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姚書東,孫梅琴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湖州中醫(yī)院腎內科,浙江 湖州 313000
急性腎損傷(AKI)是由多重因素引起以尿量減少、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危急重癥,具有病因復雜、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等特點[1]。臨床治療多采用對癥處理,雖可幫助患者清除體內毒素,維持機體代謝和電解質平衡,但在改善腎功能方面效果不明顯[2]。中醫(yī)將AKI 歸為虛勞、腎風、癃閉、關格等范疇,本病為本虛標實,以氣虛為本,瘀毒為標,以脾腎氣虛、瘀毒內阻為主要病機,治以健脾益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主。本研究觀察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AKI 的臨床療效,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符合文獻[3]中AKI 的診斷標準。患者腎功能在48 h 內突然減退,血清肌酐(SCr)絕對值升高≥26.5 μmol/L,或7 d 內血清SCr 較基礎值上升≥50%,或尿量減少至<0.5 mL/(kg·h),癥狀持續(xù)時間≥6 h。
1.2 辨證標準符合脾腎氣虛、瘀毒內阻證的辨證標準[4]。主癥: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倦怠身重,腰膝酸軟;次癥:口中黏膩,大便不爽,舌苔黃白膩,脈沉細。
1.3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辨證標準;年齡≥18 歲;無慢性腎臟疾病、凝血障礙或活動性出血現象;患者知悉研究內容,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無法正常配合治療;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惡性腫瘤;病情兇險,存在嚴重生命危險;近1 個月內接受過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依從性差或對本研究療法不耐受。
1.5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 月—2021 年12 月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湖州中醫(yī)院收治的62 例脾腎氣虛、瘀毒內阻型AKI 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1 例。對照組男15 例,女16 例;年齡30~72 歲,平均(52.53±9.47)歲;病程7~40 d,平均(25.11±5.27)d;原發(fā)疾?。簲⊙Y5 例,重癥肺部感染10 例,急性胰腺炎9 例,腹腔術后感染7 例;AKI 分期:Ⅰ期6 例,Ⅱ期18 例,Ⅲ期7 例。治療組男18 例,女13 例;年齡30~70 歲,平均(51.67±10.23)歲;病程7~42 d,平均(23.45±4.62)d;原發(fā)疾病:敗血癥6 例,重癥肺部感染9 例,急性胰腺炎8 例,腹腔術后感染8 例;AKI 分期:Ⅰ期8 例,Ⅱ期16 例,Ⅲ期7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原發(fā)病對癥治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深圳華潤九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3036)治療,每天1 次,每次1 g,連續(xù)靜脈滴注2 周;注射用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針(海口奇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4)治療,每天2 次,每次1 g,連續(xù)靜脈滴注2 周;口服阿托伐他汀片(天地恒一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58),每天2 次,每次20 mg,連續(xù)服用2 周。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黃連益腎湯加減治療,處方:黃芪25 g,金銀花15 g,懷牛膝、蒼術、丹參、豬苓各12 g,大黃、太子參、雞內金、川芎、炙甘草各10 g,黃連5 g。隨癥加減:血熱妄行、皮膚出血者加仙鶴草8 g;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10 g;大便干結者加瓜蔞仁12 g;失眠者加酸棗仁15 g。上藥加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2 次口服,連續(xù)服用2 周。
3.1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積分。評估內容包括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口中黏膩、舌苔黃白膩、脈沉細等中醫(yī)證候,每項內容計0~3 分,總分0~18 分,得分與癥狀嚴重程度成正比[5]。②尿相關指標。記錄2 組治療前后24 h 總尿量,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 組治療前后24 h 尿蛋白量,計算24 h 尿蛋白排泄率。③腎功能指標。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 組治療前后血尿素氮(BUN)、SCr、胱抑素-C(CysC)水平,計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④腎損傷指標。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肝素抗凝,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2 組治療前后血清腎損傷分子1(KIM-1)、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GAL)、降鈣素原(PCT)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乳酸(LAC)。⑤免疫應激指標。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分離血清,測定2 組治療前后血清血紅素加氧酶1(HO-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⑥不良反應。
3.2 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據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以均數±標準差(±s)描述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與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及組內比較;以百分比(%)描述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參考文獻[6]擬定。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6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60%;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93.55%,高于對照組74.19%(P<0.05)。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4.3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尿相關指標比較見表2。2 組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24 h 總尿量、24 h 尿蛋白量、24 h 尿蛋白排泄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24 h 尿蛋白量、24 h 尿蛋白排泄率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24 h 總尿量升高(P<0.05);治療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24 h 尿蛋白量、24 h 尿蛋白排泄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24 h 總尿量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尿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尿相關指標比較(±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4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見表3。