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寧
“頌歌”是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中心圖書館的大名。當初擬建這座圖書館時,向全社會公開征集館名,最后從1600 個市民參與的作品中選中了Oodi 為名。Oodi是芬蘭語,英語的意思是“贊美詩”,中文譯為“頌歌”,如果你親眼見過“頌歌”,一定會稱贊中文翻譯太傳神,恰如其分、妙不可言。
12018 年12 月6 日 是芬蘭獨立101 年。2015 年,赫爾辛基市政府決定建一所圖書館,在2018 年12 月6 日前夜向公眾開放,作為國慶獻給民眾的禮物。這座圖書館建在首都中心的黃金地段,緊挨著火車站。在歐洲國家,中心火車站大都位于市中心?!绊灨琛泵娣e達一萬七千多平方米,政府投入近1 億歐元。政府和承建企業(yè)在設計前就“‘頌歌’圖書館建成什么樣,為誰而建”等內容公開征求意見,現(xiàn)在這些意見都印在圖書館的旋轉樓梯外側,如“為什么人而建的”問題上,寫有“為了失敗的人,為了誠實的人,為了自由的人,為了有夢想的人……”說到底,就是為了所有的人。人們說他們夢想的圖書館是一個自由的空間,除了借書和閱讀之外,還可以做他們想做的許多有趣有益的事。人們對新圖書館提出許多新要求,如有學習廚藝的廚房,配秀廚藝請客的餐廳;如有學縫紉的機器,還可以發(fā)布自己設計的服裝;有各種樂器和音像制作設備,可以制作自己表演的影像;有3D打印和激光切割的新設備,滿足做各種好玩東西的需求;要有帶VR 等虛擬設備的電腦游戲室;有兒童樂園可以遛娃,有電影院、咖啡廳、會客室……即使在此看書,也可以躺著看、趴著看、縮在沙發(fā)里看,在樹下看,在陽臺上看,甚至蜷在貝殼里看……來自全國的想法和建議有2300多種。
“頌歌”要展示新一代圖書館應該具備的功能,即作為交流中心、學習中心和知識中心,服務城市創(chuàng)新,提升城市品格。“頌歌”的英文介紹上寫道:“這里是聚會、閱讀和多樣化城市體驗的場所,為讀者提供知識、新技能和故事,是一個獲取知識、體驗故事和工作及休閑的愜意空間,一個向所有的人敞開大門的靈動而功能常新的新時代圖書館”。
2“頌歌”圖書館沒有保安或門衛(wèi),沒有安檢或刷臉。工作人員只有64 人,管理的科技含量很高,堪稱“智慧圖書館”,如“頌歌”通過自助借還書機、中央分類機、機械臂和機器人,實現(xiàn)了館藏流通的高度自動化。我看到有小朋友推著小自行車進來;有等火車的旅客拉著旅行箱進來;有攜家?guī)Э谕浦囘M來;有旅行團幾十號人跟著導游進來打卡。“頌歌”已成為芬蘭最熱門的網紅景點之一。
圖書館一樓一側是餐廳、影院和展廳等,可以在影院組織自己的表演、演講或音樂會。一側是會友區(qū),有一些書架放著書,有沙發(fā);十幾張桌子上擺著國際象棋,陌生人可捉對廝殺或以棋會友;有借還書區(qū),借書可以自助,刷了借書證后,再刷書的二維碼,就可以帶走,門口沒有什么檢查系統(tǒng);沒證者也可以在工作人員處辦理。還書全部自助,有幾個玻璃窗口,下面有口,把要還的書推進去,機器自動掃二維碼,送上傳送帶,慢慢輸入書庫。我看到五六歲的孩子踮著腳,把幾本童話書還掉;一位八九十歲的老奶奶巍巍顫顫地從布包里拿出幾本書,一本本推進去。“頌歌”現(xiàn)在藏有20 多種語言的書十萬多冊,與所有赫爾辛基圖書館聯(lián)網,在線服務340 萬藏書。在“頌歌”借了書,可到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取書或還書。
