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寧
“我家網(wǎng)絡壞了,快幫我查下成績!”2015年6月的一個晚上,我坐在電腦前,在查詢成績的網(wǎng)頁惴惴不安地輸入了同桌的高考準考證號,分數(shù)出來了,475分。這個分數(shù)連普通的二本大學都讀不上。替她遺憾的同時,我也擔心起自己。
我將準考證號一個個數(shù)字打出來,鍵盤的按鍵都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難按。終于,結果出來了,我的成績……582分!
這個成績對我這個一直不愛學習的半吊子來說,是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了,甚至還過了當年的一本錄取線。
同桌發(fā)來消息問我:“查到了嗎?”我的心情瞬間沉重。想來想去,直接把她的成績頁面拍照發(fā)給了她。
同桌沉默了一會兒,問我:“你的呢?”我心虛地發(fā)了個“582”。又過了一會兒,同桌說:“我不配做你的朋友。”
我和同桌高一就被班主任安排坐在一起,起因是我上課很愛講話,而同桌是班級里最嚴肅認真的那一批學生,班主任希望她能帶領我“改邪歸正”。
起初,同桌還像個小班長似的,批評我的桌面太亂,上課打瞌睡,她也要用筆把我戳醒。但沒多久,她就主動替我整理書桌,每天早上把她的作業(yè)借給我抄。到了高三,我決定發(fā)奮圖強一次!因為我清晨的記憶力最好,所以每晚8點我就睡了,清晨4點起床,看同桌整理的筆記復印件,背當時都不懂什么意思的古詩詞。
早上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同桌互相抽查背誦,課間一起討論數(shù)學題。高三那年,我和同桌彼此扶持著,走到了最后一關。
可造化弄人,投機取巧的學渣金榜題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霸卻名落孫山。后來我念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大學,同桌沒有選擇復讀,上了一所三本大學。
8年過去了,現(xiàn)在的她,在一所不錯的大學讀完了研究生,成了一名老師,時不時在朋友圈發(fā)發(fā)自己的旅行日記。這正是當年她對我描繪的未來。
而現(xiàn)在的我,漂泊在所謂的一線城市,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質疑。當年高考成績的意外之喜,似乎成了我人生無法逾越的高光時刻。
高考真的決定一切嗎?我的一次幸運,同桌的一次失誤,其實并沒有改變什么。因為那個為了高考努力拼搏著的人,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個機遇。而這,才是遠在一次成績之上的寶貴財富。
同桌一直都是我的榜樣。
壯志凌云//摘自《女報》2023年第7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