沉默了一會兒,他忽然有了勸老同學的主意:“你說過,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龍其實沒有實際的形態(tài),河流是龍,通衢大道是龍,綿延數(shù)里的礦脈,也是龍。那‘線城又怎么不是龍?為了保證市內(nèi)氣溫的均衡,整個城市上方會建上全封閉包圍式的太陽硅板屋頂,從高空往下看,這就是一條橫亙在原野上的巨型蒼龍。你把祖宅搬走,不恰恰是最符合祖先心意的決定?”
半晌,丁金龍說道:“龍,哪有那么直的?”
“其實并不算直。這條龍貼在地面,隨著地球弧度的兩頭淺淺彎下,不正像一條蓄力的潛龍?何況,現(xiàn)在全國和全球的各大城市都在進行拉伸改造,馬上所有的‘線城都會首尾相連?!?/p>
丁金龍似乎被說動了,他緩緩地站起身子,交出了老宅大門的鑰匙。
“宅子要原樣奉還,不要給我搞壞了!”然后他補充道,“有時候還真是羨慕你這種腦筋靈活、懂得變通的人?!苯芨缯f道:“接下來我想做的事,可能需要你的幫助?!?h3>3
2223年,地球人口達到了130億,人口的膨脹讓生產(chǎn)與科技空前繁榮。如果從地球中軌道往下看,地表已不是過去的藍白綠相間,它變成了一種介于灰色和褐色之間的顏色。灰褐色“大管子”像繞毛線球一樣,繞滿了整顆星球。
那些“大管子”的前身就是“線城”。23世紀,全球所有的城市完成了“拉伸”,首尾相連,占滿了整個星球。在“大管子”里,人們?nèi)粘3鲂泻屯ㄇ诙家揽看艖腋×熊囃瓿?。而人們出國留學、跨境旅游等長距離跋涉,則需要從管子壁上的小口爬出,來到“線城”外部,進入另一條旁邊纏繞著的“大管子”。
太陽能板以清潔的方式為所有“線城”供能,而改良后的高能源利用率植物則為人們提供食物。
當然,還是有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部分“線城”的外立面上畫有鱗狀紋路,像油畫,又有中國水墨畫的意蘊。有一種流行的假說,這是百余年前建設“線城”的祖先們,曾經(jīng)與龍定下的契約,讓它借此附身在“線城”蜿蜒綿長的主體上,永遠保佑著城里的居民興旺昌盛。
之妙//摘自《科幻世界》2023年第4期,本刊有刪節(jié),李雅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