從傳統(tǒng)圖書館角度看,二樓是最“離譜”的,也是創(chuàng)新最多的,二樓叫“橋中空間”。中間部分是開放的木頭臺階,像在橋梁底下,可以坐著看書,也可以三五好友聊天。一些封閉單間門口寫著允許進入的人數(shù),如兩人、三人和幾十人等,供人們不同的需要。單間的墻都是隔音玻璃。這類單間需要在網上預約,三小時內免費,三小時外收取少量費用。邊邊角角還有一些舒適的私密閱讀空間。二樓有眾多的功能房間,如有一個能容納十幾人就餐的廚房及餐廳,可以到此學廚藝或秀廚藝,可帶著紅酒來此聚餐。使用廚房請客聚餐需要付很少的費用。二樓還有許多設備和專業(yè)房間,如各種樂器、縫紉機、3D 打印機、激光切割機、錄音棚、琴房、攝影工作室都可免費使用。一間叫“立方體”的房間安裝了智能墻壁,通過3D虛擬現(xiàn)實技術,使用巨大的觸摸屏將房間變成幾乎任何東西。如醫(yī)學院的學生可以在這里學習外科手術,把這里變成虛擬手術室……?!绊灨琛痹诖瞬粩嗯e辦各類免費培訓班,好像一所“技術學院”。在這里,還可以借到電腦、攝像機、各種樂器、相機、溜冰鞋、滑雪板、網球拍及網球、血壓儀、老花鏡、指南針等等物品。
3芬蘭早就為公立圖書館立法,使生活在這里的人都能自由地免費享受終身學習。芬蘭現(xiàn)擁有800 多座圖書館,每年圖書的借閱量達6800 萬冊。芬蘭平均每人每年造訪圖書館的次數(shù)近十次,每人每年平均借閱書籍超過16 本,這個數(shù)據在世界名列前茅。芬蘭的教育多次拿下“世界第一”,但芬蘭孩子學習壓力卻很小,每周花在寫作業(yè)上的時間不超過3 小時,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沒有考試,到16 歲才會參加一次強制性標準測試,但芬蘭學生卻喜愛去圖書館。
“頌歌”的外形似一艘乘風破浪的大木船和一片白云,一樓和二樓像“船艙”,到了三樓,也是頂層,就好像上了“甲板”,頭頂天花板似白云,360 度全視角玻璃幕墻,透明敞亮,玻璃上有白色斑點,是特殊的定制玻璃,在強烈陽光照耀下,可緩解室內的巨大反光和熱度,同時又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線,讓人有一種夢幻的感覺,所以被稱為“書的天堂”。三樓有一排排書架,書架都不高,即使是小個子,也伸手可取。一側頂端有兒童藏書區(qū)、兒童嬉戲區(qū)和兒童故事室。還有“智慧墻”,孩子可觸屏互動,信手涂鴉。三樓巧妙劃分了各個區(qū)域,減少彼此干擾。報刊閱讀區(qū)擺著180 種雜志和40 種報紙。讀者多是老年人,邊喝咖啡邊看報刊,愜意得很。我試坐了幾個沙發(fā)或躺椅,發(fā)現(xiàn)格外柔軟。我觀察好一會,學習的人聚精會神,玩耍的孩子無拘無束,各得其所。
“頌歌”的宗旨是“平等、尊重、舒適、承諾”,這里把閱讀舒適做到了極致,連閱讀區(qū)的燈都是工藝品,四周還擺放了不少名家的藝術作品,賞心悅目。“頌歌”在方方面面都兌現(xiàn)了自己的承諾?!绊灨琛泵刻於奸_門,早八點到晚九點。據說,英國廣播公司曾要求館方閉館一天用以拍攝報道他們的專題片,但被“頌歌”拒絕了。
“頌歌”是寬松的,但也有規(guī)矩。例如,“頌歌”各處都可以拍照和攝像,但兒童區(qū)域是嚴禁的。又例如,“頌歌”不允許帶寵物,但導盲犬可以進入。“頌歌”也希望來者在開放區(qū)域保持安靜或控制音量,但沒有“請保持安靜”這類硬邦邦的提醒,而是委婉地提示,如我看到一個牌子上寫道:“‘頌歌’是一個有趣的地方,但它不是熱鬧的游樂場?!?/p>
圖書館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成果之一,但“頌歌”在傳統(tǒng)圖書館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打造了一個既可以社交互動,又可以獨立工作的地方。“頌歌”是面向所有人的,僅在2019 年,就有三百多萬人次造訪“頌歌”,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稱頌為“世界級文化現(xiàn)象和建筑”,對全球圖書館界都將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