2 組治療前BUN、SCr、CysC、eGFR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BUN、SCr、CysC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eGFR 水平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BUN、SCr、Cys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eGFR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5 2 組治療前后血清腎損傷指標水平比較見表4。2 組治療前血清KIM-1、NGAL、LAC、PCT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血清KIM-1、NGAL、LAC、PCT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腎損傷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2 組治療前后血清腎損傷指標水平比較(±s)
表4 2 組治療前后血清腎損傷指標水平比較(±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6 2 組治療前后血清HO-1、SOD、MDA 水平比較見表5。2 組治療前HO-1、SOD、MDA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血清HO-1、SOD 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血清MDA 水平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清HO-1、SOD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血清MDA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表5 2 組治療前后血清HO-1、SOD、MDA 水平比較(±s)
表5 2 組治療前后血清HO-1、SOD、MDA 水平比較(±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7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治療期間,治療組出現2 例腹瀉,1 例血壓升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68%;對照組出現2 例腹瀉,2 例血壓升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90%。2 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KI 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腎功能下降的疾病,臨床治療以減輕腎損傷、糾正機體內環(huán)境失衡為主,但效果不夠理想。中醫(yī)認為AKI 多由外邪入侵、正氣受損所致,病位在腎和膀胱,與脾、肺等臟器密切相關。脾腎氣虛是AKI 的常見病機之一,當脾腎氣虛,濕邪內生,久則形成濁毒;氣虛無以推動血行,形成瘀滯,濕濁瘀毒蘊結于內,久而邪氣亢盛,致使臟腑功能失調,加重腎臟功能損傷,從而誘發(fā)AKI,治療以健脾益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主[7-8]。本研究采用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方中黃芪補中益氣、扶正固本,太子參補正氣、御外邪,懷牛膝補益肝腎、活血化瘀,3 藥聯用補脾益腎、固本養(yǎng)元,共為君藥。川芎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丹參活血祛瘀,聯用活血消瘀、通絡祛邪,共為臣藥;黃連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大黃活血解毒,豬苓利水滲濕,蒼術燥濕利水健脾,雞內金消食化積,金銀花瀉火解毒,共為佐藥;炙甘草益氣解毒,調和諸藥,為使藥。此外,根據患者癥狀隨癥加減,加仙鶴草改善出血;加瓜蔞子緩解大便干結;加酸棗仁以助眠、安心,改善睡眠障礙。全方配伍,共奏健脾益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之功。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AKI 效果明顯,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癥狀。
BUN、SCr、CysC、eGFR 是評估腎功能的臨床常見指標,其中BUN 主要為蛋白質代謝產物,可經腎小球濾過重吸收,當腎功能異常時,其水平升高[9];SCr 為腎臟損傷指標,其水平升高多見于腎小管壞死、腎小球腎炎等癥[10];CysC 可經腎小球濾過重吸收,當腎小球損傷時,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11];eGFR 為腎小球濾過重吸收功能指標,腎損傷狀態(tài)下eGFR 值降低[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BUN、SCr、CysC 水平低于對照組,eGFR 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黃連益腎湯加減能幫助AKI 患者改善腎臟功能,促進機體代謝。現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活血化瘀中藥如丹參、川芎可改善腎小球凝血異常,延緩腎纖維化進程[13]。在血液凈化治療的基礎上加以活血化瘀中藥治療,能促進機體毒素、廢物代謝,改善腎小球過濾功能,使整體療效更佳[14]。
AKI 是由多種機制參與的復雜病理過程,其中炎癥反應在腎損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5]。KIM-1 在正常腎臟組織中幾乎不表達,腎損傷狀態(tài)下細胞表面的KIM-1 進入尿液而使其水平升高,臨床上常作為腎損傷評估指標[16];NGAL 產生于腎小管,用于保護腎小管細胞,腎損傷狀態(tài)下NGAL 水平上調[17];LAC 是氧代謝中間產物,與腎代謝水平有關,腎損傷發(fā)生時,腎臟代謝功能受損,血液中LAC 水平升高[18];PCT 是一種感染性指標,組織受到細菌、病毒等感染或存在病理性損傷時,其水平上升[19]。本研究中,治療組血清KIM-1、NGAL、LAC、PCT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能夠修復患者腎損傷,改善腎代謝水平?,F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大黃、丹參能減少炎癥因子釋放,減輕機體炎癥狀態(tài),起到抗炎作用[20-22]。
研究發(fā)現,AKI 疾病進展過程中伴隨著氧化應激損傷,這種損傷可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23]。HO-1 主要由炎癥損傷和應激反應誘導產生,可通過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降低AKI[24]。SOD 是一種抗氧化酶,可通過清除自由基改善細胞氧化應激[25];MDA是細胞膜脂質過氧化產物,其水平可反映細胞氧化應激水平[26]。本研究中治療組MDA 水平低于對照組,HO-1、SOD 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能改善患者腎臟氧化損傷。藥理研究發(fā)現太子參、黃芪所含的多糖類成分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清除超氧陰離子的能力及SOD 活性的能力來減少一氧化氮的降解,抗氧自由基損傷,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從而對腎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27-28]。此外,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AKI,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黃連益腎湯加減輔助治療AKI 臨床療效明顯,能夠減輕患者腎損傷,提高腎功能,降低免疫應激反應,安全性較高。