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今年72歲,平時身體還可以,就是這兩年吃飯、喝水的時候總被嗆到,之間檢查過沒有咽喉的病變,可能就是衰老引起的,請問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改善呢?
云南 袁女士
袁女士:
這種情況需要警惕吞咽障礙。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吞咽障礙患病率明顯上升,加重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吞咽障礙患病率為66%。吞咽障礙是指由于下頜、雙唇、舌、軟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結構和(或)功能受損,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輸送到胃內。年齡是老人發(fā)生吞咽障礙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與消化功能一樣,隨著年齡增加,人體的吞咽功能會逐漸退化。很多疾病也都可能導致吞咽障礙,如腦卒中、腦外傷、帕金森、重癥肌無力等內科疾病;頭頸部的腫瘤如咽喉癌、口腔癌、鼻咽癌等外科疾病及顱底手術等。
咀嚼費勁、吞咽困難等會讓老人吃飯出現多種問題,包括食量減退、進食種類受限、無法充分嚼碎咽下、營養(yǎng)吸收效率降低等。這一系列問題會讓老人越來越不愿多吃飯,吃得少營養(yǎng)攝入自然不夠,時間長了肌肉功能減退,還會對身體其他系統(tǒng)產生影響。另外,吞咽障礙引起的嗆咳有時候對老人來說是致命的。如果誤吸了食物殘渣,會引起肺部感染,臨床上也叫吸入性肺炎,很多老人最終去世都是因為發(fā)生隱性誤吸導致肺部感染。所以,對于存在吞咽困難的老人,即使不咳嗽,家屬也要注意排除隱性誤吸的可能。
吞咽障礙老人在進食時應意識清醒,注意力集中,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程中說話。最佳進食體位為坐位或半臥位,進食后半小時內,盡量不要躺下,以防食物反流。注意減慢進食速度,盡量在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進食下一口,避免2次食物重疊入口。應選用輕便容易拿取的餐具,匙面小、不容易粘上食物、勺柄長或柄粗、邊緣鈍的餐具,便于患者穩(wěn)定握持。調整飲食結構,硬的食物要變軟,降低固體食品的咀嚼難度;稀的增稠,降低食物在咽部和食管中流動的速度,避免固體和液體混合食用。做好口腔護理,進食后可用清水漱口或生理鹽水棉球擦拭以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避免滋生細菌。
另外,平時要鼓勵老人多做康復訓練方法改善吞咽功能。如讓老年人張口,發(fā)出“a(?。薄皔i(衣)”“wu(嗚)”等單音,再讓老年人縮窄嘴唇發(fā)拼音“f”音,或者請老年人模仿吹蠟燭、吹口哨的動作,可以促進老年人口唇肌肉活動。請老人鼓腮,雙頰部充滿空氣,然后慢慢吐氣,或者請老人做吮吸動作,以促進頰部肌肉運動。請老人將舌頭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運動擺向口角,再做上下運動舔上下嘴唇,可以促進老年人舌頭運動,對輔助吞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