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華
兇猛,迅速,氣勢強勁,14歲的邵帥把刀往頭頂上方拋,翻一個輕盈的360度跟頭,起身站直的時候,接住下落的刀柄,這是她最喜歡的動作。
在比賽開始前,她緊張地尋找教練的眼睛,獲得幾分安全感后,用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完成了規(guī)定動作。2022年8月,在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中,邵帥獲得了刀術亞軍。
膠東灣畔,“中國武術之鄉(xiāng)”萊州,一個普通的村莊:大李家村,像邵帥這樣的習武者有近萬人?!拔湫J桥囵B(yǎng)痞子的地方,好學生沒有上武校的。”偏見背后,30年的晨昏日暮,汗水在這里生根。從中國武術“散打王中王”柳海龍,到亞運會空手道冠軍馮蘭蘭;從中國第一個世界級綜合格斗賽事中量級冠軍、金腰帶運動員王賽,到6奪全國冠軍、4次世界摘金的國家隊女子散打運動員劉玲玲……萊州中華武校留下了他們最初成長的足跡。
不止如此,從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中瞬間屹立的“人體鳥巢”,到2022年冬奧會夢幻靈動的《立春》;從美國到西班牙,從加拿大到南非,萊州中華武校在9個國家辦起了11所分校。
中華武術像一朵生命力不絕的蒲公英,從膠東灣出發(fā),散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時間撥回2015年,不到7歲的邵帥和家人一同收看春晚,當主持人說,“下面有請萊州中華武校表演”時,她當即跟父母說:“我要到中華武校學武?!?/p>
剛進武校時,她從蹲馬步、壓腿等各種基本功開始學。跟邵帥同齡的孩子有10多個,他們夏天五點半起床,冬天6點起床,450米的操場跑8圈完成晨練,還要不時參加海邊拉練。學校采用半軍事化管理,無論是列隊走路,還是就餐鋪床都很嚴格。
7歲的邵帥,每天早上“睡不醒”,她要學著自己扎頭發(fā),自己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剛開始,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她會哭,會想家。父母每兩星期來看她一次,第一年的時候她都在哭,父母的安慰是:“沒事兒,你自己選的路自己走啊。”
武校的生活相對簡單,她慢慢適應了每日學習,訓練,比賽,拿獎。她胳膊骨折過,腿拉傷過,但一想到比賽就會充滿動力,“又可以繼續(xù)堅持一會兒”。每次挑戰(zhàn)一個新的難度動作,剛開始都害怕,害怕跌倒,害怕做不到,同學們也會互相打氣,“就這么一下就過去了,然后就敢練”。
30年前,北京體育大學的畢業(yè)生李明治選擇回到遠離縣城的偏僻村莊——萊州市沙河鎮(zhèn)大李家村辦一所武校。
李明治說,辦武校的初衷,是想讓農村孩子多條出路,“即使文化課差一些,也能通過練武考上大學?!?/p>
沒有師資,李明治就請北京體育大學的師兄弟輪流來擔任教練。一時間,在膠東半島,一個不起眼的村莊,匯聚了國內頂尖院校的年輕人。
建校第二年,萊州中華武校首次組隊參加煙臺市武術比賽,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當年一個散打優(yōu)秀的同學,被校長送到了北京武警體工總隊,一時間成為眾人羨慕的偶像。
創(chuàng)校頭幾年,李明治主抓武術課,并逐漸配齊了文化課教師,學校開始實行文武雙修,逐步走上正軌。
2000年,萊州中華武校因為偶然的機緣,參加了北京旅游文化節(jié)的表演。萊州中華武校順勢而為,成立了學校武術藝術團,表演機會如潮水般涌來,2002年他們甚至走向海外。
李明治說:“讓學生參與社會上的各種表演,是想轉變人們對武校的偏見。”他希望,讓人們在表演中看到武術的魅力。
2002年,武術表演團受邀遠赴韓國,在第十四屆亞運會武術比賽開幕式上演出了大型武術劇《武魂》。表演大獲成功,李明治覺得,“也許,從此我們將開疆拓土,也許,我們真的可以為中國武術走向世界做點什么?!?/p>
這樣的機遇為后來的學生鋪平了道路。
6歲的時候,翟敏來到武校。他渴望出國表演,哪怕犧牲寒假在家的時間。進了武校之后,翟敏很少在家過元宵節(jié),幾乎都在表演的路上。
他去過3次韓國,1次土耳其。第一次出國的時候,他只有7歲,全家人都非常激動,家里還沒有人坐過飛機。在韓國,翟敏表演的螳螂拳讓韓國觀眾大為驚訝。每天表演一場,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旅游,翟敏第一次品嘗了韓國烤肉和泡菜,新奇而廣闊的世界,在年幼的翟敏心里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2008年,萊州中華武校迎來了榮耀時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來自萊州中華武校的幾百名學子搭建了一座美麗的“人體鳥巢”。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立春》的表演,青草柔和、隨風搖曳、靈動夢幻。393名表演者,其中有316名來自萊州中華武校。
為了達到393根青翠小草層次分明,重疊自然,漸次搖曳的效果,需要一套精準的科學計算體系,一個圓是360度,臺上一共393人,如果站成四圈,那么每3.6度要站一個人。不到3分鐘的舞蹈里,包含了200800個動作,人和人之間的節(jié)奏前后關聯,最快的時候達到了每節(jié)拍0.125秒。393個人,393個位置和口令。每個人都領到了自己專屬的排練手冊,有的人節(jié)拍最高達到一分鐘240個?!安淮嬖谡l能跟著誰做一樣的動作?!?/p>
訓練中期,他們在萊州排練使用的是重達6斤、長約10米的預備桿。近10米的道具桿有3層樓高,普通人首次舉起桿后,桿的頂端會顫顫巍巍左右搖晃。
學生們每天練習的時間為6~7個小時,為了不讓桿子晃動、顫抖,他們在煙臺的海邊手舉長桿頂風練習,要做到在海邊風最大的時候,手伸出去之后保持桿子不動,也不會相互碰到。
結束4個多月的訓練,檢驗的時刻到來。在二十四節(jié)氣的流轉中,倒計時從“雨水”開始,到“立春”落定。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正式開始。
他們身著翠綠色衣服,手持9.5米的柔性發(fā)光桿,最小14歲,最大18歲。很多人第一次走向了人生的表演舞臺。最終,393個功夫小子零失誤完成了演出。
無數光環(huán)背后,大批學生慕名而來。學校先后向北京體育大學、解放軍體院等20多個國家重點體育大學輸送了2000多名優(yōu)秀運動員。數百名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在這里起步。
2015年,翟敏取得了山東省槍術冠軍、全國亞軍,順利拿到了武術二級證,第二年,他留校任教。羅曉東是翟敏的第一批學生。2016年到武校時,沒有任何基本功,如同一張白紙。他長得斯文,戴著眼鏡,精力集中在太極拳和太極劍上。羅曉東現在高二,還有最后一次機會參加比賽。如果在比賽中獲得前三名,他將有機會拿到武術二級證,再以此為基礎考上大學。
來到武校,每個人都有收獲,一個共同的進步是磨煉了意志。遇到不順心的事,翟敏說跑兩圈就好了,心胸變得開闊了。邵帥知道,自己做的決定自己品嘗冷暖。羅曉東珍惜在這里一起吃苦的友情。
在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閉幕式上,羅曉東表演了30秒的太極拳。所有燈光打在他的身上,他穿著紅色的太極服,有條不紊,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從性格內向不言不語,到在臺上張弛有度。在武校,他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古月//摘自剝洋蔥people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